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旅美期间用英文创作、反映中国文化与北京风土人情的小说,这种特殊创作现象的汉译有着不同于一般英文作品汉译的特点与要求。传统上对称谓语的翻译研究,通常是从语言学或跨文化视角考察不同语言之间称谓语的转换,侧重其语义或语用功能的实现。本文借助广义修辞学理论,探讨小说Moment in Peking中称谓语的汉语还原情况。首先对小说原文称谓语的修辞性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3个汉译本分析这些特征、其文化内涵及深刻寓意等在汉译本中的还原情况,最后得出译者应尽力复原汉语语境下的称谓语文化,同时期望本文能对此类需要文化还原的特殊翻译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
本文以小说Moment in Peking为例,运用费尔克劳的狭义互文性理论,探讨互文性在小说原文及汉语译文中的体现。Moment in Peking是用英文创作的中国题材的作品,即属于异语写作,其中包含的互文性更具复杂性,具体体现在原文互文的特殊性和翻译互文的特殊性两个方面。本文对费尔克劳划分的显性与成构互文性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本个案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译者在语言文化转换过程中,尤其是在类似于本文个案的互文翻译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读者转换意识;针对译入语读者,采用各种互文性翻译转换策略,保留、强化、淡化,甚至忽略原文的互文性,在整体上取得较好的读者阅读效果。
林语堂在其英文小说Moment in Peking中描写到一些西方人及日本和韩国人的形象,在八国联军侵华和抗日战争那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外国形象是如何体现的,在翻译成汉语之后又是如何再现的呢?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小说原文中的异国形象以及相应的三个中文译本的再现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此类作品的汉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朝向中国文化文本靠拢,尽量地还原中国人集体想象中的"异国形象",以期对反映中国文化内容的异语作品之汉译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本文从Moment in Peking的献辞与主题、分卷与引文,以及章节划分与叙事结构入手,探讨林语堂用英文撰写这部以抗战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国文化的现代小说的创作意图和叙事特点。本文分析挖掘了其三个汉语译本的体现情况,尤其讨论了张振玉译本章回体翻译的复古现象,并探讨了该书外洋内中的双重性质和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运用异语创作,无根回译和原文复现等新颖概念分析译作,对于同类文学创作和翻译现象可望做出有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