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锦云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襄樊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中耳
  • 5篇中耳炎
  • 5篇耳炎
  • 5篇分泌
  • 5篇分泌性
  • 5篇分泌性中耳炎
  • 5篇鼻炎
  • 5篇变应性
  • 5篇变应性鼻炎
  • 4篇神经性
  • 4篇类固醇
  • 4篇感音
  • 4篇感音神经性
  • 3篇血浆
  • 3篇语言发育
  • 3篇语言发育迟缓
  • 3篇受体
  • 3篇自身免疫
  • 3篇儿童
  • 3篇发育迟缓

机构

  • 13篇襄樊市中心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房县人民医院

作者

  • 17篇王鹏举
  • 17篇王锦云
  • 13篇罗鸿
  • 11篇李仁济
  • 5篇严能兵
  • 5篇梁晋军
  • 4篇吴国会
  • 4篇李琦
  • 4篇曾平凡
  • 4篇柯赛雄
  • 3篇冯天成
  • 3篇刘胜武
  • 3篇陶泽璋
  • 3篇吴展元
  • 3篇曹红
  • 3篇余晔
  • 2篇吕秋林
  • 2篇郭玉德
  • 2篇邬堂春
  • 2篇骆影

传媒

  • 3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质类固醇受体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甘泉涌陶利元周文澜刘晓玲余晔王鹏举王锦云
应用RT-PCR方法及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AR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周围血单核细胞(PBMC)CS受体αmRNA和CS-βmRNA的表达,并采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类固醇受体CS-αmRNA及CS...
关键词: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白三烯拮抗剂
类固醇受体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类固醇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NC)内两种类固醇受体(CS)亚型- CS-α和 CS-β表达水平与类固醇治疗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检测不同类固醇效应 AR 患者和正常对照组 ...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梁晋军吴国会柯赛雄王鹏举王锦云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类固醇受体
文献传递
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血浆热休克蛋白71抗体与激素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71(HSP71)抗体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体内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9例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试验性激素治疗 ;以纯化的人类重组热休克蛋白 71为抗原 ,用改良免疫转印迹技术 (Westernblot)检测患者血液中热休克蛋白 71抗体 ,分析HSP71抗体与激素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2 9例中有 13例对激素治疗有效 ,其中 11例HSP71抗体阳性 ,2例阴性 ;16例无效病例中有 3例抗体阳性 ,13例阴性 ,二组之间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14例HSP71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11例对激素治疗效果好 ;而抗体阴性的 15例患者中仅有 2例对激素治疗有反应。在预测激素治疗反应方面HSP71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8.5 7%、86 .6 7% ,反应阳性预测值为 84.6 1%。结论 HSP71抗体在预测激素治疗反应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王鹏举王锦云李仁济邬堂春曹红李琦
关键词:激素治疗感音神经性聋自身免疫
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对策研究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梁晋军潘光珍吴国会柯赛雄王鹏举王锦云
通过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类固醇受体在接受鼻腔类固醇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的可能分子机制,类固醇受体在评价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类固醇治疗疗效上的作用,研究总结类固醇抵...
关键词:
关键词:发病机制
异丁司特治疗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治疗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异丁司特组35例,氯雷他定组34例,采用记分方法比较2种药物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结果:异丁司特对临床症状总积分和体征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氯雷他定(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异丁司特组治疗后3、7、14 d的症状和体征的记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丁司特能有效缓解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不能采取加大类固醇剂量或延长疗程的方法,可采用白三稀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治疗。
罗鸿陶泽璋严能兵梁晋军王鹏举王锦云
关键词:白三烯
类固醇受体与变应性鼻炎患者类固醇抵抗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PBMC)内两种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亚型——CS-α和 CS-β表达水平与类固醇治疗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类固醇不同效应 AR 患者和健康对照组 PBMC 的 CS-α、CS-β mRNA,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CS-α和 CS-β蛋白的表达。结果①类固醇敏感组、类固醇抵抗组及健康人体内均有 CS-α、β mRNA 的表达,但以 CS-α为主,其 CS-α/GAPDH(葡萄糖甘油醛脱氢酶)mRNA 的比值(±s,下同)分别为1.15±0.75,1.63±0.78,1.27±0.51;②类固醇抵抗组 CS-β mRNA 表达明显高于类固醇敏感组和健康对照(P<0.05),3组 CS-β/GAPDH mRNA 的比值分别为1.42±0.73,0.82±0.59,0.80±0.68;③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类固醇抵抗组 PBMC 的 CS-β表达阳性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类固醇敏感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分别为28.8%±9.9%,5.9%±3.2%,5.5%±6.8%。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类固醇抵抗可能与 CS-β的表达亢进有关。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梁晋军吴国会柯赛雄王鹏举王锦云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受体类固醇
原发性中耳乳突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被引量:3
2008年
患者女,60岁。因右耳间断性流血水伴听力下降及进行性耳痛2个月于2006年3月10日入院。既往无耳流脓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体温37.1℃,外耳道深部有黑色新生物,鼓膜标志不清,颈浅淋巴结及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未触及。CT示颞骨占位性病变,颞骨部分骨质破坏。MRI示病变为长T1、长T2信号,向上累及中颅底硬脑膜。术前于外耳道取新生物活组织检查,
罗鸿梁晋军姜妍王鹏举柯赛雄沈莹张勤王锦云李仁济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中耳乳突原发性占位性病变活组织检查听力下降
突发性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测定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体内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丙二醛 (MD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30例突发性聋患者和 2 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NO、SOD、GSH -Px、MDA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突发性聋患者血浆NO、SOD、GSH -Px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不同程度耳聋组之间NO、GHS -Px无显著性差异 ,而在SOD、MDA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血浆NO、SOD、GSH -Px的活性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体内NO、SOD、GSH -Px含量下降 ,而MDA水平增高 ,建议治疗该病可应用NO合成诱导剂和外源性SOD或其他抗氧化剂 ,以提高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
王鹏举王锦云李仁济余晔李琦
关键词:突发性聋血浆一氧化氮丙二醛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总结促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剂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结果 ,判断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10 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 ,其中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 2周后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无不良反应。
王锦云罗鸿吴国会沈莹王鹏举李仁济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盐酸氨溴索
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30例,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40例。分别于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由患者和观察者对鼻部和非鼻部症状、体征进行评估计分,根据得分多少进行疗效评价和统计学处理。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和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对减轻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均有效,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疗效等同于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组而高于盐酸西替利嗪治疗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组胺的H1受体拮抗作用与皮质类固醇的抗炎作用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治疗中及重度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方法。理想的治疗药物是既能治疗急性反应症状,又能治疗迟发反应症状。
罗鸿刘胜武陶泽璋王鹏举吴展元王锦云郭玉德
关键词:花粉症二丙酸倍氯米松鼻内生物医学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