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棱

作品数:46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心病
  • 10篇冠心病
  • 9篇心肌
  • 8篇肌钙蛋白
  • 8篇钙蛋白
  • 8篇氨酸
  • 8篇半胱氨酸
  • 7篇心脏
  • 7篇血浆
  • 7篇同型半胱氨酸
  • 7篇病患
  • 6篇动脉
  • 6篇血压
  • 6篇髓过氧化物酶
  • 6篇细胞
  • 6篇过氧化
  • 5篇高血压
  • 5篇冠心病患者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机构

  • 20篇福建省心血管...
  • 19篇福建省立医院
  • 7篇福建省心血管...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6篇潘棱
  • 34篇沈晓丽
  • 29篇林立芳
  • 25篇胡锡衷
  • 24篇浦晓东
  • 13篇林赛梅
  • 10篇韩莉莉
  • 9篇邓玉莲
  • 7篇刘小晴
  • 6篇陈诗泉
  • 5篇许春萱
  • 4篇吴志勇
  • 3篇王翠妮
  • 3篇顾园园
  • 3篇俞玲
  • 3篇程斌
  • 3篇俞玲
  • 2篇吴晓丹
  • 2篇陈林
  • 2篇晋龙

传媒

  • 12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心脏杂志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第6届中国医...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现代康复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福建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心功能杂志

年份

  • 5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7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R基因座中检出三带型等位基因三例及遗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亲子鉴定中三带型等位基因的特点。方法对5000个个体利用Chelex法提取血液DNA,通过复合荧光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确定DNA-STR基因型,对于D21S11三带型者进一步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4个个体STR基因座出现三带型等位基因现象,1个在D3S1358基因座,2个在D13S317基因座,1个在D21S11基因座,而D21S11三带型基因者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被确诊为21三体综合征。结论三带型等位基因在STR基因座中极少出现,应用不同试剂盒加以验证,如怀疑三体综合征还应做染色体核型分析。
韩莉莉潘棱沈晓丽林赛梅林立芳唐海燕胡洁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亲子鉴定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 10 2例 ,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的斑块或狭窄者列入对照组 (4 3例 ) ,将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 5 0 %者列入冠心病组 (5 9例 ) ,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 (2 1例 ) ,双支病变组 (17)和 3支病变组 (2 1例 )。冠状动脉造影前取静脉血待测HCY和hs CRP。HCY检测采用荧光衍生化后HLPC分离法。hs CRP检测以高敏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浆HCY和hs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除了单支病变组的hs CR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冠状动脉病变组的血浆HCY和hs 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浆HCY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r =0 .4 4 8,P <0 .0 1)。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r=0 .35 0 ,P <0 .0 1)。结论 :血浆HCY、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潘棱沈晓丽林立芳陈诗泉吴志勇浦晓东胡锡衷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高血压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与增龄的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与增龄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 EL ISA法测定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高血压病组 (70例 )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率 (75 .71% ) ,阳性率 (31.41% ) ,OD值 [388.2 1(× 10 - 3) ]分别明显高于正常组 (47例 )的 31.79%、 6 .38%、 70 .7(P<0 .0 1,<0 .0 5 ,<0 .0 1) ;老年高血压组的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率 (73.6 8% )与正常同年龄组的 5 2 .6 3%比无明显差异 ,但成年 (<6 0岁 )高血压组的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率(75 .0 0 % )较正常组的 17.81%明显增加 (P<0 .0 5 ) ;高血压 2个年龄组的端粒酶活性异常增高率、阳性率、OD值无明显差异 ,但正常人 2年龄组这些参数有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除增龄外 ,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端粒酶活性异常表达 。
沈晓丽陈慧林立芳林胜辉潘棱白玉茹陈颖浦晓东胡锡衷
关键词:高血压端粒酶病理增龄
心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和柯萨奇病毒抗体测定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沈晓丽潘棱林立芳邓玉莲胡锡衷浦晓东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柯萨奇病毒抗体测定肌球蛋白
缺血修饰性白蛋白的纯化和N-末端序列测定
目的研究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N-末端的序列改变,初步探讨IMA的形成机制。方法以急性心肌缺血患者的血清样本为材料,以正常人血清样本为对照;将血清样本进行硫酸铵盐析,...
林粼沈晓丽林立芳潘棱浦晓东许春萱
文献传递
螺旋藻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动脉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螺旋藻(SP)对高蛋氨酸饮食所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及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 HHcy模型组、...
沈晓丽浦晓东王翠妮潘棱胡锡衷
文献传递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生长增殖与侵袭转移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噬基因Beclin1对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包裹重组构建的pcDNA3.1-Beclin1和pSUPER-Beclin1质粒后分别体外转染CaSki细胞并筛选稳...
孙阳刘佳华晋龙潘棱眭玉霞
关键词:人宫颈癌CASKIBECLIN1细胞生长相关基因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心脏肌钙蛋白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学水平,以探讨其诊断AMI价值.方法:cTnI和心肌酶学分别以固相免疫法析法和酸法测定.结果:50例AMI病人cTnI阳性率98.00%较高血压病[EH]患者(0/21)和正常人(0/43)显著升高(P约<0.0001).31例AMI cTnI高阳性者心肌酶学敏感性83.87%与cTnI近似(P=0.103),而在18例AMI cTnI低阳性者中仅22.22%,较cTnI差异显著(P<0.0001).15例AMI cTnI高阳性者于发病后2天cTnI和心肌酶阳性率较高,7~10天cTnI仍有较高的阳性率(86.67%),但后者显著下降(20.00%)并于10天后恢复正常.cTnI阳性率10d后始明显下降(36.36%),少数持续3周.结论:cTnI诊断AMI具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对AMI微小心肌损伤和中、晚期诊断cTnI测定优于心肌酶学.
林立芳沈晓丽潘棱程斌胡锡衷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损伤
髓过氧化物酶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18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韩莉莉沈晓丽林立芳林赛梅潘棱刘小晴
人群脉压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人群中脉压(PP)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不同PP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对福建省8个高血压防治点1991年时年龄≥40岁的对象进行8年跟踪随访,共随访9612人(男4748人,女4864人),应达率为92.3%;(2)基线调查内容:一般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心脑血管既往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随访内容: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脑卒中史、发病与死亡。PP分为<30mm-Hg、30~39mmHg、40~49mmHg、50~59mmHg、60~69mmHg和≥70mmHg6组。结果:(1)人群中不同年龄组PP存在明显差异(P<0.01),年龄与PP呈正相关关系(r=0.465,P<0.01)。随体重指数增高PP随之升高(P<0.05)。既往有脑卒中史者PP明显大于无脑卒中史者(P<0.01);(2)进入与PP有关的回归方程的因素按标准偏回归系数大小依次为:年龄(0.467),体重指数(0.083),脑卒中(0.077),性别(0.079),吸烟史(0.035),P值除吸烟史=0.002外,余均=0.000;(3)AMI:8年中AMI发病率为0.8%,脑卒中发病率为4.1%,脑卒中的发病是AMI的5.6倍;无论是AMI或是脑卒中的发病率,在PP≥40mmHg各组均随PP升高而升高(P<0.01),尤其在脑卒中发病中更明显(P<0.01)。PP在30~39mmHg组两种疾病的发病率最低。结论:本研究提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脑卒中史等因素与PP水平有密切关系。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在PP≥40mmHg随PP增高而升高,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病;在30~39mmHg组发病率最低。PP是心脑血病的发病重要危险因素,PP的理想水平为30~39mmHg。
俞玲浦晓东陈慧陈威潘棱胡锡衷
关键词: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