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勇胜
- 作品数:108 被引量:324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外伤性肝脏损伤53例诊断与治疗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脏损伤 (肝损伤 )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 5 3例肝损伤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3例肝损伤患者 ,Ⅰ~Ⅱ级 4 6例 ,Ⅲ~Ⅳ级 7例。非手术治疗 16例 ,手术治疗 37例。治愈 5 1例 ,病死 2例。结论 :腹腔穿刺、B超或CT检查对肝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作用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Ⅰ~Ⅱ级肝损伤患者可试行非手术治疗。明胶海绵填塞后缝合修补 +腹腔引流为Ⅰ~Ⅲ级肝损伤的理想治疗方法 ,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及不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可选用于Ⅲ~Ⅳ级肝损伤患者。
- 张传海葛勇胜孔琦刘文斌
- 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葛勇胜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刘文斌
- 微波固化治疗在手术不能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总结微波固化治疗在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中应用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微波固化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病例。结果 本组6例均因胰腺癌行开放性手术,术中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病期较晚,无法手术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死亡2例,随访存活的4例,腹痛感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最长生存期已达10个月。结论 微波固化治疗对于手术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葛勇胜滕安宝许戈良李建生陈炯马金良邵成颂王成
- 关键词:胰腺肿瘤
- 雷帕霉素抑制大鼠肝癌的生长及转移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诱导性SD大鼠肝癌模型生长、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和N-亚硝基吗啉建立诱导性SD大鼠肝癌模型。实
- 王伟许戈良荚卫东马金良李建生葛勇胜余继海
- 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后给予雷帕霉素常规剂量(1.5mg/kg.d-1)、低剂量(0.15mg/kg.d-1)、高剂量(4.5mg/kg.d-1)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用药21d后处死动物,称量鼠重、瘤重,计算抑瘤率;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后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剂量雷帕霉素明显抑制了肿瘤生长,并降低了肿瘤MVD及血清VEGF水平(P<0.05),低剂量、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MVD、VEGF水平均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还发现高剂量组裸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结论常规剂量雷帕霉素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这为肝癌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 任传增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余继海吴光杨王伟
- 关键词:肿瘤移植
- 肝切除术中吲哚青绿排泄试验预测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世界第三位的癌症死亡原因,位列我国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HCC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HCC患者大多合并有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较差,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十分常见。
- 苏昭然荚卫东许戈良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余继海
-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排泄试验吲哚青绿术后CARCINOMA
- 干细胞标记物联合血管标记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吕阳许戈良荚卫东刘文斌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余继海
- 应用精细肝脏外科理念治疗原发性肝癌
- 荚卫东许戈良马金良李建生刘文斌葛勇胜余继海王伟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 肝癌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及预后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基质型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y,VM)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51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采用层粘连蛋白、CD34和肝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透射电镜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基质型VM表达,分析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151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基质型VM阳性31例(20.5%)。组织中基质型VM阳性肝细胞癌患者与阴性患者相比,肿瘤较大(x^2=4.132,P=0.042),血管侵犯率高(x^2=5.825,P=0.016),Edmondson分级高(x^2=5.256,P=0.022),pTNM分期晚(X^2=6.218,P=0.013)。基质型VM阳性患者和基质型VM阴性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7%、34.6%、11.5%和86.7%、64.7%、40.3%(x^2=14.852,P〈0.00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1.9%、19.4%、6.5%和63.3%、40.6%、19.6%(x^2=10.065,P=0.002)。对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单、多因素分析显示,多发肿瘤、血管侵犯和基质型VM表达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管侵犯和基质型VM表达是影响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中存在基质型VM,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分级、分期、血管侵犯有关,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文斌许戈良荚卫东李建生马金良葛勇胜任维华余继海王伟张传海
- 关键词:肝细胞层粘连蛋白肿瘤复发血管生成拟态
- 诱导性大鼠肝癌模型中肿瘤血管生成特性的动态变化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通过联合应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诱发大鼠实...
- 王伟许戈良荚卫东马金良李建生葛勇胜余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