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柱泉
- 作品数:57 被引量:2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单纯雾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自身免疫性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疗效.方法 患者女,70岁,因“反复咳嗽、活动后气促4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4年6月9日入院,经全肺灌洗治疗效果欠佳,改为雾化吸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其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肺泡蛋白,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GM-CSF/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年10月.结果 本例患者既往行全肺灌洗共10次,仍反复发作,末次灌洗1.6个月后再次加重入院,给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6周后患者咳嗽、气促症状减轻,PaO2从36.2 mmHg(1 mmHg =0.133 kPa)上升到50.0 mmHg,P(A-a)O2从62.8 mmHg下降到47.1 mmHg,家庭氧疗时间减少,除早期用药后出现疲倦症状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结束时复查血气分析PaO2上升到63.3 mmHg,P(A-a)O2下降到28.5 mmHg,胸部CT示病灶较前减少,随访4个月病情稳定.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1篇,其中论著3篇,病例报告8篇;中文文献2篇,其中论著1篇,病例报告1篇,均行全肺灌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且未行抗GM-CSF抗体测定,国内未见单纯雾化吸入GM-CSF治疗PAP的报道.结论 对于全肺灌洗效果欠佳的自身免疫性PAP患者,可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初步显示其安全有效,方便且价廉.
- 郭文亮曾运祥苏柱泉翟延评钟长镐李时悦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灌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无症状性结节病的预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无症状和肺功能正常的胸内型结节病患者2年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诊的82例胸内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2年内临床症状、肺功能、炎症指标和病理学的改变,比较病情进展者和自愈者在临床和病理上的差异。结果 24个月观察期间,有26例(31.7%)结节病患者部分或全部自愈,32例(39.0%)病情进展恶化,24例(29.3%)病情稳定。自愈组和稳定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观察开始至结束期无明显差异,但进展组有17.1%出现FEV1下降,73.8%出现用力肺活量(FVC)下降,28.3%出现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观察开始时,进展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173.5±37.8)μg/mL比(102.6±82.7)μg/mL和(131.7±57.9)μg/mL,P<0.05],进展组患者在观察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高于观察开始时[(229.2±76.7)μg/mL比(173.5±37.8)μg/mL,P<0.05]。进展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自愈组[(10.6±4.6)%比(8.68±5.2)%,P<0.01]。进展组与自愈组患者的病变肺组织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进展组、稳定组和自愈组支气管黏膜非干酪样肉芽肿阳性率在观察开始时分别为63.6%、54.9%和58.4%,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结束时进展组明显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69.1%比12.7%和36.2%,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阳性率无论是观察开始时还是结束时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结节病患者部分病情进展,血TNF-α和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预示病情将进展。
-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顾莹莹钟南山
- 关键词:结节病预后CD8肿瘤坏死因子Α
- 气道金属支架和硅酮支架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 目的 比较分析气道金属支架和硅酮支架置入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气道狭窄并置入金属或硅酮支架治疗的患者,排除近期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
- 程砚秋子苏柱泉孙婉周子青李时悦
- 关键词:气道金属支架并发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差异研究被引量:38
- 2015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ACO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哮喘)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例ACOS、59例慢阻肺及53例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肺功能检查结果、诱导痰细胞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定和2年内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结果 ACOS组和慢阻肺组平均年龄分别为(68.0±12.3)岁和(62.0±9.7)岁,均大于哮喘组(43.0±6.2)岁(P<0.05)。ACOS组和慢阻肺组吸烟指数分别为(387±127)年支和(472±91)年支(P<0.05),均大于哮喘组[(72±16)年支](P<0.05)。ACOS和慢阻肺患者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频繁者(每年≥1次)比例分别为21.3%和15.3%,而哮喘患者为7.5%。ACOS组患者2年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53.7±6.6)m L,下降较慢阻肺(42.8±10.4)m L和哮喘患者(24.2±7.9)m L明显。ACOS和慢阻肺患者一氧化氮肺泡弥散量占预计值(DLCO/VA%)分别为(58.4±9.2)%和(64.7±7.1)%,均低于哮喘患者(91.0±7.3)%(P<0.05)。ACOS和哮喘患者诱导痰EOS百分比分别为(11.3±3.9)%和(14.9±11.7)%,均高于慢阻肺组(1.4±0.8)%(P<0.05)。ACOS和哮喘患者FENO水平分别为(39.2±18.7)×10-9mol/L和(46.6±15.4)×10-9mol/L,均高于慢阻肺组(19.5±5.2)×10-9mol/L(P<0.05)。ACOS患者的SGRQ为69.5±9.2,高于慢阻肺组47.0±11.7和哮喘组(31.3±9.7)(P<0.05)。ACOS患者2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为(3.1±1.2)次,多于慢阻肺组(1.4±0.6)次(P<0.05);ACOS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为(2.83±0.96)次,多于慢阻肺组(1.10±0.72)次(P<0.05)。结论 ACOS常见于有特应症特征基础上常年吸烟的老年患者。ACOS临床上肺功能下降更快,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差,易于反复急性加重。
-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陈荣昌
-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
- 一种可减少上下两端肉芽组织过度增生的气道内金属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减少上下两端肉芽组织过度增生的气道内金属支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间为呈直筒状主体,并且,该支架主体的上、下两端为沿着上述的呈直筒状主体的上、下两端向内凹形成的可减少上、下两端肉芽组织过度增生的结构...
- 李时悦苏柱泉陈小波
- 文献传递
- 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征差异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206例由吸烟和81例生物燃料导致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评分和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异;肺功能和分级及急性加重的差异。结果 (1)一般情况的差异: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83.5%和16.5%,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14.8%和85.2%(χ2=27.2,P<0.05)。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男性,而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女性;性别矫正后,生物燃料所致的女性COPD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低于吸烟所致的女性COPD患者的BMI。其他指标如年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临床症状差异:生物燃料和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出现喘息症状多于吸烟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38.3%和11.1%(χ2=17.9,P<0.05)。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比例高于吸烟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43.2%和18%(χ2=16.1,P<0.05);而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合并肺癌比例高于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的患者,分别为7.77%和3.7%(χ2=9.7,P<0.05)。(3)肺功能分级的差异:慢阻肺分级上,性别校正后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分级更多见于B级或D级,症状多。(4)急性加重的差异:生物燃料所致和吸烟所致的慢阻肺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吸烟和生物燃料所致的慢阻肺在临床特征上有很多差异:生物燃料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女性,BMI低,临床症状较多,合并症以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较多,慢阻肺分级多见于B级或D级。吸烟所致慢阻肺患者多见于男性,合并症以肺癌较多。
-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陈荣昌冉丕鑫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生物燃料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在COPD及支气管哮喘气道结构的评估
- 苏柱泉李时悦
- 气管狭窄段切除术联合呼吸介入治疗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气管狭窄段切除端端吻合术联合呼吸介入治疗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9年8月至2015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7例因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气管狭窄的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狭窄段后随访并记...
- 苏柱泉李时悦
- 一种简易的加长型(支)气管插管导管
-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的加长型(支)气管插管导管。方法新型的加长型(支)气管插管导管由两个通用的带套囊的气管插管导管连接构成;两导管大小型号不同,远端气管插管导管的外径略少于近端气管插管导管的内径;远端气管插管导管经裁剪后(于...
- 苏柱泉李时悦董庆龙陈愉钟长镐
- 插管后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其处理被引量:19
- 2014年
- 气管狭窄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可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甚至危及生命。良性气管狭窄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气管结核及肺移植术后等,国外气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肺移植术后,而国内气管狭窄主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和气管结核,气管插管是良性气管狭窄最主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1/3。
- 李时悦苏柱泉
- 关键词:良性气管狭窄气管插管呼吸系统疾病气管切开移植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