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俊祥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循证评价与遴...
  • 3篇药物
  • 3篇卫生院
  • 3篇基本药物
  • 2篇胆道
  • 2篇胆道闭锁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通路
  • 2篇肝脏
  • 2篇闭锁
  • 1篇胆管
  • 1篇道炎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移植术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骨质疏...
  • 1篇原发性骨质疏...

机构

  • 9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汪俊祥
  • 5篇靳曙光
  • 3篇李幼平
  • 3篇李鸿浩
  • 3篇向波
  • 3篇杨晓妍
  • 3篇侯超
  • 2篇叶陈毅
  • 2篇王琦
  • 1篇杨家印
  • 1篇王莉
  • 1篇王应强
  • 1篇申永春
  • 1篇黄斌
  • 1篇徐志诚
  • 1篇陈红
  • 1篇钟麟
  • 1篇周寅
  • 1篇李可为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儿童胆管缺失综合征行肝移植术治疗
2018年
目的探讨胆管缺失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例术前疑似胆道闭锁而行肝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该例患儿因肝功能衰竭而行肝移植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为肝内胆管缺失综合征伴继发性(不全分割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形成,术后恢复良好。已随访至术后11个月,肝功能、凝血功能及移植肝血流未见明显异常,身高、体质量与同龄儿童相近。结论胆管缺失综合征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肝移植为最终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一茂靳曙光向波杨家印黄斌李可为汪俊祥
我国示范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之十六:中老年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李鸿浩李幼平侯超昝懿恒汪俊祥杨晓妍
关键词:基本药物原发性骨质疏松循证评价与遴选
胎鼠末端后肠发育后期微小RNA差异表达
2016年
目的检测乙烯硫脲致畸胎鼠末端后肠发育后期微小RNA(miRNAs)的表达情况。方法将24只雌鼠应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按雌雄比例2∶1配对合笼。实验组大鼠(12只)于孕11 d经胃管注入10 g/L乙烯硫脲(125 mg/kg),对照组(12只)注入等量蒸馏水,继续保持妊娠。于孕16 d剖宫取出胎鼠,每只孕鼠各取2只体质量相似胎鼠,每组24只,取末端后肠1 cm,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应用试剂盒将提取RNA加上Poly(A)尾和生物素标志后进行芯片杂交,杂交完成后洗染、扫描获取图片与数据。根据miRNAs差异表达谱及靶基因分析结果,选取可能调控胎鼠末端后肠发育关键基因的miRNAs进行靶基因表达验证。结果孕16 d,实验组胎鼠与对照组相比,111个miRNAs表达上调,117个miRNAs表达下调。筛选出差异表达倍数最大的10个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及Pathway和Gene Ontology分析,结果发现部分基因与胎鼠末端后肠发育密切相关,如Shh、Hoxd13等。致畸胎鼠末端后肠miRNAs差异表达及靶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193可能存在调控末端后肠发育关键基因Hoxd13的作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大鼠肠上皮细胞中转染miR-193后,Hoxd1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1.00±0.12比0.71±0.10)(0.88±0.06比0.75±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9、3.130,P=0.029、0.011)。结论miRNAs可能在胎鼠末端后肠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靶基因表达调控作用,miR-193能够显著抑制大鼠肠上皮细胞Hoxd13基因的表达。
靳曙光汪俊祥陈红向波
关键词:微小RNA后肠基因表达发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合并症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且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使患者有着更高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疾病发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异常的气道炎症反应是COPD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目前研究认为COPD炎症不仅仅局限于气道、肺部,炎症介质还可"溢出"至血液循环,诱导全身性炎症反应,参与介导多靶器官损伤,进而参与了COPD的临床进程[2]。
叶陈毅汪俊祥申永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ULMONARY气道炎症反应全身性炎症反应病理生理特征COPD
我国示范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之三:普通感冒
李鸿浩李幼平王应强汪俊祥林逸骁侯超杨晓妍王莉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循证评价与遴选乡镇卫生院
核转录因子Gli在恒河猴轮状病毒致胆道闭锁小鼠肝脏上皮间充质化中的调控作用
2022年
目的研究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Gli2在恒河猴轮状病毒(RRV)感染致胆道闭锁小鼠肝脏上皮间充质化(EMT)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RRV构建胆道闭锁小鼠模型, 根据RNA干扰技术对Shh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Gli1/Gli2表达调控的不同, 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li1过表达组、Gli1 shRNA组、Gli2过表达组、Gli2 shRNA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实验小鼠肝脏组织中EMT关键调控因子Snail/Slug及EMT特征性细胞因子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的表达;对不同分组中的小鼠肝脏组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记录肝纤维组织表达面积百分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Gli2过表达组、Gli2 shRNA组及模型组Snail、Slug、Vimentin、α-SMA、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13±3.40、5.48±0.46、8.78±1.06、12.40±2.18和3.06±0.53;3.73±1.16、5.62±1.75、3.56±1.06、3.88±1.16和10.51±1.83;8.13±1.27、5.32±0.98、5.05±0.98、4.02±0.77和5.12±1.60。与模型组相比, Gli2过表达组Snail、Vimentin、α-SMA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 E-cadherin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3、5.29、8.12、-2.13, 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 Gli2 shRNA组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 E-cadherin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2.12、5.62, 均P<0.05)。Gli2过表达组、Gli2 shRNA组及模型组Snail、Slug、Vimentin、α-SMA、E-cadherin蛋白灰度比值分别为2.02±0.39、0.31±0.08、0.95±0.17、1.07±0.17和0.42±0.06;0.53±0.13、0.40±0.18、0.20±0.04、0.28±0.07和1.09±0.31;0.70±0.15、0.42±0.22、0.64±0.13、0.81±0.11和0.42±0.09。与模型组相比, Gli2过表达组Snail、Vimentin、α-SMA蛋白灰度比值明显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1、4.28、3.70, 均P<0.05);与模型组相�
张一茂蒲思宇汪俊祥王琦靳曙光
关键词:胆道闭锁
腹腔镜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八例报告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的技术及经验。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共开展腹腔镜下儿童肝脏肿瘤切除术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0±5.3)岁,年龄范围1~12岁,肝脏肿瘤直径(6.0±2.2)cm,直径范围3~9cm。左半肝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3例,不规则肝切除2例。术前应用增强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方法进行仔细评估,术中运用超声刀、LigaSure、腹腔镜CUSA等器械对肿瘤进行精准离断,必要时借助术中超声协助判断肿瘤边界及与重要管道的解剖关系,术后严密监测肝功能及患儿恢复状况。同时选取同期6例行传统开腹肝脏肿瘤切除病例作为对照。结果术中无中转开腹,两组患儿年龄、体重、肿瘤直径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入肝血流阻断时间较长,分别为(112.8±62.2)min和(57.5±42.7)min,开腹组分别为(69.2±21.1)min和(23.3±18.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血量为(93.8±66.5)ml比(148.3±102.1)ml、输血量为(55.0±61.4)ml比(96.7±84.1)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后24h为(240.4±116.3)U/L比(221.8±88.9)U/L及术后72h(88.0±24.4)U/L比(105.0±41.1)U/L,术后进食时间为(2.4±1.1)d比(3.0±0.6)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8.9±1.0)d,短于开腹组(11.5±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肝母细胞瘤4例、肝脏局灶性增生2例、肝细胞肝癌1例,肝脏寄生虫感染1例。结论术前术中进行仔细评估和精准操作,腹腔镜下切除儿童肝脏肿瘤安全可行。
靳曙光徐志诚汪俊祥周寅向波钟麟
关键词:腹腔镜儿童肝切除术肝功能
核转录因子Gli在胆道闭锁肝上皮间充质转化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胆道闭锁肝纤维化过程中Shh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Gli1/Gli2在肝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调控作用,为阐明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Ⅲ型患儿的肝活检组织标本10例作为胆道闭锁组,年龄在1~3月龄。以相同年龄段无肝胆系统畸形死亡新生儿尸检肝组织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RT-qPCR)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Gli1/Gli2、EMT关键调控因子Snail/Slug及EMT特征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另将2周龄BALB/c小鼠处死后分离肝内胆管上皮细胞mIBEC,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干扰对照组、过表达对照组、Gli1-shRNA组、Gli1过表达组、Gli2-shRNA组、Gli2过表达组。其中,正常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干扰对照组加入空白慢病毒,过表达对照组加入空白腺病毒,Gli1-shRNA组应用Gli1-shRNA沉默Gli1,Gli2-shRNA组应用Gli2-shRNA沉默Gli2,Gli1过表达组应用Gli1腺病毒过表达Gli1,Gli2过表达组应用Gli2腺病毒过表达Gli2。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Shh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Gli1/Gli2表达对EMT过程的调控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qPCR检测结果显示,胆道闭锁组患儿肝组织Gli2、Snail、Viment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96±6.21、7.37±4.09、8.85±2.37和7.35±4.09,较对照组肝组织4.46±1.24、3.34±0.95、4.49±2.07和3.38±0.93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闭锁组患儿肝组织E-cadherin相对表达量为3.00±1.29,较对照组4.96±1.91明显降低,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Gli2基因后,Gli2-shRNA组小鼠肝内胆管上皮细胞mIBEC中Snail、Vimentin、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3±0.67、3.11±1.07和2.74±0.61,较干扰对照组5.21±0.88、3.67±1.04和3.46±1.24
汪俊祥蒲思宇王琦张一茂靳曙光
关键词:胆道闭锁上皮-间充质转化信号通路RNA干扰
我国示范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之十四:骨折
李鸿浩李幼平叶陈毅侯超昝懿恒汪俊祥杨晓妍
关键词:基本药物骨折循证评价与遴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