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3篇原发性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HRT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原发性开角型
  • 2篇正常眼
  • 2篇视盘
  • 2篇视网膜断层扫...
  • 2篇内障
  • 2篇青光眼早期诊...
  • 2篇开角型
  • 2篇白内障
  • 1篇多态
  • 1篇眼病
  • 1篇眼合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许育新
  • 4篇朱美玲
  • 3篇陶黎明
  • 2篇张晓萍
  • 2篇廖荣丰
  • 1篇陶舒曼
  • 1篇鲍宁
  • 1篇伍晓艳
  • 1篇刘东伟
  • 1篇朱强
  • 1篇李丹
  • 1篇许韶君
  • 1篇张秀军
  • 1篇李寿玲
  • 1篇万宇辉
  • 1篇刘贺婷
  • 1篇陶芳标
  • 1篇梁坤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联合环形管置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6/12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下泪小管断裂患者59例59眼,在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断端,置入环形管作为支撑物,术后3mo拔管后随访3mo,观察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顺利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并成功置环形管,术后第6mo复诊,治愈46例46眼,好转5例5眼,无效8例8眼,总有效率86%(51/59),术后未见严重的相关并发症及眼睑畸形。结论: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手术方式。
郑雨薇许育新万茜茜沈婷婷蒋正轩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鼻侧断端显微手术
复杂性白内障治疗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陶黎明蒋正轩鲍宁梁坤李丹刘东伟刘贺婷许育新
白内障是中国最常见致盲眼病,居致盲性疾病中的首位。白内障的病因复杂,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晶状体混浊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手术是白内障最有效、最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复杂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仍然...
关键词:
关键词:白内障治疗致盲眼病
Toll样受体4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遗传易感性研究
目的:Toll样受体4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引发自身免疫反应,能早期识别侵入体内的细菌并启动炎症反应,在炎症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DR发病早期是以血-视网膜屏障损伤...
许育新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文献传递
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HRT-Ⅱ检测正常眼、可疑开角型青光眼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盘结构参数,通过对比及随访研究,以期发现HRT-Ⅱ视盘参数的敏感指标及其敏感性,探讨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许育新
关键词:青光眼开角型视网膜断层扫描仪
文献传递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方法与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
陶芳标伍晓艳陶舒曼许韶君陶黎明万宇辉张秀军许育新
近视病因未明,传统病因受到挑战。安徽医科大学研究成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方法与适宜技术开发与应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公共卫生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为解决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策略与行动。该研究得...
关键词:
关键词:近视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青光眼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视盘形态学改变是青光眼早期征象,可出现在视野缺损之前。正常人视盘参数有变异且有种族差异。青光眼视盘改变主要表现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盘沿面积的缩小和视杯形态的改变等。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检查具有高分辨率,能客观、无创伤地获得视盘三维图像,并可定量分析和随访青光眼视盘改变。现介绍其原理及在青光眼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
许育新朱美玲
关键词:视网膜断层扫描仪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HRT-Ⅱ视盘形态结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Ⅱ)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RT-Ⅱ对早期、进展期POAG30例(48眼)及正常人25例(50眼)的视盘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视盘平均地形图像和视盘结构诸参数,将POAG视盘参数与视野平均缺损(MD)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OAG与正常人视盘结构各参数中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视杯容积、盘沿容积、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轮廓线高度变化值、视杯形态测量、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检测的视野平均缺损与HRT-Ⅱ视盘检测参数具有一致性。结论HRT-Ⅱ能够反映POAG视盘改变,与视野相关性好,为临床早期诊断POAG提供了依据。
许育新朱美玲李寿玲张晓萍
关键词:青光眼
巩膜瓣下手法小切口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57例(6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施行此三联手术,巩膜隧道切口入前房,巩膜瓣呈倒梯形,术中使用劈核方法,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月,乎均6.5月,矫正视力达0.3及以上者48眼(75.00%),6眼(9.38%)由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差。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58眼(90.63%),54眼术后均形成了功能型滤过泡,在不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正常,平均眼压由术前的(33.90±6.09)mmHg降至术后的(15.57±3.41)mmHg。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三联手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能良好控制眼压、视力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手术即可达到增进视力,降低眼压的双重目的。
许育新朱美玲廖荣丰陶黎明
关键词:小切口三联术青光眼白内障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HRT-Ⅱ视盘形态结构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CACG)和正常眼视盘形态结构参数之间的差异,评价HRT-Ⅱ在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Heidelberg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HRT)对早期、进展期CACG36例(60只眼)及正常人30例(60只眼)的视盘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视盘平均地形图像和视盘结构诸参数。结果CACG与正常人视盘结构各参数中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盘沿面积、视杯容积、盘沿容积、视杯形态测量、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神经纤维层横截面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HRT-Ⅱ能够反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盘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CACG提供依据。
许育新朱美玲张晓萍廖荣丰朱强
关键词:青光眼慢性闭角型视盘形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