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良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66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水土
  • 11篇水土流失
  • 11篇黄土高原
  • 10篇GIS
  • 7篇区域水土流失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信息系统
  • 5篇水分
  • 5篇土壤
  • 5篇基于GIS
  • 4篇植被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遥感
  • 2篇植被恢复
  • 2篇数据库
  • 2篇水分生态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分生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24篇胡良军
  • 12篇邵明安
  • 6篇杨勤科
  • 4篇李锐
  • 3篇杨海军
  • 2篇杨文治
  • 1篇宋开山
  • 1篇闫百兴
  • 1篇余新晓
  • 1篇刘殿伟
  • 1篇王宗明
  • 1篇张柏
  • 1篇杨飞
  • 1篇张晓萍
  • 1篇徐京萍
  • 1篇段洪涛
  • 1篇孙刚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绥化师专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草业学报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分的植被生产力模型——以陕西清涧县为例被引量:5
2003年
针对半干旱区水分的植被生产力问题,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地陕西清涧的人工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植被生长量的成因进行理论假定和分析,结合该地刺槐的解析本分析资料和相对应的同期降水数据,研究了清涧地区刺槐生长与水分的关系,建立了该区水分—刺槐生长的半理论/半经验模型。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的材积生长率与水分的变化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胡良军邵明安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分植被生产力人工刺槐林材积生长率
基于RS和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评价方法被引量:24
2002年
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因素 ,可以按纯自然因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般包括 5个方面 :降雨、土壤、植被、地形和土地利用。土壤和地形因素比较稳定 ,植被和土地利用信息可用遥感手段快速获取 ,降雨资料可由气象观测网提供。利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区域水土流失的快速宏观调查和定量评价。
胡良军杨勤科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区域水土流失
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
2007年
利用生态工程学方法,在长春市西小沿子河研究了人工生境缀块对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实验区经过人工生态修复和近4年的自然演替,新增加了3个草本植物种,植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乔-灌-草群落结构,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生境缀块内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全N、全K、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均较对照区增加,其中微生物数量、呼吸强度、纤维分解强度、固氮作用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人工生境缀块使受损河岸的稳定性增加,改善了河岸生态系统功能,使生态系统发生正向演替,土壤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同时成功地控制了土壤侵蚀.生态护岸不仅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具有生态价值、环境价值、景观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混凝土河岸的生态改造和受损河岸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模式.
孙刚杨海军余新晓胡良军
关键词:受损河岸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土流失中的应用领域被引量:5
2004年
GIS是现代地理科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是现代地学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门分析和应用工具。水土流失是地学与生态学领域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 ,对空间信息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介绍了GIS的概况 ,就水土流失的学科特点论述了适于GIS应用的若干领域 ,并对今后GIS在水土流失学科中的可能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胡良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水土流失计算机应用
从沙尘暴看黄土的沉积及黄土高原的形成被引量:6
2001年
以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多发的沙尘暴现象为缘起 ,对沙尘暴的特征、发生机制等进行了讨论 ;论述了沙尘暴引起的降尘与黄土的堆积和沉积的过程 ;黄土堆积沉积的年龄、颗粒成分等 ;以及沙尘暴与黄土高原的形成之间的关系 ,同时论述了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认为高空均质粉尘的降落是不均匀的 ;高空降尘是突发的 。
胡良军邵明安
关键词:沙尘暴黄土沉积黄土高原
ARC/INFOR~接受Surfer图文数据的实现被引量:5
2000年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的核心。现实世界的数据具有普遍的多样性 ,关于 GIS接受不同数据的研究已成为当前 GIS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本文根据通用 GIS工具软件 ARC/INFO接受外部空间数据的方式和图形分析软件 Surfer的数据格式特征 ,运用特定的处理方法实现了由 Surfer格式数据向 ARC/ INFO矢量格式数据 (Coverage)的转换 ,使 ARC/ INFO接受外部数据格式的范围拓宽 ,数据处理能力增强。
胡良军杨勤科邵明安
关键词:SURFER数据格式数据转换GIS
GIS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被引量:8
2001年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地理学与空间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它现已成为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在自身的发展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对GIS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就GIS的结构、功能、分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GIS今后的发展动向。
胡良军邵明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模型被引量:49
2000年
区域水土流失评价对于水土流失区域治理的宏观决策、规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结合影响水土流失的各个因子 ,分析了该区的自然特征 ,确定了进行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各项指标 (模型参数 ) ,并运用 GIS,集成了多种来源、多种比尺和多种类型的数据 。
胡良军李锐杨勤科邵明安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黄土高原地区GIS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被引量:50
2004年
通过大面积的土壤水分深土钻测定(5~10m土深)和相应的植被生长调查,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该区林草布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的土壤水分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和微域分异特征;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决定着该区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的空间布局,表现为区域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及各地带内坡面植被景观的规律性分布;人工林草措施的实施,包括宜林宜草选择、造林技术和选种等环节,必须遵循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来区别进行,才能获得植被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胡良军邵明安杨文治
关键词:土壤水空间分异黄土高原
基于RS和GIS的区域水土流失快速定量评价方法被引量:16
2000年
区域水土流失的快速调查和评价对于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灾情快速反应以及水土流失定期公告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探索和 3S技术应用的研究 ,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宏观快速定量评价的方法及其实现的技术路线 ,并以整个黄土高原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一定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评价 。
胡良军李锐杨勤科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区域水土流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