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广志
- 作品数:113 被引量:2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部肿瘤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及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3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部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肺癌28例(28个病灶)、转移瘤4例(10个病灶),均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术后1、3个月增强CT扫描观察近期疗效。结果38个病灶RFA治疗后10 min内CT复查示病灶阴影增大,CT值降低;术后1个月增强CT复查可见肿瘤去血管化表现,仅在病灶边缘强化及肿瘤残留区域强化。38个病灶治疗后3个月增强CT复查,无肿瘤完全消失(CR)者,肿瘤缩小者(PR)占76.32%(29/38),肿瘤无变化者(SD)占10.53%(4/38),肿瘤增大者(PD)占13.16%(5/38),11例残留病灶后期进行经皮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明显。
- 关利君贾广志崔宇马和平
- 关键词:射频消融近期疗效
- 回盲部癌的影像学诊断(附20例分析)被引量:6
- 1992年
- 本文通过对20例回盲部癌的双对比结肠造影及CT 检查对照观察,发现对回盲部癌的诊断,上述两法各有所长。双对比造影经济,能较全面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病变区之粘膜改变及肠管的功能变化,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但其不能显示病变肠壁的厚度、病变肠壁内及肠外的改变。有时不能区分粪块与肿块。CT 则可清楚显示肠壁厚度,能使较小的病理性增厚得以显示,并能判断肿瘤的生长方式,区分肠内外病变,对肿瘤的术前估价有重要价值.
- 郁志龙赵振国贾广志导师张德勋张拓塞
- 关键词:回盲部癌CT结肠造影
- 高位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方法的探讨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高位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对支架置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25例高位食管癌患者,初期的8例采用普通国产置入器置入;后期的17例,对置入器械进行了改良。结果:25例中有3例支架置入后出现明显的吞咽疼痛,另22例仅有局部轻度疼痛不适和异物感,1周后逐渐减轻和消失,术后吞咽困难明显缓解。结论:对于高位食管癌的支架置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支架上端不应超过C7椎体平面;②支架应质地柔软,最好选择上端杯口状或球头式支架;③支架的直径≤16 mm为宜,要注意对气管的压迫;④改良的置入装置有助于术中随时调整支架位置,使定位更准确。
- 严冬贾广志
- 关键词:高位食管狭窄食管肿瘤
-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 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尤其是高位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复杂和棘手的病症。本文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介入性治疗,包括胆管癌11...
- 贾广志王学静李建民尹华张子东白淑芳高同锁
- 关键词:放射学
- 文献传递
- 气道支架置入方法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对气道狭窄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使用改良的气管支架置入器械放置气管支架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施行气管支架置入术12例,...
- 贾广志尹华李建明王学静张子东白淑芳高同锁
- 关键词:支气管残端肺叶切除术气道支架置入方法临床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CCF患者栓塞均获成功,其中7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栓塞后同时栓闭同侧颈内动脉。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李建明贾广志尹华高同锁白淑芳
-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栓塞治疗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并发症
- 多参数MRI影像特征联合PSAD检测对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探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分析多参数MRI影像特征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检测对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穿刺病理证实的移行区PCa患者56例、移行区BPH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多参数MRI检查,并采用PI-RADS评分系统进行诊断分析,检测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含量,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癌体积以及移行区体积,计算PSAD值,比较分析多参数MRI以及PSAD对前列腺移行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患者中T2WI图像凸透镜状、不规则性、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检出率明显高于BP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DWI高信号/稍高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BP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患者ADC值明显低于BP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患者DCE图像主要以II型曲线、III型曲线为主,而BPH患者DCE图像主要为II型曲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患者多参数MRI综合评分以及PSAD均显著高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参数MRI与PSAD联合检测对移行区PCa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多参数MRI对PCa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87,PSAD对PCa患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07,两者联合对PCa患者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929。结论多参数MRI与PSAD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诊断鉴别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 曹全明尹华贾广志王学静尹小波
-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前列腺增生
- 胰腺疾病的HD,B超和CT对照研究
- 1991年
- 作者对71例胰腺疾病患者同时采用HD,B超和CT3种诊断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CT对胰腺疾病总体发现率和诊断正确率分别达97.2%和88.7%,明显高于HD和B超。对壶腹周围癌的鏊别诊断正确率,HD为72.1%,B超为74.4%,二者联用时达88.4%,与CT的结果(90.7%)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3种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使胰腺疾病总体发现率和诊断正确率提高到100%和94.3%。
- 贾广志张德勋张拓塞赵振国郁志龙
- 关键词:胰腺疾病B超CT
- 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例病人,栓塞治疗23次。在局麻或全麻下,采用股动脉入路,用可脱性球囊栓塞17例,微弹簧圈栓塞2例,可脱性球囊及微弹簧圈栓塞1例,因球囊泄漏而再栓塞2例。结果:20例病人一次栓塞成功17例,二次栓塞成功3例。颈内动脉通畅率80%(16/20)。经随访,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张占普武文元刘海波马庆海窦长武富春雨高坤贾广志李建民
- 关键词:创伤血管内栓塞治疗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大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岀血动脉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或联合弹簧钢圈进行栓塞。所有患者随访3~12月,观察栓塞术后有无再次岀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于一周内咯血症状逐渐消失,其中6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月~10月后咯血复发,再次行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消失。无严重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王学静贾广志李建明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