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 作品数:1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哲学里的田野调查——哲学视角下的布尔迪厄
- 2014年
- 布尔迪厄的社会学家头衔似乎阻却了人们从哲学视角解读布尔迪厄的脚步,而多数学者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全部社会理论从一开始便植根于哲学理论中。布尔迪厄依托“习性”(habitus)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并使之成为其整个理论大厦的框架。因此,以哲学视角解读布尔迪厄,就是以习性为线索和支点,对其社会理论从认识论、方法论直至实践论上进行检视。换言之,对布尔迪厄哲学体系的考察,意味着对习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渊源与构造,以及与其他哲学理论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一番解读。
- 王震
- 关键词:哲学视角田野调查哲学理论社会理论哲学体系社会学家
- 新形势下大学文化建设的“四个以”命题
- 2012年
-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全局高度,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进凯歌,为新时代条件下大学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 吕大权王震
- 关键词:文化建设
- 卡斯托里亚迪斯解析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逻辑进路
- 2016年
- 卡斯托里亚迪斯是法国著名的左翼思想家之一,然而他的思想一直未得到国内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从卡斯托里亚迪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适用性分析、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建构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动力三个方面入手,全景透视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批判性质疑的理论进路。在此基础上,展现其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深沉而隐秘对话,从而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提供理论分析借鉴。
- 王震雷伟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批判性分析
- 论阿伦特的帝国主义理论
- 2016年
- 阿伦特在论述极权主义起源的过程中,剖析了她的帝国主义理论。她把帝国主义看作一种扩张现象,这既非霍布森式的经济政治分析模式,也异于列宁的唯物主义方法。帝国主义提供了后来聚合为极权主义的元素,它为扩张而扩张的实质设定了一种全球征服模式,民族国家的衰落破坏了用来保护的制度架构,种族主义为扩张找到了理由,资本与暴民的联盟提供了征服的动力。她以其富有争议的方式挑战着当代世界的自明之理,为重新思考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维度。
- 王震雷伟
- 关键词:阿伦特帝国主义极权主义理论逻辑
- 直观与存在——论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范畴直观
- 2013年
-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探讨了范畴直观,认为范畴直观是对含义中对象性的形式的明见和充实,因而可谓是知性明察和一个最高意义上的思维,它为从现象学上澄清逻辑明见性开辟了道路。然而,恰恰是在这一"对象化"的框架下,"存在"这一涵义丰富的概念本身被降低为最低的"混杂的"范畴。而要明了他究竟如何漏过了"存在"概念,则要求我们回到胡塞尔对范畴直观概念的提出和确立上,回到范畴直观概念的形而上学基础中去追问。
- 王震
-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思路的辩证关系思考被引量:9
- 2011年
- "理念先行—改革贯穿—质量目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其三个部分之间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辩证整体。其中,理念是前提,改革是过程,质量是目的。全面统筹这一思路内容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和谐发展。
- 王震
- 关键词:高校辩证关系
- 院校协同创新:深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指向被引量:2
- 2016年
- 医学大学生唯有筑牢人文素质基础,才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域,是实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培养素质过硬的未来医生肩负着重要职责。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是促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担负着实现"医学生"到"医生"蜕变的神圣使命。加强院校协同创新,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形势发展的专门人才,是当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指向。二者的协同创新,院校两种文化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是真正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 王震雷伟
-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协同创新
- 论“中国梦”视域下的医学人文教育
- 2014年
- 医学人文教育是增强医学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只有当一个国家拥有高质量的医学教育,具有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人民群众才能过上更高质量的生活,才可能追逐并实现梦想,汇集每一个受医学教育者的梦,"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那么,医学人文教育与"中国梦"的内在关联是什么?如何在"中国梦"的视角下审视医学人文教育呢?
- 王震
- 关键词:中国梦医学人文教育以人为本
- 意志的判断与理智的观念
- 2014年
- 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的第四沉思中探讨了引起认知错误的原因,认为意志能力的不当应用是导致认知罅隙的根源,也即司属判断的意志能力对可能对象的属性作出的错误判定乃各种认识偏差之渊薮,而避免错误的根本方式在于厘清意志与理智间的羁绊。笛卡尔的这一沉思虽发人深省,但在理智与意志的划分,真理规则的认定以及错误的真正来源等问题上,却再值覃思。就此而论,本真的"错误之源"似乎早已超出笛卡尔的"我思"视域,而需措置于更加复杂的生存境遇之中去检视。
- 王震
- 关键词:意志自由
- 保罗·赫斯特对马克思主义探索的历程论析被引量:2
- 2018年
- 保罗·赫斯特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家庭氛围的熏染、激进左翼思想的影响、将马克思的理论暗含于社会学研究的早期尝试,使他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品格和精神气质。他的马克思主义探索历程经历了走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探索到后马克思主义转向等十分复杂的阶段性思想转变过程。保罗·赫斯特的这种马克思主义思想演进路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显现着英国新左派不同代际的理论特质、具有鲜明的史学理论底色以及与英国社会主义思潮的本土化步调有着某种程度的相像之处。
- 王震雷伟
-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