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琦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改良Soave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oave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方法将118例该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45、0.001、0.041及0.006);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0和0.009);观察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优于改良Duhamel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少,改善肛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符策君董琦林海李权
- 关键词:改良SOAVE术改良DUHAMEL术巨结肠
- 肠液回输在婴幼儿小肠造瘘术后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小肠造瘘术是婴幼儿各种危重急腹症如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及肠穿孔手术处理中,常用手段之一。由于术后自造瘘口丢失肠液过多,患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严重者不得不依赖静脉营养支持,直至二期手术闭瘘。近年来,我们对出现上述症状的9例小肠造瘘术后婴幼儿,通过收集近端造瘘口排出的肠液,经远端造瘘口回输治疗,患儿水、电解质紊乱得以控制,营养得到维持,可院外护理待闭瘘手术施行,免除长期肠道外静脉营养带来的并发症及昂贵费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董琦林海李权彭小旅
- 关键词:小肠造瘘术肠液回输婴幼儿术后静脉营养支持
- 手术切除结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儿童淋巴管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儿童淋巴管瘤为小儿外科常见多发病,病程长,容易复发,传统多采用注射手术进行治疗,但疗程比较长,且容易复发,对患儿预后不利。近年来,内镜下烧灼手术在儿童淋巴管瘤治疗中广泛应用,效果确切,在术后给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可有效引流,减少切口渗出,加速淋巴管闭合[1]。本研究分析了手术切除结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儿童淋巴管瘤的疗效,报告如下。
- 符策君林海董琦李权
- 关键词:淋巴管瘤手术切除疗效观察负压常见多发病
- 回肠悬吊造瘘减压在小儿肠套叠手术中的应用
- 2010年
-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科常见的急腹症.如治疗及时,约90%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约10%需行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行肠切除、肠吻合术。自2002年1月至2009年4月,本院行小儿肠套叠手术复位,术中应用肠套叠手术复位.回肠末端部分切除,回肠、回肠端端吻合.回肠悬吊造瘘减压4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林海董琦林国雄孙为增符策君李权
-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回肠末端悬吊手术中空气灌肠复位
- 生理盐水袋在巨型脐膨出关腹困难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先天性脐膨出是指腹壁的发育缺损,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缺损突入脐带基底部。外面覆盖一层囊膜。巨型脐膨出是指脐周腹壁缺损直径超过5cm的脐膨出川^[1],除胃、肠道外,常伴有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脱出体外。由于腹壁缺损大,腹腔容积小,即使在呼吸机支持、应用肌松剂时,将脱出脏器还纳腹腔,关闭切口操作也常常遇到困难。我们尝试在巨型脐膨出手术关腹时,使用生理盐水袋辅助还纳膨出脏器。取得较满意疗效。
- 董琦林海李权彭小旅
- 关键词:巨型脐膨出关腹实质性脏器腹壁缺损先天性脐膨出腹腔内脏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海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灌肠治疗,观察组除给予灌肠治疗外同时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及蒙脱石散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腹胀消失时间[(2.10±0.76)d vs(1.60±0.68)d]、腹泻消失时间[(3.93±1.05)d vs(2.87±0.82)d]、大便恶臭消失时间[(4.57±1.10)d vs(3.07±0.74)d]及大便常规正常时间[(3.20±0.71)d vs(2.63±0.67)d]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小肠结肠炎能迅速缓解腹痛、腹泻等肠炎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董琦张京
- 关键词:蒙脱石散酪酸梭菌先天性巨结肠小肠结肠炎
- 经脐倒“Ω”切口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脐倒'Ω'切口完成婴幼儿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对自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9例患儿采用经脐倒'Ω'切口拖出病变结肠肠管,于直视下处理直肠上段至回盲部各段结肠系膜,将结肠经直肠肌鞘内拖出,升结肠断端与直肠黏膜进行吻合。结果所有9例患儿均成功完成一期手术,手术时间140~220 min,结肠切除长度40~60 cm。所有病例于术后第3~4天恢复进食,第9~10天后出院,脐部疤痕隐蔽。结论经脐倒'Ω'切口完成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次全切除术,具有减少创伤、疤痕隐蔽的特点,值得推广。
- 董琦王玉芸孙为增张京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结肠次全切除术小儿微创
- 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应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一期根治婴幼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全部采用回肠与部分乙状结肠、直肠侧侧吻合辅助直线型切割吻合器Ⅰ期根治术。结果所有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4年,患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发育良好。结论回肠与部分乙状结肠、直肠侧侧吻合辅助直线型切割吻合器Ⅰ期根治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可以保留部分乙状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和营养功能,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操作,避免了分期手术的痛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林海董琦彭小旅李权
- 关键词:外科手术吻合器
- 内镜套扎在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以消化道出血、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等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门静脉血管造影确诊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儿进行内镜套扎治疗,定期复查,必要时重复内镜套扎。结果:经2~4次内镜套扎术后患儿食管静脉曲张均消失,定期入院复查者,随访未出现复发呕血。以前未出过血的患儿也未出现出血。结论:内镜套扎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可有效防治首次及复发出血。
- 董琦聂晚频
-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儿童内镜套扎
- 婴幼儿卡介苗性腋窝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引发的局部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33例因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并经病理证实为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例,均手术切除患侧腋窝(和锁骨上)所有肿大的淋巴结,破溃流脓者切除溃烂之皮肤。术野彻底清洗后,放置一条8号的硅胶管,另戳口引出,妥善固定,外接5mL注射器或负压吸引球,Ⅰ期间断缝合皮肤。术后用异烟肼溶液(50mg/2mL)从预留的硅胶管注入腋窝,1次/d,8~10d拆除缝线。结果术后3d内负压引流管每天可引出5~15mL的渗液。33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淋巴液瘘发生,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3例病例均未给予口服或注射抗结核药物。随访3个月至5年,未发现局部淋巴结复发,亦未发现有肺结核等全身结核的临床表现。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抗结核药物非常适合因接种卡介苗引发的婴幼儿腋窝淋巴结结核的治疗,疗程短,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愈后不复发,同时还可避免因服用抗结核药引发的肝肾功能损害,即使对于已经破溃形成窦道的患儿,切口也可以做到甲级愈合,临床上值得推荐。
- 彭小旅董琦林海李权
- 关键词:卡介苗淋巴结炎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