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青
- 作品数:40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虎杖苷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虎杖苷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中的应用,该虎杖苷是指从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中采用醇提法获得的提取物,其在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药物的各种剂型中至少包含有该虎杖苷。本发明所述虎杖苷作为活性成分,具有良好...
- 王一青刘莹张学红高雪林丁媛武露明
- 文献传递
- 防护型咽拭子采样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护型咽拭子采样辅助装置,其包括:基体组件,其包括中空筒状的连接柱和可拆卸式设于所述连接柱前端的牙咬组件;防护罩体,其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上且可沿着所述连接柱的长度方向上移动;防护膜,其贴附于所述防护罩体的内...
- 邓耒娇王一青梁晓磊闫洁熙魏玉辉
- 文献传递
- IVF/ICSI临床妊娠后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治疗临床妊娠后发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医院行IVF/ICSI治疗获得临床妊娠的512例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及分娩组;分析受精方式、年龄、病因及移植后12天血β-HCG等因素与流产率的关系。结果行IVF/ICSI助孕临床妊娠的患者中,流产率19.34%,抱婴儿回家率37.31%;行IVF与ICSI不同受精方式助孕的患者,其流产率、分娩率、抱婴儿回家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组患者的年龄、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及12天后的血β-HCG值均要低于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及血β-HCG可早期预测IVF/ICSI的妊娠结局,对流产高风险患者及时进行保胎治疗,督促复诊,将有助于提高IVF/ICSI助孕后的活产率。
- 李兰英张瑞周燕刘静王一青张学红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流产
- 利用黄连素减轻脂多糖建立体外人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黄连素减轻脂多糖建立体外人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采用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二次网筛法提取2~3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⑵CCK8法筛选LPS作用于细胞的...
- 马晓玲王一青骆晓荣
- 文献传递
- 生育次数对女性绝经年龄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的横断面研究
- 孙小燕张瑞卢永斌王一青王丽蓉郭小焕郭晓晓杨奂奂张学红
- 氧化苦参碱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苦参碱在制备治疗和预防宫腔粘连中的应用,该氧化苦参碱是指从豆科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或平科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
- 张学红王一青孙小燕安欣裕
- 文献传递
- 宫腔粘连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宫腔粘连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以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以及新型治疗IUA的方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本文就不同类型损伤所诱导的宫腔粘连动物模型进行阐述。
- 赵心怡王一青
- 男性糖尿病与IVF结局2例病例分析
- 2013年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糖类代谢障碍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全球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居世界第二位。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群体的95%,其发病趋向年轻化、低龄化。糖尿病本身并不会导致死亡,它的严重危害在于后期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生殖系统功能障碍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主要体现在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因糖尿病属于系统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它是否会影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结局?
- 刘静周燕张瑞岳丰王一青贾学玲张学红
- 关键词:男性糖尿病病例分析糖尿病并发症胚胎移植技术代谢性疾病人口老龄化
- 镍化合物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镍化合物是一类多器官毒物,可累及机体多种重要器官,导致各种毒效应。目前接触镍化合物的人群范围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大,因此,镍化合物的生殖毒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镍化合物对生殖细胞和胚胎的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其对睾丸、卵巢及胚胎发育3方面毒性作用展开讨论,为今后研究镍化合物的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刘静张瑞周燕王一青张学红
- 关键词:镍化合物睾丸卵巢胚胎
- 初潮年龄对女性绝经年龄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不同月经初潮年龄对女性绝经年龄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在甘肃省居住≥1年的40~5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11月期间展开横断面调查。结果 (1)共调查8 500人,最终纳入分析7 236人。初潮年龄≤12岁者461例(6.4%),13~14岁初潮者2 335例(32.3%),15~16岁初潮者2 838例(39.2%),≥17岁初潮者1 602例(22.1%)。(2)共1 673例女性绝经,平均绝经年龄为(47.9±3.3)岁。随着初潮年龄的增加,绝经年龄增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41,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初潮年龄早是绝经年龄提前的危险因素。(3)随着初潮年龄增加,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并且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增加(P=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潮年龄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月经初潮年龄越早,绝经发生越早;随着初潮年龄增加,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初潮年龄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 孙小燕张瑞王丽蓉杨柳张宝丽王一青张学红
- 关键词: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围绝经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