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策岗
- 作品数:1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脊髓损伤猪模型建立的一般过程被引量:1
- 2016年
- 脊髓损伤(SCI)的发病率随着现代交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而逐年上升,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尽管对于SCI患者的临床处理已经有一定提高且可采用多种手段限制继发性损伤,但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依旧有限,众多患者依然长期伴随神经功能不全或丧失。因此,科研工作者们尝试从多方面找寻SCI治疗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干细胞移植〔1〕、MicorRNA调节通路〔2〕、神经再生〔3〕、低温〔4〕、电刺激〔5〕、
- 符策岗曾艳赵红卫刘扬肖运祥陈海丹
- 关键词:脊髓损伤猪模型
- Tn抗原、sTn抗原和T抗原参与肿瘤转移的过程被引量:1
- 2016年
- O-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O-糖基化不仅存在于正常的细胞表面,且肿瘤细胞表面常常伴随异常的O-聚糖。Tn抗原、sTn抗原和T抗原是O-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表面过度表达,并参与肿瘤转移的过程。本文就O-聚糖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 揭勇殷铭符策岗张先林
- 关键词:STN抗原T抗原肿瘤
- 心理压力对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功能、残疾和健康的国际分级,并提出不同社会背景下对损伤的定义不同,关注生理健康和环境因素对提高患者的损伤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实验发现,只凭损伤相关生理因素并不能精确评估脊髓损伤(SCI)的预后[2]。心理因素可能是一种未被关注的SCI环境因素,并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损伤后功能的恢复。SCI发生前后的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其功能恢复。
- 符策岗贺露姣赵红卫肖运祥刘扬陈海丹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脊髓损伤心理压力炎症反应生理健康细胞因子
- 腰椎椎间融合各术式之间的比较被引量:3
- 2016年
- 腰椎融合术用于治疗感染、外伤、畸形、退行性变和肿瘤切除术后固定。1930年,Capener等首度介绍腰椎间融合术,虽然当时存在多种椎体融合的路径和术式,但中心原则都是切除椎间盘后融合相邻的椎体。当时通过联合椎体问融合和后侧人融合实现360°融合,也称之为环状融合。
- 陈海丹符策岗曾艳刘扬肖运祥赵红卫
- 关键词: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路
- 抑癌基因甲基化与宫颈癌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类型之一,与人类多种肿瘤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16INK4a、RASSF1A、APC、DAPK、E-cadherin、Syk、FHIT及FANCF等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其在宫颈肿瘤中表达下降,甚至缺失,这在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为研究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宫颈癌的筛查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就近年来对与宫颈肿瘤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 符策岗汪磊宋银宏
- 关键词:宫颈癌抑癌基因甲基化
- NaMRI在定量诊断软骨退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软骨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骨关节和下腰部疼痛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磁共振为主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赖H质子成像,但除此之外还可检测出23 Na、31P、33S、127I等非零自旋原子。而NaMRI可弥补常规MRI的不足为退行性改变的早期提供生化信息。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aMRI在定量分析骨关节软骨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 贺露姣李红符策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椎间盘退行性变软骨疾病
- 氯普鲁卡因诱导人宫颈癌细胞抑癌基因CDH1、APC、P16启动子去甲基化及基因表达
- 目的宫颈癌细胞系和癌组织标本中多个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而表达沉默,如上皮型钙粘蛋白基因(E-cadherin,又称CDH1)、多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 1,MTS1,又称P...
- 宋银宏何苗符策岗龙春燕汪磊王想吴林蓉
- 文献传递
- 半乳糖凝集素1治疗脊髓损伤新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是β-半乳糖凝集素的一员,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促进神经损伤后恢复作用日益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关注。本文就Gal-1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研究现状给予简要综述。
- 符策岗赵红卫贺露姣刘扬陈海丹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骨肉瘤继发性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被引量:4
- 2016年
- 骨肉瘤(osteosarcoma,OS)好发于15—25岁的青少年,并以男性患者居多,其发病率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居首位。OS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具有很强的侵蚀性,多向肺部转移。OS主要是梭形细胞的恶性增殖,也存在软骨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亚型,只要在骨组织内被发现这些肉瘤细胞即可确诊OS。O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疼痛和软组织肿胀,并且高达20%~25%的患者发现有肺部转移灶,给予OS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缓解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OS患者仅行手术切除的存活率不足20%,但与化疗联用后,局部病变OS患者存活率猛增至70%,这说明化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 符策岗曾艳赵红卫肖运祥刘扬陈海丹
- 关键词:化疗耐药骨肉瘤分子机制继发性肺部转移长骨干骺端
- CD147N-糖基化与肿瘤的关系
- 2015年
- 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主要方式之一。多种生物分子参与并影响蛋白质糖基化过程。糖基化与肿瘤的黏附力、侵蚀性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1982年首度从肿瘤细胞上分离纯化出CD147,它属于免疫球蛋白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 SF)Ⅰ型跨膜糖蛋白[1]。CD147在多种细胞上均有表达,但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明显增多并高度糖基化[2]。
- 符策岗贺露姣赵红卫刘扬陈海丹
- 关键词:翻译后修饰IMMUNOGLOBULIN胞外结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