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伟
- 作品数:33 被引量:99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的HIV/AIDS合并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患者55例,应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HIV/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总有效率为96.4%。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为9.0%,恶心的发生率为5.5%,但均能耐受。【结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HIV/AIDS合并口腔念珠菌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仵永枫画伟张玉林王茜金爱华扈进芳高美霞郭彩萍
- 关键词:药用制剂
- 以纯化的CD4+T细胞DNA扩增HIV-1包膜区全长基因方法的建立
- 用PCR的方法直接从临床样本扩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全长包膜区基因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介绍了一种与其他方法比较相对敏感的从纯化CD4+T细胞中扩增HIV-1全长包膜区基因
- 田亚坤焦艳梅李娟画伟吴昊
- 关键词:HIV-1全长基因CD4+T
- 文献传递
- 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的细胞因子特征与病毒学应答
- 2012年
- 目的分析比较慢性丙型肝炎初治和复治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和复治患者24例,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动态留取标本并检测细胞因子变化,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1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初治患者能获得较早的病毒学应答相比,复治组12例(50%)在治疗48周时才获得病毒学应答。初治组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interferon,IFN)γ、CCL-3(MIP-1a)显著高于复治组(P=0.005);初治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则低于复治组(P<0.05)。在基线和治疗4周时,初治组较高的IFNγ水平与HCV清除率相关。结论复治患者能否获得治疗成功与宿主免疫应答相关,IFNγ可能是病毒学应答的重要预测因子。
- 柳雅立张永宏郭丹丹鲁俊锋于海滨画伟陈新月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免疫疗法
-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NS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患者48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12周时收集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对HC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区合成肽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基线时,52%的患者可检测出HCV NS3、NS4和NS5A特异性T细胞应答,其中NS3诱导的免疫反应最强。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组患者较非SVR组患者对多肽刺激的应答率高。SVR组患者在治疗第1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的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而非SVR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时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明显下降,第12周时仅维持低水平。结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中,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SVR相关。
- 鲁俊锋柳雅立于海滨画伟张永宏陈新月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丙型肝炎慢性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 HIV感染者CD_4^+调节性T细胞与HIV DNA呈正相关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CD4+调节性T细胞与艾滋病病毒(HIV)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病人5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细胞内染色技术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DNA水平,分析CD4+调节性T细胞与CD4计数、病毒载量及HIV-1D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HIV感染病人CD4+调节性T细胞与HIV DNA呈正相关,与CD4计数呈正相关,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结论未进行治疗的HIV病人,其CD4+调节性T细胞与HIV DNA呈正相关,说明CD4+调节性T细胞越多,HIV-1DNA越多,CD4+调节性T细胞可能对机体发挥不利的作用。
- 郭彩萍画伟计云霞张彤陈德喜吴昊焦艳梅
-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脱氧核糖核酸
- Alu-LTR PCR检测整合型HIV-1实验方法的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Alu-LTRPCR检测整合型HIV-1的实验方法进行优化。方法收集20例HIV-1感染患者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的抗凝血标本,纯化CD4+T细胞并提取DNA,根据整合型HIV-1DNA的特点设计引物,首轮PCR5′端引物来自于人类保守的Alu序列,3′端引物来自于HIV-1LTRU5区序列,扩增片段包含了整合位点上游的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和整合的HIV-1LTR的序列。第二轮引物针对HIV-1LTRU3区的序列。在首轮PCR基础上,PCR产物稀释后进行第二轮PCR。结果经过优化的Alu-LTRPCR,20例HIV病人全部检测到整合的HIV-1。结论经优化后,Alu-LTRPCR检测整合型HIV-1的实验方法的灵敏度明显提高。
- 李娟焦艳梅画伟张彤吴昊高艳青
- 关键词:CD4+T细胞
- 建立反向PCR检测HIV-1整合位点的方法被引量:4
- 2009年
- 焦艳梅画伟李娟刘志英陈德喜李在村张彤吴昊
- 关键词:PCR检测整合位点CD4^+T细胞病毒治疗病毒复制病毒基因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转换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治疗方案的疗效与耐受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二联治疗方案后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因各种原因改用多替拉韦(50 mg,1次/d)+拉米夫定(300 mg,1次/d)二联治疗方案的HIV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收集患者改变治疗方案时(基线)和转换治疗48周后的HIV 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分析二联方案的有效性(HIV RNA<50拷贝/mL)和安全性。统计学比较采用威尔科克森配对符号秩检验。结果33例HIV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中,改变治疗方案的原因分别为病毒学失败[12.1%(4/33)]、简化治疗方案[33.3%(11/33)]和发生药物毒性反应[54.5%(18/33)]。转换治疗方案前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时长为2.13(1.05,4.23)年,29例(87.9%)患者在改变治疗方案时处于病毒学抑制状态,4例(12.1%)病毒学失败。转换治疗48周后,33例患者HIV RNA均<50拷贝/mL。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543(363,595)/μL,转换治疗48周后升高至625(455,651)/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与基线水平比较,转换治疗48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35(1.80,3.08)mmol/L比3.12(2.74,3.87)mmol/L],而三酰甘油[2.21(1.27,4.37)mmol/L比1.61(1.20,2.22)mmol/L]、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5.02(4.13,6.40)比4.70(3.55,5.35)]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106.4(78.2,118.2)mL/(min·1.73 m^(2))比88.6(75.7,107.9)mL/(min·1.73 m^(2))]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9、2.37、2.09、2.83,均P<0.050)。随访过程中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结论对先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的HIV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使用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的二联方案是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 吕诗韵王森画伟刘安李在村邵英叶江竹孙丽君代丽丽
- 关键词:HIV拉米夫定疗效安全性
- 2016版美国《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防治指南》中巨细胞病毒病的解读被引量:9
- 2017年
-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通常为无症状感染,但对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CMV感染可引起明显器质性损害,尤其是CD4细胞计数极低者。CMV病的诊断困难,通常需要根据器官受累表现、机体免疫情况及特殊检查,如眼底及内镜检查等。本文将阐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相关的CMV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等方面,希望给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赖曼张玉林田亚坤画伟吴昊郭彩萍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巨细胞病毒共感染
- 慢性HIV-1感染者经HAART治疗后T细胞CD38、HLA-DR和Ki67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慢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CD4+、CD8+T淋巴细胞中CD38、HLA-DR及Ki67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纳入20例慢性HIV-1感染者,采用AmplicorHIV-1 monitor超灵敏技术测定病毒载量,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及其治疗前(基线)、治疗2、4、8、12周CD38、HLA-DR及Ki67的表达,并用SPSS 16.0分析其变化特点。结果 HAART治疗后(72周)慢性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1),而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HIV-1感染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无显著变化;CD8+T淋巴细胞激活显著下降(HLA-DR:79.9%vs71.2%,P<0.01;CD38:84.9%vs75.2%,P<0.01),而增殖显著升高(Ki67:3.90%vs4.63%,P<0.05)。2周、4周、8周、12周HLA-DR/CD4百分比与72周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呈负相关,其r值分别为-0.623(P=0.008)、-0.598(P=0.005)、-0.680(P=0.001)和-0.783(P=0.003)。结论慢性HIV感染者短期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增加、激活和增殖无显著变化;CD8+T淋巴细胞及其激活显著下降,而增殖升高。HLA-DR/CD4百分比可能是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早期预测指标。
- 张美焦艳梅王蕊计云霞画伟吴昊
- 关键词:CD38HLA-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