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捕食性线虫多样性及生防潜力初探
- 线虫根据取食习性可分为8个类群(Yeats,1993),其中主要有以下5种:寄生型、食真菌型、食细菌型、捕食型,、杂食型。捕食性线虫主要以土壤中包括线虫在内的各种微动物为食。因此,捕食型线虫在生防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国外...
- 王旭陈立杰段玉玺王媛媛
- 关键词:捕食性生防潜力
- 文献传递
- 3株真菌发酵液对不同线虫的毒力差异被引量:6
- 2008年
- 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3株真菌D53、D54、D84,测定了这3株真菌的发酵液对4种线虫: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南方根结线虫J2(Meloidogyne incognita)、大豆胞囊线虫J2(Hreterodera glycines)、小杆线虫(Caenarhabditissp.)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D53菌株原液对水稻干尖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毒力作用比较高,校正杀线虫效果分别达到96.62%、96.61%;D54菌株原液对水稻干尖线虫的作用达到96.61%;D84菌株原液对南方根结线虫毒力作用比较高,达到92.81%。这3株菌株发酵液不同浓度对这4种线虫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并且毒力作用有明显的差异;而且不同稀释倍数的发酵液对同种线虫的毒力有梯度差异。
- 段旭光段玉玺陈立杰王旭
- 关键词:真菌发酵液毒力线虫校正死亡率
- 单齿属线虫三个种的记述
- 1865年Bastian建立了单齿属,描述了Mononchus truncates、Mononchus tunbridgensis、Mononchus papillatus和Mononchus macrostoma,其主...
- 王旭陈立杰罗璇段玉玺
- 关键词:新纪录种
- 蓝莓间座壳芽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5
- 2015年
- 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小浆果类果树,果实蓝色,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随着蓝莓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其病害的发生也愈加频繁。2013年7月对沈阳市蓝莓种植园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新病害。
- 严雪瑞王旭胡梦琼代汉萍傅俊范李天来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病原菌鉴定蓝莓芽枯病病害调查杜鹃花科
- 生防细菌J352对不同种类线虫的毒力差异被引量:5
- 2007年
- 从黄瓜根际分离获得一株对多种病原真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细菌,用该细菌不同浓度的发酵液测定了对4种线虫的作用。结果表明,该发酵液呈微碱性,不同浓度发酵液对各种线虫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并且毒力作用具有明显差异,对4种线虫的毒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小杆线虫、大豆胞囊线虫、根结线虫和腐烂茎线虫。
- 王媛媛段玉玺王旭陈立杰
- 关键词:生防细菌发酵液线虫校正死亡率
- 黄瓜枯萎病病株残茬对黄瓜的化感效应被引量:11
- 2008年
- 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胚根生长抑制法、电导率法等方法,研究不同发病程度的黄瓜残茬腐解物对黄瓜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黄瓜种子萌发、胚根生长、根部细胞膜通透性、苗期生长性状以及苗期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发病越重,其残茬腐解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的促进作用越强,高浓度健株、轻病株和重病株残茬的产孢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29%、50.05%和44.88%;健株残茬可使黄瓜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率提高15.91%~38.94%;不同浓度黄瓜残茬腐解液可影响黄瓜胚根生长,并减少须根6.15%~27.10%;重病株不同浓度残茬腐解液可使黄瓜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加76.03%~89.96%;高浓度重病株残茬腐解物可使黄瓜出苗率降低53.15%,同时枯萎病病株率增加55.11%。
- 庄敬华杨长成高增贵王旭魏汉莲唐树戈
-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化感作用连作
- 蔗糖离心法分离土壤线虫的最佳条件筛选被引量:16
- 2007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因素组合试验,对蔗糖离心法分离线虫的效果进行研究。分别对在蔗糖液中的离心时间、离心转速和蔗糖的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对效果较好的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进行了二因素组合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离心时间和离心速度对线虫的分离有影响,但蔗糖浓度对分离结果影响不显著。经蔗糖离心30s后,所获得的线虫数量最多;离心2000r.min-1(离心力447×g)时,效果显著高于其他4个离心转速处理;在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的二因素组合试验中,以30s、2000r.min-1的分离效果为最优。
- 陈立杰王旭段玉玺孙晓铭
- 关键词:土壤线虫
- 蓝莓镰孢菌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被引量:6
- 2015年
- 在江西蓝莓产区的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一种由镰孢菌侵染的叶部新病害,主要引起叶片枯萎,进行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将为病原学及该病害综合防控提供前期基础。病原菌的分离采用二步分离法,组织分离之后采取单孢分离。致病菌的确定依据柯赫氏法则。病原菌的鉴定方法依靠表型特征鉴定,同时辅助ITS和TEF-1α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引致江西地区蓝莓叶枯病的致病菌为JX03Aa,经表型鉴定与分子鉴定表明该病菌为亚细亚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江西地区发生的蓝莓叶枯病由亚细亚镰孢菌侵染所致,蓝莓是亚细亚镰孢菌的新记录寄主。
- 严雪瑞胡梦琼王旭赵志慧代汉萍傅俊范李天来
- 关键词:蓝莓叶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