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恒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合并急性肺损伤IFN-γ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脑出血合并急性肺损伤时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情况。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成出血组和对照组,出血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使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部IFN-γ的表达。结果脑出血组大鼠肺部IFN-γ表达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中5d及7d组IFN-γ的表达较24h及3d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IFN-γ的表达上调,并在急性肺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冯维龙高先彬葛恒超
- 关键词:脑出血肺损伤IFN-Γ
- 病毒性脑炎患者NSE和SICAM-1检测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可溶性细胞粘附因子-1(sICAM-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5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NSE和SI-CAM-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比较。结果血清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NSE和sICAM-1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与治疗前脑炎急性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与治疗后恢复期脑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SE和sICAM-1参与了病毒性脑炎感染的病理过程,可作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 石宁秦文敬葛恒超章惠刚张士媚王加平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阿司匹林 依达拉奉联合波立维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波立维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9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常规组,分别对2组患者入院治疗前、治疗7d、14d和出院时(或治疗前、14d、出院、治疗后90d)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凝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以评定联合用药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在治疗7d后,NIHSS出现差异,治疗14d后ESS开始出现差异,出院时两者均有区别(P<0.05),重复数据的时间效应分析NIHSS和E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凝血功能比较治疗7d后,BPC和A均出现差异(P<0.05),时间效应分析BPC和A评分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DL比较治疗14d后,ADL仍无明显区别(P>0.05),重复数据的时间效应分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阿司匹林、依达拉奉联合波立维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在早期神经缺损症状、凝血功能改善上疗效显著,远期生活能力改善效果明显,可以在进展性脑梗死早期应用,以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葛恒超
- 关键词: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波立维进展性脑梗死
-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浆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含量的影响,探讨EGb对癫痫发作后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符合要求的45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VP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24周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浆CK—BB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认知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2组CK—BB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EGb能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减轻癫痫发作时脑细胞损伤相关。
- 段方荣冯维龙葛恒超高宪彬吕恒军
- 关键词:癫痫
- 银杏叶提取物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脊液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脊液(CSF)中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探讨EGb对癫痫发作后认知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我院门诊及病区收集的符合要求的45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VPA),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观察2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CSF中Ach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认知评分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两组Ach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EGb能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这一作用与其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Ach释放密切相关。
- 段方荣冯维龙葛恒超高宪彬吕恒军
- 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改变相关性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和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A组)和非感染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进行CRP水平检查。结果 A组血清CRP水平升高显著,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B组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脑梗死及肺部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 冯维龙高先彬冯伟生葛恒超
- 关键词:脑梗死肺部感染C反应蛋白
- 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4周为1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纤维蛋白原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纤维蛋白原下降显著(P<0.0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高纤维蛋白原,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可降低脑梗死的复发率。
- 葛恒超
- 关键词:脉血康胶囊脑梗死疗效安全性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全部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 3 2例和对照组 3 0例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 ,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 ,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结果 降纤酶能较好地终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防止进一步恶化 ,总有效率分别为 87.5 %和 63 .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为安全有效。
- 高先彬徐素荣葛恒超
- 关键词: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组显著性差异
- 红花黄色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x2=11.092,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和BI评分优于对照组(t=10.924、10.451,均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下降较对照组显著,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0.834、10.006、11.093、9.985、8.328、9.557,均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葛恒超
- 关键词:脑梗塞红花黄色素脑蛋白水解物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