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鸿钧

作品数:2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甲状腺
  • 6篇甲状腺肿
  • 5篇肿瘤
  • 4篇动脉
  • 3篇地方性甲状腺...
  • 3篇动脉血
  • 3篇动脉血酮体比
  • 3篇血酮体
  • 3篇硬变
  • 3篇酮体
  • 3篇腺癌
  • 3篇腺肿瘤
  • 3篇橡胶
  • 3篇纳米
  • 3篇激素
  • 3篇激素治疗
  • 3篇硅橡胶
  • 3篇肝硬变
  • 2篇蛋白
  • 2篇对甲基

机构

  • 18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海南医学院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吉林大学
  • 2篇露水河林业局...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北海市人民医...
  • 1篇吉林省地方病...
  • 1篇吉林省监狱管...
  • 1篇大安市第一人...
  • 1篇吉林省电力医...
  • 1篇梨树县中医院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23篇田鸿钧
  • 4篇吴幸
  • 4篇陈瑞新
  • 4篇张德恒
  • 3篇尹诗衡
  • 3篇李军
  • 3篇陈俭云
  • 2篇孙辉
  • 2篇张春福
  • 2篇王正文
  • 2篇续哲莉
  • 2篇孟宪民
  • 1篇周子君
  • 1篇刘东
  • 1篇孙校楼
  • 1篇宋昌龙
  • 1篇于英杰
  • 1篇刘现立
  • 1篇李刚
  • 1篇陈丽

传媒

  • 6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肝胆胰脾外科...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2
  • 2篇199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激素治疗被引量:3
1998年
近年来由于超声波和穿刺细胞等技术被应用于诊断学,多数结节的性质可以确定。笔者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通过口服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用超声波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大部分单、多发结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临床效果比较满意。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0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4年间,采用甲状腺素治疗了104例单、多发结节的甲状腺肿患者。
田鸿钧陈瑞新张德恒栗原英夫
关键词:甲状腺肿激素疗法甲状腺激素
在基层医院开展甲状腺手术的体会与思考
2003年
姜明善李伟田鸿钧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并发症
胆道支撑管显影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评价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新型显影胆道支撑管材料制备的可行性 ,对构建出的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和筛选。方法 选择具有X线下显影特性的基础材料A、B、C ,分别与硅橡胶生胶共混炼 ,模压后分别得到相应的显影复合材料甲、乙、丙 ,经一段和二段硫化过程完成加工。采用MTT法作为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方法 ,测定参比对照材料和新材料的 5 0 %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的影响 ,确定细胞毒性级别。结果 新材料甲、乙、丙在X线下影像清晰。甲、乙材料的细胞毒性级别为零 ,丙材料细胞毒性级别为 2。结论 构建出在X线下显影的弹性体材料可行。材料甲、乙是制造新型胆道支撑管的初选材料 ,材料丙无应用的价值。
吴幸田鸿钧叶舜宾张春福
关键词:显影材料体外细胞毒性X线生物相容性材料
高灵敏度测定人血清促甲状腺素的临床意义
2000年
刘也田鸿钧王双喜王那申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素
探讨生物蛋白胶影响乳腺癌术后腋窝引流量的客观指标被引量:1
2010年
杨斌曹路遥孙娟田鸿钧
关键词:乳腺癌术引流量生物蛋白胶引流液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1—1999年诊断和治疗的61例患者进行总结。结果十二指肠球部肿瘤5例、降部33例,34例为腺癌;内镜诊断26例(26/27)。23例空回肠肿瘤中4例有出血症状;4例有肠套叠;7例有肠梗阻;3例女患以附件肿瘤收入妇科;平滑肌瘤2例、肉瘤12例,占60.9%;动脉造影诊断2例;以腹部包块或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诊断行剖腹探查术21例。结论 内镜早期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是可能的;空回肠肿瘤可行动脉造影或小肠分段造影,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
田鸿钧于英杰鹿洪勇赵胜友杨卫东王敏
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内窥镜动脉造影剖腹探查术
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增强硅橡胶/铁质纳米复合材料的表面亲水性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医用硅橡胶的固有缺点是X射线显影性能欠佳和表面疏水性。添加显影标记物铁质纳米微粒可赋予硅橡胶X射线影像可视性的功能,铁质纳米微粒本体改性硅橡胶表面湿润性的变化尚不清楚,设想表面处理以提高硅橡胶/铁质纳米微粒复合材料的亲水性。目的:观察硅橡胶/铁质纳米微粒复合材料表面湿润性、亲水改性及表征。方法:使用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分别对前期制备出的配方比为95:5,90:10,85:15的硅橡胶/纳米铁(INESR)和硅橡胶/碳包铁(Fe/CESR)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对照组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SR)。结果与结论:INESR和Fe/CESR与MVSR相比,表面水接触角减小幅度不大,疏水性未获得明显改善。经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对硅橡胶/铁质纳米微粒复合材料处理后,表面的亲水性得到较大提高,不同配方比INESR和Fe/CESR的水接触角均降低(P<0.05);扫描电镜显示改性使试件表面受到刻蚀,粗糙度增加,但无空洞或裂隙;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材料表面的化学成分均发生变化,含氧基团大幅增加,含碳基团则明显减少,含硅基团小幅增加,出现含氮基团,说明改性使氮元素被结合到试件的表面,空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处理硅橡胶/铁质纳米微粒复合材料的表面可实现亲水改性。
吴幸田鸿钧尹诗衡陈俭云李军
关键词:硅橡胶纳米铁亲水性复合材料
甲状腺良性肿瘤
1991年
一、病理学特点 1.腺瘤:大多数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直径1~10cm不等,2~5cm者占多数。肿瘤切面可见完整的包膜,与甲状腺组织分界清楚。瘤体切面常有囊腔,单个囊腔者多见,囊内有棕褐色液体或胶质。有囊内出血的瘤体,其囊液呈现暗红色或紫褐色。无囊腔的瘤体切面多均匀一致,部分瘤体伴有纤维化或钙化。发现囊壁有颗粒状乳头时,需仔细检查包膜有无受侵,与乳头状癌相鉴别。
田鸿钧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病理
铁质纳米粉体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背景:铁质纳米粉体填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可构建出X射线平片可视的新型复合材料,但复合材料的表面性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铁质纳米粉体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影响。方法:将前期制备出的纳米铁粉增强硅橡胶和碳包铁粉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作为实验组,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的表面性质相比,实验组材料的表面变化包括表面粗糙度的Ra值和Ry值升高,纳米铁粉升高Ry值的效果更为明显;基胶分子链之间的纳米颗粒增多;表面C、O、Si等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发生变化,碳包铁粉升高表面含碳基团的幅度较大;添加纳米铁粉的表面水接触角小幅减小,表面能却降低;添加碳包铁粉的表面水接触角小幅升高,表面能增加;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增加。说明纳米铁或碳包铁均导致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表面性质的改变,但变化的结果不全相似,这与纳米铁和碳包铁的结构、化学组成不同有关。
吴幸田鸿钧尹诗衡陈俭云李军王正文
关键词:硅橡胶表面性质
动态测定动脉血酮体比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应用酶学法动态测定动脉血酮体比(AKBR),评估患者的肝脏功能和预后。结果表明:肝功Ⅰ、Ⅱ级肝硬变患者(11例)的术前值,与术后18h~24h、2d、3d、5d的各组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7例术后的AKBR持续高于0.7,4例一过性介于0.7~0.4之间且回升到0.7以上;患者除有不同程度的腹水、腹胀外,1例有术后发热和胆红素一过性升高,4例有不同程度的GPT一过性升高。无其他并发症,均治愈出院。肝功Ⅲ级患者(2例)的AKBR分别于术后5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持续低于0.4和入院第10天为0.7,以后波动在0.4上下;2例均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应用AKBR的动态变化来反映肝脏能量代谢是敏感和可行的,可以弥补现行生化检查的不足。手术等负荷作用机体后,如果AK-BR迅速升高,持续在0.7以上,患者的预后较平稳。如果AKBR持续波动在0.7~0.4之间,特别是波动在0.4上下,患者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0.4水平可作为判定肝功能衰竭的参考线。
田鸿钧陈瑞新张德恒孟宪民
关键词:动脉血酮体比肝硬变多器官衰竭肝功能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