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晓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少年犯自我控制及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考察未成年犯罪人的自我控制状况,并探讨人格、家庭功能、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人自我控制的影响。方法:以137名少年管教所未成年犯罪人和140名普通中学生为样本,采用自我控制量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文版、亲子依恋问卷进行施测,运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 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犯罪青少年与普通中学生在自我控制的冲动冒险性和自我情绪性上有显著差异;运用自我控制所有变量的完整模型,能有效区分犯罪组和一般少年组,预测成功率达到68.6%。外向性、父母控制、父子疏离感对未成年犯罪人的自我控制中的冲动冒险性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谨慎性、情绪性、亲密度、父母关注、父子疏离感、母子信任感对青少年犯罪者的自我情绪性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宜人性、谨慎性、家庭关系、父子沟通、母子疏离感对青少年犯罪人的简单倾向性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控制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变量;少年犯罪者的低的自我控制与其人格特质、家庭功能系统特征及亲子依恋质量有密切关系。
- 段晓英言炎黄慧
- 关键词:少年犯自我控制人格五因素家庭功能亲子依恋
- 监狱警察工作倦怠与控制点、心理健康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监狱警察工作倦怠与控制点、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李超平、时勘修订的Maslach倦怠量表一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成人Nowicki-Strickland内外控量表(ANSIE)对506名监狱警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监狱警察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SCL-90各因子分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081~0.226P〈0.05),②监狱警察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7~0.422P〈0.01),降低的职业效能典控制点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81P〈0.01)。结论 监狱警察的控制点对于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倦怠。
- 李岩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 关键词:工作倦怠控制点心理健康监狱警察警察监狱情绪衰竭
-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自我控制量表、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137名男性在押少年犯施测,以140名男性普通中学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普通少年组相比,犯罪少年在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等维度上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对青少年犯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谨慎性、道德观及个人主义对青少年犯罪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变量联合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时,预测成功率达到76.5%。结论人格五因素、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
- 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Logistic回归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自我控制量表、青少年价值观问卷对137名男性在押少年犯施测,以140名男性普通中学生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普通少年组相比,犯罪少年在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及需要表达等维度上差异显著;Logistic回归表明,外向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接受权威和需要表达对青少年犯罪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谨慎性、道德观及个人主义对青少年犯罪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变量联合预测青少年犯罪行为时,预测成功率达到76.5%。结论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均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其中外向性、谨慎性、冲动冒险性、自我情绪性、道德观、接受权威、需要表达及个人主义等变量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测作用比较强。
- 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人格自我控制价值观
- 家庭功能、亲子依恋对少年犯自我控制的影响
- 一般化犯罪理论是美国学者Gottfredson和Hirschi于1990年提出的犯罪理论,其核心概念是'自我控制'。他们认为,低的自我控制是犯罪者共同的潜在特性,当有犯罪机会出现的情形下,低自我控制者更容易发生犯罪行为。...
- 段晓英
- 关键词:犯罪理论自我控制青少年犯罪家庭功能亲子依恋
- 文献传递
- 未成年犯罪人社会问题解决取向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以190名未成年犯罪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问题解决取向量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人格障碍倾向问卷作为工具,考察未成年犯罪者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人格障碍倾向对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在社会问题解决的五个维度上,未成年犯罪人得分与普通青少年群体的分数有显著差异,在建设性问题解决方面,未成年犯的分数显著低于普通少年,而在功能不良问题解决上,未成年犯的分数显著高于普通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问题解决取向的预测作用显著,人格障碍倾向与功能不良的社会问题解决取向有密切关系。
- 段晓英黄慧
- 关键词:未成年犯罪人家庭教养方式人格障碍倾向
- 家庭功能、父母监控及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目的了解家庭功能、父母监控及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方法以137名少年管教所未成年犯罪人和140名普通中学生为样本,采用自我控制量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及父母监控问卷进行施测。结果犯罪少年与普通少年在家庭适应性[(3.09±0.71)分,(3.3±70.58)分]、家庭沟通[(3.29±0.93)分,(3.57±0.81)分]、父母关注[(4.28±0.82)分,(3.82±0.86)分]、父母监控[(2.30±0.88)分,(3.44±0.66)分]冲动冒险性[(3.47±1.01)分,(2.74±0.76)分]、自我情绪性[(3.22±0.91)分,(2.70±0.65)分]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家庭沟通(OR=0.510,P<0.01)、家庭矛盾(OR=2.121,P<0.01)、父母关注(OR=4.741,P<0.01)、父母监控(OR=0.413,P<0.01)以及冲动冒险(OR=2.046,P<0.01)、自我情绪性(OR=1.632,P<0.01)等维度对青少年犯罪具有影响作用。结论家庭功能、父母监控、自我控制对青少年犯罪有显著预测作用。
- 段晓英黄慧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功能父母监控自我控制
- 监狱警察工作倦怠、心理健康及两者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5年
-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李超平、时勘修订的Maslach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6名监狱警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教育程度的干警在玩世不恭方面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年限干警在玩世不恭和职业效能方面有显著差异;被试在SCL-90量表上有五个因子分数高于常模,一个因子分低于常模;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两个维度与SCL-90各因子显著相关。结论青年干警是工作倦怠的重点预防和干预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倦怠的降低密切联系。
- 李岩段晓英黄慧王存文
- 关键词:监狱警察工作倦怠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