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爱华

作品数:54 被引量:263H指数:8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糖尿
  • 33篇糖尿病
  • 12篇2型糖尿
  • 12篇2型糖尿病
  • 7篇代谢
  • 6篇胰岛
  • 6篇肾病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糖尿病肾病
  • 6篇肥胖
  • 6篇白蛋白
  • 6篇病变
  • 6篇病患
  • 5篇胰岛素
  • 5篇视网膜
  • 5篇尿微量白蛋白
  • 5篇网膜
  • 5篇微量白蛋白
  • 4篇血清
  • 4篇血糖

机构

  • 49篇榆林市第一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延安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黄陵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四季青医...

作者

  • 52篇贾爱华
  • 25篇王荣
  • 25篇刘新艳
  • 9篇高志飞
  • 9篇李艳艳
  • 9篇杨彩彩
  • 6篇刘晋津
  • 5篇马江卫
  • 4篇徐静
  • 3篇李霞
  • 3篇白小岗
  • 3篇冯彩霞
  • 3篇白建美
  • 3篇封婷
  • 2篇陈瑛
  • 2篇王俊宏
  • 2篇张春虹
  • 2篇丁石梅
  • 2篇王盼
  • 1篇徐少勇

传媒

  • 7篇延安大学学报...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病案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实用妇科内分...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肥胖、胰岛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9年
贾爱华徐静苏鸿莉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胰岛素抗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胱抑素C及其他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志物效能比较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血肌酐、血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于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常规方法测定血肌酐、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外周血胱抑素C。比较各观察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对于早期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胱抑素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肌酐、血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对于早期及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较血肌酐、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更为准确,是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贾爱华王荣刘新艳井长信
关键词: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血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
19例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总结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nsulin autoimmune syndrome,IAS)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IAS的认识,减少IAS的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确诊的19例IAS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诱发药物、病程、生化特点、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19例IAS患者,男性1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2.53±10.60)岁。IAS多合并有其他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多见,占47%。IAS患者多有含巯基药物用药史(7/19),外源性胰岛素亦可诱发(6/19)。19例IAS患者血清IAA阳性,而ICA及GAD-Ab阴性。IAS患者OGTT试验示血浆葡萄糖与C-肽空腹时最低,1 h、2 h时显著高于空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h后开始下降;而胰岛素在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IAS患者,最低血糖(2.81±1.14)mmol/L,胰岛素2101.50(787.60,7589.00)mU/L;非经典IAS患者,最低血糖(2.73±0.39)mmol/L,胰岛素1347.50(475.00,3158.88)mU/L,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HLA-DR4等位基因为HLA-DRB1*0403、*0701与DQB1*0302、*0202。治疗上,4例患者采取改变饮食结构,8例患者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7例患者采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患者于3~6个月低血糖症状可缓解。结论IAS患者好发于中老年,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含有巯基药物为最常见诱发因素,外源性胰岛素亦可诱发。IAS预后良好,通过去除诱因、调整饮食多可缓解,必要时给予糖苷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杨彩彩杨彩彩谷伟军吕朝晖程愈贾爱华
关键词: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HLA-DR4低血糖症外源性胰岛素
减体重训练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NWO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正常体重肥胖(Normal weight obesity,NWO)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采用减体重训练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共纳入84例患者,开始时间为2019年8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1月,均确诊为NWO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比组42例:减体重训练,研究组42例:减体重训练联合二甲双胍。结果对比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黄体生成素和总睾酮治疗后的数据较研究组,明显处于高位,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比组患者的排卵率较研究组处于低位,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NWO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采用减体重训练和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排卵率。
李宇刘晋津汪越君李艳艳赵旭敏贾爱华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二甲双胍片
体质指数正常的人群腰围与代谢风险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分层和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特征,为PCO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个体化临床综合管理新思路。 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88例PCOS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年龄、BMI匹配的无高雄激素表现、月经规律的女性66名作为对照组。再根据BMI将研究组分为肥胖亚组(BMI≥25 kg/m2)252例和非肥胖亚组(BMI〈25 kg/m2)136例。根据鹿特丹诊断标准中规定的4个表型临床表现将研究组分为OH亚组[稀发排卵和/或无排卵(O)+高雄激素表现(H)]48例、OP亚组[O+卵巢多囊样改变(P)]102例、HP亚组49例及OHP亚组189例。另根据有无H将研究组分为HA亚组286例和无H亚组(Non-HA)102例。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比较各组临床内分泌及代谢相关参数。 结果(1)肥胖亚组内分泌及代谢指标与非肥胖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H、HP、OHP亚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均高于对照组[(20±13)、(21±13)、(22±15)比(15±10)mU/L,P〈0.05],OHP亚组高于OP亚组[(22±15)比(17±12)mU/L,P〈0.05];OHP亚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对照组(5.2±3.9比3.4±2.4,P〈0.05)。(2)OH、HP及OHP三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HP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和OP亚组(均P〈0.05)。(3)HA亚组BMI[(28±6)kg/m2]、FINS[(22±14)mU/L]、餐后2 h血清胰岛素[(153±111)mU/L]、HOMA-IR(5±4)高于Non-HA亚组[(26±6)kg/m2、(17±12)mU/L、(121±88)mU/L、4±3],而HDL-C[(1.1±0.3)mmol/L]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22±13)nmol/L]低于Non-HA亚组[(1.2±0.3)mmol/L、(41±23)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5~3.891,均P〈0.05)。(4)Spearman相关分析显�
鱼馨文贾爱华明洁张文成李乔岳郝盼蕊刘纯姬秋和
关键词:糖尿病高血压人体质量指数腰围代谢综合征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及血粘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缬沙坦,观察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ACR及血粘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AC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单用缬沙坦相比,在降低尿蛋白同时还可明显降低全血粘度。
贾爱华史晓艳李艳艳杨彩彩刘晋津刘新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复方丹参滴丸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3例被引量:7
2014年
2011年10月-2012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1例,均伴明显的肥胖(BMI>30 kg/m2);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35±11.29)岁.排除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以及甘油三酯>5.46 mmol/L的患者,肝、肾功能正常,甲状腺超声正常,无家族性甲状腺C细胞癌病史,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予以利拉鲁肽(诺和力,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10026,于2010年10月在中国上市)单药治疗.起始予以利拉鲁肽0.6 mg,1次/d,皮下注射,2周后增加剂量至1.2 mg,1次/d,皮下注射,连续3个月,并于治疗前、后收集患者临床各项资料,从而观察利拉鲁肽疗效.治疗期间指导患者采取糖尿病饮食及运动疗法.
王荣贾爱华刘新艳井长信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单药治疗慢性并发症肾功能正常糖尿病饮食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平均HbA1C在7.0~8.5%,伴明显的肥胖,BMI>30kg/m~2,男性30例,女性...
王荣井长信贾爱华刘新艳
铁死亡在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2023年
目的:观察铁死亡在高糖(HG)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糖组(HG组)、高糖+铁死亡抑制剂组(Fer-1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水平;使用化验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水平;使用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铁含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变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ACSL4)、GPX4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HG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升高,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MDA和铁含量显著升高,GSH含量和GPX4活性显著降低(均P<0.01),且线粒体皱缩,ACSL4及VEGF蛋白表达增加,GPX4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与HG组相比,Fer-1组细胞活力明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下降,细胞中MDA和铁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和GPX4活性显著提高(均P<0.05),且线粒体形态改善,ACSL4及VEGF蛋白表达减少,GPX4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铁死亡参与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损伤,抑制铁死亡能改善细胞活性,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减轻高糖诱导的RPE细胞损伤。
张进贾爱华高岩刘承秀梁涛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炎症氧化应激
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模式下睡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2023年
目的 描述基于标准化管理下糖尿病与睡眠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控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择2020-01-01/2021-07-27日在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National Metabolic Management Center,MMC)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分中心接受治疗和管理的358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将T2DM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59岁)和老年组(≥60岁)。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及睡眠情况,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_(1)c)、C肽、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分析睡眠情况(夜间睡眠时长、睡眠质量及午睡时长)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病程、SBP、体质量、葡萄糖120 min、HbA_(1)c、TG、HDL-C、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睡眠质量、午睡时长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夜间睡眠时长<6 h患者中,3组患者的葡萄糖0 min、病程、TC、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夜间睡眠时长6~8 h,3组患者的病程、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夜间睡眠时长>8 h,3组患者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HbA_(1)c、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良好状态下,3组患者的病程、BMI、收缩压、HbA_(1)c、TC、LDL-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欠佳状态下,3组患者的病程、收缩压、腰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睡眠质量和午睡时长的T2DM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睡眠
李霞白小岗马越李社莉贾爱华
关键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糖尿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