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赫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3篇淋巴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淋巴...
  • 2篇实验性结肠炎
  • 2篇总碱
  • 2篇细胞
  • 2篇淋巴瘤
  • 2篇节性
  • 2篇结肠组织
  • 2篇苦豆子
  • 2篇苦豆子总碱
  • 2篇FOXP3
  • 2篇肠组织
  • 1篇性病
  • 1篇血清
  • 1篇炎性肠疾病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复大肿瘤...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花都区...

作者

  • 10篇王赫
  • 6篇周毅
  • 4篇梁磊
  • 3篇邓虹珠
  • 3篇徐克成
  • 3篇梁冰
  • 3篇杨大明
  • 2篇陈艳
  • 2篇袁靖
  • 2篇吕洪轩
  • 2篇牛立志
  • 1篇史俊文
  • 1篇姚惠芬
  • 1篇张智强
  • 1篇张建业
  • 1篇申红芬
  • 1篇肖东
  • 1篇赵文昌
  • 1篇姚开泰
  • 1篇姚志芳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豆子总碱对调节性T细胞中的Foxp3在实验性结肠炎发病中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豆子总碱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及外周血Foxp3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5-氨基水杨酸组、苦豆子总碱高、中、低剂...
周毅王赫梁磊邓虹珠
关键词:FOXP3CD4+CD25+实验性结肠炎FCM
文献传递
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IBD)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MC)中的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炎症性肠炎大鼠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上CD3、CD4、CD8、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CD40L在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3+、CD3+CD4+、CD19+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CD40L、D19+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结肠组织上的表达又比外周血高。结论:CD40-CD40L途径在IBD免疫功能紊乱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周毅王赫陈艳梁磊
关键词:结肠
疑似肝癌的肝结核2例
2009年
病例1:患者男,23岁,2006年8月21日因“进行性腹胀4个月伴肝内巨大占位”入院。患者进食后腹胀加重,排便后减轻,无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发热等不适,无腹痛、腹泻。外院B超检查示肝硬化并大量腹水,脾脏增大:CT检查示肝硬化.脾肿大,原发性肝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大量腹水,右胸腔积液。患者未行治疗。遂转诊至江西和上海多家医院再行CT和B超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晚期,仍未予治疗。后在珠海某医院行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并予中药治疗和腹腔内药物注射治疗(具体药物不详)。
梁冰袁靖王赫吕洪轩牛立志杨大明徐克成
关键词:肝肿瘤
芍药苷增高小鼠恶唑酮结肠炎黏膜中β-防御素表达并减轻病变被引量:11
2010年
观察芍药苷对恶唑酮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IBD)小鼠的结肠组织黏膜中β-防御素-2(HBD-2)、IL-6和IL-10表达的影响。通过建立BALB/c小鼠恶唑酮结肠炎模型,并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恶唑酮诱导组、5-氨基水杨酸(5-ASA)组、芍药苷(20、10及5mg·kg-1)治疗组;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学评分(HGC);使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黏膜中HBD-2和细胞因子IL-10、IL-6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恶唑酮诱导组的DAI和HGC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芍药苷各组和5-ASA组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恶唑酮诱导组(P<0.05,P<0.01);恶唑酮诱导组的HBD-2和IL-6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与恶唑酮结肠炎症DAI和HGC呈正相关(Pearsonr=0.728(DAI/HBD-2),Pearsonr=0.758(DAI/IL-6),P<0.01,respectively;Pearsonr=0.819(HGC/HBD-2),Pearsonr=0.825(HGC/IL-6),P<0.01,respectively);恶唑酮诱导组的IL-1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与恶唑酮结肠炎症DAI和HGC呈负相关(Pearsonr=-0.789(DAI/IL-10),Pearsonr=-0.725(HGC/IL-10),P<0.01,respectively);芍药苷各组和5-ASA组均能显著下调恶唑酮诱导组结肠黏膜部位HBD-2、IL-6含量和上调IL-10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芍药苷通过调节HBD-2、IL-6和IL-10的表达来减轻或改善恶唑酮结肠炎小鼠的症状。
周毅王赫李悦山陶移文张建业张智强
关键词:芍药苷Β-防御素IL-10
苦豆子总碱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调节性T细胞及Foxp3 mRNA的表达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苦豆子是豆科槐属植物,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有槐果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定碱、槐胺碱等。药用根、根茎、全草及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痛杀虫等作用,民间常用于菌痢、肠炎。本研究是在前期药效明确的基础上拟从分子免疫方面进一步探讨其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中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周毅邓虹珠王赫梁磊赵文昌
关键词:实验性结肠炎苦豆子总碱FOXP3氧化苦参碱槐属植物
CD_(40)-CD_(40)L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外周血白细胞分化抗原及配体(CD40-CD40L)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紊乱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实验性UC大鼠(UC组)和20例正常大鼠(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40L的表达以及免疫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CD40、CD40L均显著升高;Th2类细胞因子IL-4、IL-5明显升高,而Th1类细胞因子IL-2及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血浆IgG、IgA、IgE水平升高(P<0.01,<0.01,<0.01),但IgM无差异。结论实验性UC大鼠存在CD40-CD40L的表达异常与免疫功能紊乱,且二者有内在联系;本结果可为UC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免疫学依据。
姚惠芬周毅王赫邓虹珠
关键词:白细胞分化抗原结肠炎溃疡性T淋巴细胞
CD40在大鼠炎症性肠病外周血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CD40在炎症性肠病(IBD)大鼠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一核细胞(MC)中的表达及其与IL-12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在14只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组)和16只正常大鼠(对照组)外周血和肠组织MC上的表达,并用ELISA法检测IL-12。结果:模型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中CD40阳性细胞百分数和IL-12较对照组高(P<0.05)。结肠MC中CD40与IL-12呈正相关(r=0.845,t=12.5,P<0.05)。结论:IBD大鼠存在CD40与IL-12表达的异常,且两者有内在的联系。
王赫周毅梁磊陈艳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结肠
携带人Sox2和EGFP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携带人Sox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SGW。方法XhoⅠ线性化pLenti-EF1a-Sox2-IRES-EGFP,回收片段并补平XhoⅠ切口,接着BamHⅠ酶切该片段,回收2.356kb片段而获连接用Sox2-IRES-EGFP;EcoRⅠ线性化pFUGW,回收并补平EcoRⅠ切口,然后BamHⅠ酶切该片段,回收9.174kb片段获连接用载体片段,最后使用DNA连接试剂盒(TaKaRa)中的SolutionⅠ将其与连接用Sox2-IRES-EGFP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次日挑选单菌落,提取质粒并行酶切鉴定。所构建载体命名为pFUSGW。获pFUSGW后,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携带Sox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s)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87)以建立相应病毒感染体系。结果酶切证实成功构建了pFUSGW,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Sox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上清高效率感染MEFs、HLFs及U87。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Sox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SGW,为相关后续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姚志芳肖高芳史俊文王赫申红芬肖东姚开泰
关键词:SOX2EGFP慢病毒载体
原发性肝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原发性肝淋巴瘤(PHL)十分少见,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殊,加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故临床屡屡误诊。最近,我们收治1例女性患者,经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肝淋巴瘤。现将该患者的临床资料介绍如下,并复习和检索2000年以来的有关文献,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王赫梁冰袁靖吕洪轩杨大明牛立志徐克成
关键词:原发性肝淋巴瘤文献复习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医师女性患者
临床病例讨论:腹胀、右上腹疼痛、肝内占位性病变
2009年
原发性肝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PHL)临床十分少见,约占淋巴瘤的0.4%,仅占肝脏恶性肿瘤之0.1%。本病好发于HBV、HCV或人类疱疹病毒(EB)感染者,也易见于AIDS和其他原因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引起的免疫功能缺陷患者。PHL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难以凭临床资料明确诊断,误诊率极高,常误诊为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甚至肝炎。PHL虽然十分少见,但其治疗方法及预后与其他肝肿瘤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1例PHL患者的病例讨论,期望加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梁冰王赫杨大明徐克成
关键词:腹胀右上腹疼痛原发性肝淋巴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