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思胜

作品数:81 被引量:247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4篇中医
  • 14篇伤寒
  • 12篇伤寒论
  • 11篇针灸
  • 10篇《伤寒论》
  • 8篇学术思想
  • 6篇针灸大成
  • 6篇《针灸大成》
  • 5篇医学史
  • 5篇中医学
  • 4篇医史
  • 4篇医史文献
  • 4篇杂病
  • 4篇杂病论
  • 4篇伤寒杂病论
  • 4篇中医临床
  • 4篇中医临床文献
  • 4篇中医医史
  • 4篇中医医史文献
  • 4篇辨证

机构

  • 78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日照市中医医...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山东省肿瘤医...
  • 2篇山东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中共山东省委
  • 1篇华夏出版社

作者

  • 80篇田思胜
  • 11篇张永臣
  • 11篇张晶
  • 9篇卢承顶
  • 3篇范延妮
  • 3篇尹桂平
  • 3篇王明亮
  • 3篇边莉
  • 2篇李珊珊
  • 2篇马玉侠
  • 2篇汪洋
  • 2篇刘玉玮
  • 2篇于晓华
  • 2篇高树中
  • 2篇王静
  • 2篇张文高
  • 2篇孙辉
  • 2篇李明轩
  • 1篇戴铭
  • 1篇胡志洁

传媒

  • 5篇山东中医杂志
  • 4篇中华医史杂志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国医论坛
  • 3篇中医正骨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医文献杂志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医外治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宫外治医方的用药组方特点被引量:1
1996年
清宫外治医方因其服务对象特殊及其注重疗效等因素,在其用药组方方面颇有特色,归纳起来,不外小方药精专、大方有法度、突出特效药、使用稀贵药、常用矿物药、不避有毒药、多种动物药、征用民间药等八个特点。
张文高田思胜
关键词:外治方组方特点
《针灸大成》中有关中风病的文献整理
《针灸大成》一书,刊行于明代万历29年,即公元1601年。该书既有经典医著原文,又有撰者注解;既有理论阐释,又有临床实践。图文并茂,资料全面,流传广泛,是一本影响极大的针灸专著,也是一个明以前针灸学文献资料库,堪称中国古...
张晶田思胜
关键词:中风病《针灸大成》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平补派”的学术思想被引量:7
2019年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出现了两个主要学术流派:"平补派"和"武术伤科派"。本文从"平补派"的主要学术观点和代表医家及其论著两个方面,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平补派"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
王明亮田思胜
关键词:中医流派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思想
岳含珍及《经穴解》述略
岳含珍先学文后从军,最后悬壶济世,楗户著书,对其评价正如《续修博山县志》所赞:“以文学士而从事戎行,置身通显卒之,休沐林泉,复理故业,以终其天年,亦可谓人杰也哉。”《经穴解》全书不分卷次,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为纲,除了冲...
卢承顶田思胜张永臣
关键词:经穴定位适用病症
齐鲁医家臧应詹生平事迹考略被引量:1
2017年
运用文献学知识,查证古籍并整理相关著作,研究齐鲁医家臧应詹生平事迹,探讨其生年、家族背景、学术著作及学术思想等,指出齐鲁医家臧应詹治病新奇有效,值得深入挖掘学习。
孙辉田思胜李明轩王明亮
关键词:生卒年伤寒论
《伤寒论》中时间节律探源被引量:2
1994年
《周易》中已认识到天阳和地阳有三节之差,始终把“六”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天地相交,人在气交之中,故人体所感受到的节律变化亦不是简单地随春、夏、秋、冬“四”的节律变化,而是由冬至开始的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的节律变化。年节律如此,日节律亦是如此。《伤寒论》中六经病欲解时间节律思想主要渊于此,且这种节律亦被科学所证明。然而,又将节律之“六”归属为六日,认为六日亦是一个节律循环,其科学性尚待证明。
田思胜
关键词:伤寒论时间节律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学术成就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正式独立分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理论与临床上卓有成就的骨伤科医家。他们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完善骨伤疾病的诊断,创新和总结手法,改良和革新固定器具,改进固定方法,发展方药应用,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撰写了许多骨伤科专著,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明清时期中医骨伤科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
王明亮田思胜王功国汉吉健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学术发掘
《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养生思想被引量:2
2011年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范围广泛,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影响力不止在诊病疗病方面,还涉及食疗养生的思想。
王静田思胜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食疗养生
宋以前《伤寒论》传本及校勘整理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比较宋本《伤寒论》与宋前《伤寒论》传本,认为《伤寒论》原貌并非按三阴三阳病篇序列,而是按汗吐下可与不可体例编排;在流传过程中,衍化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经》二大传本系统;文字润色、条文编次、三阴三阳名篇及六经辨证体系均在流传过程中渐次完善;宋代林亿校勘才使《伤寒论》定型规范并流传至今。
田思胜
关键词:伤寒论传本
浅议《血证论》中白芍的应用
2013年
白芍,百花之中被拜国相,给人以审美享受,亦具有颇多药用价值,是治疗各种血证的常用中药,在唐容川的《血证论》中作用可圈可点,文章通过对白芍在书中的运用浅析,以期为白芍在现代临床应用和医学研究中提供借鉴和启迪。
汪洋田思胜
关键词:血证论白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