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干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 姚革渠胜英王晓蓉李琳李浩军陈兴华
- 大面积小脑梗死的诊治经验被引量:1
- 2004年
- 大面积小脑梗死虽属脑梗死的少见类型,但其死亡率却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挽救生命、改善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3例大面积小脑梗死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 王文安陈英辉王晓蓉周永炜姚革陈伟
- 关键词:大面积小脑梗死病理机制脑室引流
- 胰岛素抵抗与脑卒中急性期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 (IR) ,以及IR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 30例脑梗塞、31例脑出血患者和 2 8例健康人的空腹血糖 (FPG)、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血皮质醇 (F)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病灶大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FPG、FINS及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脑卒中轻型组和中重型组的FPG、F、ISI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p<0 0 0 1、p <0 0 1、p <0 0 5 )。ISI与脑梗塞的面积、脑出血量呈负相关 (r=- 0 372 ,r=- 0 40 6 ,p <0 0 5 )。ISI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呈负相关 (r=- 0 32 1,p <0 0 5 )。中重型组的死亡率与病残率高于轻型组。结论 :脑卒中患者存在IR ,其急性期胰岛素水平及IR程度与患者病情与预后有关。
- 王晓蓉陈兴华
- 关键词:脑卒中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 出血性卒中的β_2-m变化观察
- 1997年
- 本文报道我院30例急性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清、尿液β_2-微球蛋白(β_2-m)含量变化,并与血CUN、Cr含量进行对照,目的在于探讨β_2-m在出血性卒中时的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
- 姚革王根发王晓蓉俞丽华
- 关键词:中风脑出血Β2-M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