赵晓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1~72岁,平均45.2岁。术后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6~8周进行部分负重锻炼。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24例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不连、螺钉松动,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2周。按照Johner-Wruhs评分方法评价疗效,结果优18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8%。结论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内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软组织的修复。
- 丁志勇史法见赵晓龙
-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内固定锁定钢板
- 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资料。骨折类型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行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疗效评价标准参照Constant-Murley评定方法,优良率达85.0%。结论对于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损伤小,内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 丁志勇史法见赵晓龙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内固定锁定钢板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Tronzo-Evans分型:Ⅲ型10例,Ⅳ型9例,所有忠者都施行了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19例患者郁顺利通过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围手术期因肺栓塞死亡1例,并发肺部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2例,老年性精神障碍3例。无关节感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16例患者获完整随访资料,Harris评分优5例,良8例,优良率81.3%。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史法见王芳王斌赵晓龙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
- 逆行骨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分析
- 2009年
- 赵晓龙
-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骨折固定髓内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远端1/3骨折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干远端1/3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对29例胫骨干远端1/3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植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估术中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手术前后Johner-Wruh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2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0.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70.7±1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7.3±16.4)mL;患者X线平均愈合时间为(14.7±2.6)周,平均完全负重时间为(15.2±3.1)周;患者治疗后Johner-Wruh评分显著上升(P<0.05);术后平均满意度评分为(93.4±2.1)分;随访发现1例不良反应。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干远端1/3骨折的有效方法。
- 郑勇史法见赵晓龙
- 关键词:微创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
- 单双侧穿刺入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比较单、双侧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单号次序入院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双侧PKP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单侧PKP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骨质疏松对症治疗。对比两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体重、骨折部位等,观察并记录手术起始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数、透视次数等相关数据,分析两种入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及骨折部位等入院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及Cobb角测量值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上述总体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各数据的比较仍无明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记录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注入量分别为(42.2±10.3)min、(18.6±5.4)次、(4.5±0.5)m L,观察组依次为(68.8±12.5)min,(48.9±6.2)次,(6.1±0.6)m L,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数为6例,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双侧穿刺入路相比,单侧穿刺入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取得相同疗效的情况下简便有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斌汪海滨史法见赵晓龙丁志勇王炎
- 关键词:椎体骨折骨质疏松成形术
- 组织瓣在骨科的临床应用(附52例报告)
- 2003年
- 钢板外露、骨外露及慢性骨髓炎是四胶骨折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处理比较棘手。本文作者采用组织瓣治疗5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本人认为,正确使用组织瓣,必须掌握几个原则:尽量选用简单易行的办法,游离组织瓣治疗不作为首选;取组织瓣时,不使蒂与皮瓣分离;做皮瓣转移时,使组织瓣无张力。同时本人认为,要提高组织瓣治疗的成功率,还必须在术中精心操作、一丝不苟;术后保持一定的病房温湿度,密切观察皮瓣肤色、皮温、弹性及毛细血管充盈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配合高压氧辅助治疗。
- 赵晓龙
- 关键词:组织瓣移植骨髓炎
- 组织瓣在骨科中的应用(附52例报告)
- 2003年
- 赵晓龙
- 关键词:组织瓣骨科病例报告四肢骨折
-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术式选择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2月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21例,按AO分型:C1型5例,C2型9例,C3型7例。17例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4例行全肘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小头和肱骨滑车复位后用松质骨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肱骨干和肱骨远端之间采用AO双钢板或“Y”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置换组采用半限制型肘关节假体、骨水泥固定,术后4-7d开始功能锻炼。[结果]内固定组17例患者中14例获12-44个月随访,关节置换组4例全部获14,36个月随访,按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内固定组优g4例,良:6例,优良率71.4%,关节置换组优:2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AO技术,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重建钢板或“Y”钢板内固定,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对肱骨远端严重毁损,骨质疏松明显,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可选择全肘关节置换手术,近期疗效满意。
- 史法见赵晓龙张锦洪卞健黄瑶
- 关键词:肱骨髁间粉碎骨折内固定肘关节关节成形术
- 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8年5月收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9例,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按骨折的Vancouver分型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或股骨假体翻修手术。结果术后8例患者获得8~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78分。结论非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手术中扩髓导致应力集中、假体力线不正、术后早期不恰当运动等因素有关,术后半年内是发生骨折的危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兼顾骨折、假体、骨量等多方面因素,根据骨折的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 ,以达到假体稳定、骨折愈合的目的 。
- 史法见赵晓龙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