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芫镔
- 作品数:25 被引量:17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城市绿色空间的冷岛效应与土地存量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力军”,所产生的冷岛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从分析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的内涵与信息提取、冷岛效应和土地存量研究三方面展开综述,系统阐述了城市绿色空间信息提取的主要方法和内涵,分析了城市绿色空间冷岛效应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绿色空间土地存量调控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城市绿色空间的冷岛效应与土地存量调控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陈燕红蔡芫镔
-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冷岛效应
- 福州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以闽江河口(福州段)为研究区域,选取1989~2014年间5幅Landsat TM/ETM+影像为信息源,运用"3S"技术与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多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定量分析和价值评估,并分析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4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耕地、湿地受蚕食明显。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下降6.95%,其中湿地及耕地分别下降76.33%和47.04%。人口经济变化牵动土地利用结构改变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 潘文斌葛琳陈燕红蔡芫镔蔡娴雯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
- 地表温度扰动特性及其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河口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易受到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热环境恶化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结合遥感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研究城市化进程中闽江河口地区20年来的地表温度变化特性;利用Moran's I指数分析研究区表面温度的空间集聚特性及其产生的尺度效应,并定量分析表面温度与不同景观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 1993-2013年,闽江河口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经历了由慢至快,而后稳中有升的过程;城市扩张是通过大量大规模的边缘式扩张实现的,东部、西部和南部是扩张的3个主要方向。(2)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变化明显,次高温区和高温区显著增加,次低温区和中温区减少,低温区变化不大;高温区扩散方向与建设用地扩张方向基本一致。(3)地表温度存在明显的扰动现象,表现为靠近主城区剧烈,城郊和郊区相对和缓的特性,同时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4)建设用地扩张是地表温度增强的重要原因,林/草地和水域能有效缓解区域高温;耕地并未表现出显著的降温效果,但随着耕地比重的增加,地表温度逐渐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城市热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郑慧祯陈燕红丁威潘文斌潘文斌
- 关键词:热环境空间自相关
- 基于遥感的福州主城区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Fragstats平台提取统计分析了福州主城区1993—2013年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景观格局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这一时期,福州市主城区生态用地(林/草地、水体、湿地和农田)总面积减少较为明显,多以向建设用地类型转变为主。其中农田转化面积最大,其次是林/草地和水体;湿地面积损失最小,减幅却最大。(2)景观指数演化特征明显。2000年前,生态用地仍保有较高的优势度,后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生态用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破碎化程度增加;同时景观均匀度减少,多样性降低,研究区土地利用朝着相对不均匀方向发展。(3)通过空间重心法分析发现,城市重心与生态用地重心的空间转移方向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化是下垫面用地类型发生改变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 陈燕红蔡芫镔
- 关键词:遥感
- 基于遥感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研究——以福州主城区为例被引量:12
- 2020年
- 以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手段,研究绿色空间的复杂演化对地表温度扰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1993-2016年,福州主城区下垫面绿色空间损失和扩张面积分别为46.50km^2和4.73km^2,面积差达到41.77km^2。(2)不同温度区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冷岛区面积大幅减少,热岛区面积显著增加。从各温度等级内的土地利用分布来看,低温区内分布较多湿地和水体,次低温区以林/草地为主。(3)城市热岛重心与城市重心的迁移方向有关;而城市冷岛重心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分布关系密切。(4)不同绿色空间演化过程引起的降温效应大小依次为:绿色空间扩张>绿色空间不变>绿色空间交换>绿色空间损失。绿色空间扩张带来的平均降温幅度约为5.0℃,而绿色空间损失引起的平均增温约为7.0℃。不同的演化过程下,通过增加等面积的绿色空间,并不能抵消先前绿色空间损失带来的升温。因此,科学合理的绿色空间规划对于有效缓解城市热岛至关重要。
- 陈燕红陈燕红仝川
- 关键词:城市化温度效应
- 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化的热环境效应差异被引量:8
- 2019年
- 以福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了土地利用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地表温度,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所引起的地表热环境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993—2013年,福州市的土地利用/覆盖发生显著变化,城市绿色空间(林/草地、水体和湿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建设用地和裸地对研究区的地表增温有正贡献,绿色空间表现为负贡献;不同绿色空间类型的降温差异明显,表现为水体>湿地>林/草地;不同绿色空间的演化过程产生了多样化的温度效应格局,绿色空间损失区引起的温差最为显著,交换区和扩张区引起的温差略高于不变区域;通过温度植被指数的模型构建,定量评估了不同绿色空间类型的演化方向与演化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可加深对不同绿色空间类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作用的认识,为河流沿岸城市不同的绿色空间保育提供有益借鉴。
- 陈燕红蔡芫镔
- 关键词:热环境
- 基于SWAT模型的敖江山仔水库流域
- 蔡芫镔
- 关键词:SWAT模型遥感非点源污染
- 上海市城市化进程中热环境响应的空间评价被引量:26
- 2015年
- 利用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解译与反演得到上海市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及热岛强度分布图,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引入温度-植被指数(TVX)并采用TVX空间法定量研究了以建设用地扩张、生态用地减少为特点的城市化过程引起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表明,1997~2009年,上海市人口呈现从中心城至郊区的流动趋势;热岛强度分布与城市化建设密切相关,呈现"葫芦串-葡萄串-摊大饼型"的蔓延模式;以牺牲生态用地为代价的建设用地扩张造成研究区域地表温度的上升及植被覆盖度的下降,其中林地减少所引起的热环境效应最大.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不同城市化空间的拓展情景提供其可能的环境响应结果,从而完善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钱敏蕾徐艺扬李响蔡芫镔谢玉静王祥荣
- 关键词:人口城市热岛气候变化
- 基于ENVI-met的福州大学校区冬季热环境模拟与热舒适度变化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选取福州大学校园教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典型冬季日背景,运用三维非静力微气候模型ENVI-met,分析模拟校园热环境的差异变化及其热舒适度响应。结合实地勘测,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ENVI-met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室外热环境,准确预测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混凝土路面、灰色地砖路面行人高度的日平均气温分别比草地高出0.1℃和0.3℃,逐时最大温差分别为0.68℃和0.65℃。建筑物阴影和树阴可降低行人高度的气温1.1—1.9℃;同一组团在有无遮阴的条件下,平均辐射温度(T_(mrt))相差最大可达30℃;树木附近和建筑物组团内部生理等效温度(PET)值较小,比硬质路面低2—3个等级。无植被方案下,高温低湿区范围有所扩张,在垂直方向上的增温效应可伸展至10.5 m;风速最大增幅可达1.23 m·s^(-1),平均辐射温度较高区域的面积增加了69.25%;热舒适区和热不适区面积分别增加了19.78%和2.03%。
- 庄莉娟蔡芫镔祁娟娟
- 关键词:微气候热舒适度
- 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现状述评被引量:1
- 2022年
- 自2014年起,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开始试行。经过8年多的试点工作,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的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交易平台的建立与措施的多样化促进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实现减排目标,必须不断探索与发展,寻找适合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的发展道路。由于福建省排污权交易实行时间尚短,许多方面尚无法系统地论证其有效性。根据福建省排污权交易试行至今的现实情况,系统回顾了福建省排污权的发展过程,分析其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福建省排污权交易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
- 苏亮蔡芫镔
-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