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子璇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肌腱转位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肌腱转位术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8月,采用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肌腱转位术治疗12例慢性腓骨肌腱脱位症患者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18~34岁,平均(24.6±4.3)岁;左侧3例,右侧9例;运动损伤8例,扭伤4例;腓骨沟平坦8例,凸起4例。12例患者外踝均伴有弹响,可触及“条索状”肌腱,踝背伸外翻抗阻力试验阳性;术前弹响、疼痛症状持续时间12~23周,平均(16.9±4.0)周。术前所有患者均采用石膏固定3~4周治疗无效,故采用腓骨沟加深及腓骨长肌肌腱转位法治疗。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并与术前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50个月,平均(37.3±7.0)个月。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由术前(5.6±0.9)分和(61.4±5.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0.5±0.7)分和(92.6±4.2)分,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50和-18.475,均P=0.000)。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患者术后恢复运动时间23~32周,平均(26.42±3.06)周。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皮肤坏死、再脱位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影像学复查证实腓骨截骨处完全愈合,骨片无移位。术后3个月,患者均可进行日常活动,6个月均可行体育运动。末次随访时,12例患者均未出现腓骨肌腱再脱位及顽固性疼痛。结论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长肌转位法能有效治疗慢性腓骨肌腱脱位,并取得良好疗效。
- 王晓猛刘慧新唐钰超罗子璇李彦森王欣张奉琪
- 关键词:腓骨肌腱病脱位腱转移术
- 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脾破裂胃破裂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3年
- 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脾破裂、胃破裂临床上罕见,本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外伤致左腹股沟区疼痛8h就诊。患者缘于8h前6m高空坠落,左半身着地,即感左腹股沟区疼痛,急就诊于当地医院,拍骨盆正位x线片示:左耻骨上下支骨折,骨折端移位明显;
- 张擎柱罗子璇潘进社
- 关键词:骨盆骨折创伤性膈疝脾破裂胃破裂
- [足母]外翻Chevron 截骨导向器的初步临床应用报告
- 2020年
- 目的探讨Chevron截骨导向器引导下截骨治疗轻中度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至3月,对15例(24足)轻中度外翻患者进行截骨导向器引导下的Chevron截骨术。术前、术后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AV)、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评估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OFAS)踝-前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2~16个月,HAV术前平均(34.0±4.8)°、术后平均(9.7±1.7)°;IMA术前平均(11.8±1.2)°、术后平均(8.5±1.2)°;AOFAS评分术前平均(58.9±6.2)分、术后平均(93.5±4.5)分;VAS评分术前平均(6.8±0.6)分、术后平均(0.9±0.8)分;满意率为93.33%。结论Chevron截骨导向器能够在术中进行精确截骨,保证截骨角度,提高截骨质量,保证截骨安全,对轻中度外翻矫形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 罗子璇王晓猛李彦森张卫立张奉琪
- 关键词:[足母]外翻
- 后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后路与前后联合入路椎体次全切、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治疗重度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47例累及三柱的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单纯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组(A组)19例,前后联合入路椎体次全切、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组(B组)28例。结果本组获随访6~28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及出血量A组少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损伤节段后凸角(Cobb角)及椎管容积均显著恢复。除5例全瘫患者外,两组ASIA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1级或l级以上改善。A组19例术中硬脊膜破裂2例,术后腹胀、便秘3例,腰神经功能损伤1例;B组28例术中大出血1例,术后血气胸6例,肺部感染2例,腹胀、便秘10例,切口肋间神经痛4例。结论与前后联合入路相比,单纯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及椎弓根钉重建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 臧砚超李衡李永犇罗子璇潘进社张英泽
- 关键词: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前后联合入路后路
- 应用踝关节清理术治疗早中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踝关节清理术治疗早期和中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采用踝关节清理术治疗的22例Ⅱ度、Ⅲ度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5. 6±7. 5)岁(30~60岁)。22例患者均有踝关节创伤史。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患者主观满意度分别对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2. 0±6. 2)个月(12~31个月)。末次随访时22例患者踝关节疼痛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踝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行走步态均正常。术前与末次随访的AOFAS踝与后足评分分别为(52. 6±8. 3)分和(89. 3±7. 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VAS评分分别为(5. 8±1. 6)分和(1. 0±0. 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患者主观满意度优18例、良2例、中1例、差1例,满意率90. 9%。结论应用踝关节清理术治疗早中期踝关节骨关节炎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 唐钰超罗子璇王欣李彦森张奉琪
- 关键词:踝关节骨关节炎矫形外科手术
- 闭合复位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各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9年
- 跟骨骨折是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类型,多发生于中年男性,常因高处坠落或挤压所致[1],约60%跗骨骨折为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2%。移位的跟骨骨折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最终造成足部功能障碍。跟骨骨折的治疗对于骨科医生仍旧是一个挑战[2]。由于跟部周围软组织菲薄,且血供较差,损伤易累及关节面,手术或保守治疗不当,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常遗留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传统手术方式术后常常会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切口延迟愈合乃至不愈合、内固定物及骨外露等问题。2018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足踝外科采用闭合复位无头加压空心螺钉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各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曹成明唐钰超王晓猛罗子璇李彦森王欣张奉琪
- 关键词:闭合复位
- 儿童骨盆骨折临床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儿童骨盆骨折占儿童骨折的0.5%-7.0%,随着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儿童骨盆骨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受伤机制多为高能量损伤并且易合并其他组织脏器损伤。近年来,对儿童骨盆骨折研究报道相应增多,本文从儿童骨盆的解剖特点、骨盆骨折流行病学、受伤机制、诊断分型、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臧砚超陈伟罗子璇张英泽
- 关键词:骨盆骨折儿童受伤机制高能量损伤交通事业脏器损伤
- 跟骨结节骨折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跟骨结节骨折比较少见,多发生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患者,随着人1:3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跟骨结节骨折发病率也逐渐增多。跟骨结节骨折通常是由于腓肠肌一比目鱼肌复合体同轴收缩引起的撕脱骨折.移位的骨折块会损害足跟后的皮肤;因此,必须早期确诊并治疗。笔者现对跟骨结节骨折的解剖特点、损伤机制、分型、诊断、治疗、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 罗子璇张擎柱潘进社
- 关键词:跟骨结节骨折块老年女性撕脱骨折比目鱼肌早期确诊
- Scarf截骨联合软组织平衡松解治疗重度拇外翻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Scarf截骨联合软组织平衡治疗重度拇外翻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采用Scarf截骨联合软组织平衡手术治疗的38例(50足)重度拇外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8足),女32例(42足);年龄29~64(54.7±6.8)岁;左侧26足,右侧24足;病程5~23(12.4±3.9)年。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评价前足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38例患者(50足)均获随访,时间15~23(18.3±3.2)个月。HVA、IMA、DMAA术前分别为(44.61±3.92)°、(18.74±2.51)°、(12.85±2.11)°,末次随访时为(13.45±2.13)°、(7.83±1.36)°、(7.03±1.39)°,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截骨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拇内翻等并发症发生。VAS、AOFAS评分别由术前的(6.81±2.14)、(43.6±8.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1.97±0.78)、(87.6±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AOFAS评分,优20足,良28足,可2足。结论:Scarf截骨联合软组织平衡松解治疗重度拇外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矫形效果,但需注意其学习曲线和术后并发症。
- 张奉琪张宇王欣王晓猛李彦森罗子璇
- 关键词:拇外翻截骨术软组织松解
- 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估其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3)个月,所有患者畸形矫正满意。AOFAS评分:术前平均(63.27±5.69)分,术后平均(94.45±3.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术前(6.64±1.67)分,术后平均(0.27±0.4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满意率为90.91%。结论趾长伸肌腱转位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临床效果满意,畸形无复发,是治疗小趾非僵硬型爪形趾的有效方法。
- 罗子璇王晓猛李彦森孙亚宁唐钰超张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