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秋咀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王船山思想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3年
- 王船山先生逝世320周年纪念暨“王船山思想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衡阳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船山学社、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共同主办,来自(韩国)朝鲜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台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省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具有纪念意义的学术会议。
- 秦秋咀
-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船山思想
- 宏阔的视野 深度的对话——评《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
- 2011年
- 自清中叶以来,船山学研究论著层出不穷,《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一书首次对三百多年间有代表性的船山学研究论文和著作进行全面考察并予以评介。该书体例严谨,视野宏阔,在评述提要中凸显了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对话意识,较好地体现了著者对船山学术思想三百年传播史和研究史的深入思考。
- 秦秋咀
- 关键词:历史意识
- “文学欣赏”课程的人文蕴涵及其实现途径
- 2010年
- 大学生《文学欣赏》课程有着深厚的人文蕴涵,包括启导当代大学生对人性、人生的关怀,对个体自我的督醒和发现,以及培植他们良好的汉语语感和美感,因而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尤其值得重视。教师在讲授《文学欣赏》课程时,应该透过多重途径来实现这一课程所承载的人文蕴涵,包括摘评、涵泳、还原、交流在内的四种学习方式不失为有效的实现途径。
- 秦秋咀
- 论阮籍的疏离感与情性观
- 2010年
- 在魏末的士林中,阮籍保持独有的疏离感。他以"恬其性"、"得其情"为其情性理想,借以剖解礼法世界的虚伪,而其文学作品实为作者内心痛苦与挣扎的隐曲反映。
- 秦秋咀
- 关键词:阮籍疏离感情性观
- 船山诗学之深密论
- 2015年
- 船山论诗,追求深密,不喜直露之诗。在船山诗学中,诗情之深密,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其一是隐匿诗情的源起,在诗中始终不显露诗情兴起的原因,或诗情寄托的对象;其二是隐藏诗情流行转合之内在理路,只令其自然呈显,故而此一内在理路很难在开端处窥破;其三是在诗中虽触及诗情的当下实态,却只"一切"而止,不再明言。
- 秦秋咀
- 关键词:船山诗学诗情
- 论魏晋文学中的死亡想象
- 2008年
- 魏晋文学中的死亡想象是一种特殊的表情方式,作者借悲伤的歌诗艺术而实现情感净化与自我慰藉。它沿曹植—陆机—陶渊明的大致走向而展开,渐次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既呼应了此期尚悲的社会风习,也无形中加速了对建安风骨的背离。
- 秦秋咀
- 关键词:魏晋文学悲美
- 论近代诗话的基本特质被引量:2
- 2008年
- 近代中国宏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诗话创作的影响甚为深远,立足于这一历史条件来探讨近代诗话的基本特质,可发现近代诗话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其创作中渗入了复杂的价值观念,而且多有不同程度的现实关注。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视近代诗话在中国诗话史上的历史地位。
- 秦秋咀
- 关键词:社会文化价值观现实感
- 《筱园诗话》和近代诗话的过渡性
- 2006年
- 过渡性是近代诗话的鲜明特色之一,即使是基本诗学观趋于保守的诗话作品也会受到近代社会文化的浸染,因而表现出某些新异之处。文章以《筱园诗话》为例,通过分析其理论要点以揭示近代诗话的过渡性及其形成背景。
- 秦秋咀
- 关键词:《筱园诗话》
- 社会文化转型与近代诗话创作
-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切入,把近代诗话创作置于中西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结合典型文本认真考察其总体特征,同时探析社会文化转型对近代诗话创作的影响,进而确定近代诗话在中国诗话史上的地位,推进和深化近代诗话领域的研究。
...
- 秦秋咀
-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社会文化
- 文献传递
- 船山诗学之闲缓论
- 2017年
- 船山先生主张诗情应舒缓闲远,其内在逻辑是:诗人有定忍之力,方能自闲其意;有此心力和局度,方能将其怨情随兴触发,不为雅容而自雅。船山诗学之闲缓论契近汉魏古诗,体现了他对《毛诗序》诗歌理念的精神回归。不过,船山诗学之闲缓论强调心力的作用,与其"现量"说强调诗人情感体验的当体呈显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船山诗学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追求本真流露、闲澹悠远的审美理想,显露出其诗学渐趋雅化的一面。
- 秦秋咀熊冬林
- 关键词:船山诗学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