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一丹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西地区200例儿童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对广西地区儿童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Hb H病)进行基因分析,明确基因突变类型。方法:应用多重PCR、反向斑点杂交及DNA测序方法进行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分析;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Hb H病患儿检出104例缺失型Hb H病,占52.0%,包括67例--SEA/-α3.7,36例--SEA/-α4.2,1例--Thai/-α3.7;非缺失型HbH病96例,占48.0%,包括86例--SEA/αCSα,8例--SEA/αQSα,1例--Thai/αCSα及1例--SEA/α△30α。血红蛋白分析显示非缺失型Hb H病患儿的Hb H水平高于缺失型Hb H病(P<0.001)。结论:广西地区儿童Hb H病基因突变类型多样,以缺失型HbH病为主。首次在广西儿童中检出罕见的α2珠蛋白基因密码子30缺失及泰国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导致的Hb H病,丰富了Hb H病基因突变的研究,可为遗传咨询及将来的产前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 余新圆陈萍陈文强李树全林伟雄谢湘芝梁一丹
- 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HB基因型基因突变
- 胎儿脐带血染色体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余奇松陈萍谢湘芝梁一丹
-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胎儿脐带血
- 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在唐氏综合征筛查及产前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记物检测对唐氏综合征(DS)筛查及产前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及AFP、Free-β-HCG药盒测定孕中期(15~21周)妇女血清AFP、Free-β-HCG水平,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用Multi-calc软件分析,得到该名孕妇怀DS风险率。对于筛查阳性的孕妇作遗传咨询,必要时进行脐带血染色体检查及B超进行确诊。阳性孕妇追踪到出生。结果:产前筛查2689例孕妇,发现DS3例,其他胎儿异常6例。结论:孕中期血清AFP、Free-β-HCG标记物,是产前筛查异常胎儿的有效指标,再结合脐带血、B超产前诊断,对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有实用价值。
- 余奇松陈萍李敏清谢湘芝梁一丹
-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染色体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对兔脂肪干细胞生长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兔脂肪干细胞(rADSCs)后对其生长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5~2.0kg、8~12周龄)腹股沟皮下脂肪垫3mL,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rADSCs。取第3代rADSCs细胞分为Ad—GFP转染组(A组)和未转染的对照组(B组),流式细胞术检测Ad-GFP转染rADSCs的效率。比色法检测两组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四氮唑复合物(XTT)比色法检测rADSCs的增殖情况。细胞成脂分化14d后行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率及细胞内脂滴含量。结果:两组rADSCs表面标志物CD29、CD44、CD90、CD105阳性表达率均在95%以上。不同MOI值rADSCs转染效率不同,当MOI值为10、30、50、100时转染效率分别为11.2%、42.7%、95.3%、97.1%。Ad—GFP转染后的rASCs贴壁后呈梭形,细胞质丰富,保持了良好的正常形态。两组rASCs培养上清液中LDH含量及rADSCs增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细胞分化率和细胞内脂滴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GFP转染rADSCs后,GFP可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不影响rADSCs的生长、增殖及成脂化能力,是一种理想的脂肪干细胞示踪标记方法。
- 陈海梁至洁梁一丹黎洪棉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细胞标记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某街道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特定年龄组高危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方法自 2013年7月1日至 2016年6月30日,本院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40-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和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进行初步筛查,初筛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筛4016人,初筛应答率为50.1%,问卷调查者为3014人( 75.05%) , F0BT为 1002人(24.95%),筛查结果阳性人数为 702人,初筛阳性率17.48%.肠镜筛查顺应率为 50.7%(356/702) ,肠 镜病变总检出率为 31.46%(112/356),结直肠癌检出率为 1.69%(6/356),其中乙状结肠癌2例(0.56%),乙状结肠早期癌2例(0.56%),直肠早期癌2例(0.56%),结直肠息肉88例(24.72%),其 中 76 例(21.35%)为1级-3级腺瘤性息肉, 12例(3.37%)为炎性息肉.结直肠炎15例(4.21%),结直肠黑变病3例(0.84%). 结论大肠癌筛查可以有效发现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
- 王福泉梁一丹陈志能王作典何文定徐唐丽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结肠镜问卷调查粪便潜血试验
- 容桂镇宫外孕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明容桂镇宫外孕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镇宫外孕163例和随机抽查的正常宫内妊娠167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镇宫外孕发病与以下6个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性生活频率OR=14.882(95%C17.049~31.416);盆腔炎史OR=49.771(95%C15.792~427.679);年龄OR=2.027(95%C11.923~4.156);性伴侣OR=35.411(95%C13.788~331.063);流产次数OR=.538(95%C1.378~.768);宫外孕认识OR=2.489(95%C11.192~5.194)。结论容桂镇宫外孕发病的高危因素有盆腔炎史、性伴侣、宫外孕认识、性生活频率、年龄等,流产次数是保护因素。
- 樊小玲梁一丹黄浩龚细生唐福明
- 关键词:宫外孕流行病学妇产科
- 人参皂苷Rg1促进脂肪干细胞体外增殖与成骨分化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正常人乳腺脂肪来源干细胞(HBA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BASCs传至第3代后,按2×104个/孔接种至96孔板,分别加入含10-8、10-7、10-6、10-5和10-4 mol/L Rg1的成骨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分别记为B、C、D、E和F组;另设立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标准成骨诱导培养基,记为A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Rg1促进HBASCs的增殖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增殖曲线.通过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测定细胞ALP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的含量,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钙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 10-8 mol/L Rg1可有效促进HBASCs增殖;随着Rg1浓度的增加,促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增强,Rg1浓度为10-6 mol/L时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当Rg1浓度增加至10-4 mol/L,则表现为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Rg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HBASCs中ALP活性、OCN和OPN的表达.培养7d后,A组的ALP活性的表达分别为0.13 ±0.02,其余5组(B、C、D、E和F组)依次为0.32±0.03、0.58±0.06、0.82±0.09、1.04±0.10、1.12±0.11,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培养14d后活性进一步提高,A组为0.27±0.03,其余5组依次为0.51±0.05、0.69±0.07、0.95±0.11、1.13±0.13、1.18±0.14,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A组在第14天时的OCN及OPN表达量分别为(0.16±0.02) ng/ml和(0.21 ±0.03) ng/ml,其余5组依次为(0.25±0.03) ng/ml及(0.35±0.04) ng/ml、(0.55±0.06) ng/ml及(0.59±0.06) ng/ml、(0.71±0.08) ng/ml及(0.84±0.09) ng/ml、(0.94±0.10) ng/ml及(1.16±0.12) ng/ml、(0.98±0.11) ng/ml及(1.19±0.12) ng/ml;在第21天时A组OCN及OPN表达量分别为(0.21 ±0.03) ng/ml和(0.33±0.04) ng/ml,其余5组依次为(0.44±0.04) ng/ml及(0.57±0.06) ng/ml、(0.73±0.08) ng/ml及(0.76±0.08) ng/ml、(0.92±0.10) ng/ml及(0.97±0.11) ng/ml、(1.05
- 黄敏红梁至洁梁一丹彭契六邓国雄黄海池刚毅徐房添黎洪棉
- 关键词:人参皂苷成骨分化
- 对导致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误诊罕见基因型的探讨被引量:7
- 2014年
-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地贫),是我国两广地区一种常见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病,特别是广西当地人群地贫基因携带率高达24.5%。为杜绝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对婚检、孕检夫妇实现准确地贫基因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导致α-地贫常见基因型有--SEA、-α3.7、-α4.2三种缺失和αCS、αWS、αQS三种点突变。
- 梁一丹龙桂芳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Α-地贫误诊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携带率
- 64例地中海贫血常见与罕见基因型的表型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常见、罕见地贫基因型患者的表型分析,探讨不同基因型与表型间差异。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及gap-PCR技术检测来自南宁、柳州、百色等3地区64例患者地贫基因型并进行分组。收集患者治疗史、血液学与铁代谢的生化指标。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Welch one-way ANOVA检验分析患者表型特征。结果检出58例常见基因型:30例β~0/β~0,28例HbH CS(α^(CS)α/--^(SEA));6例罕见基因型:3例Hb CS纯合突变,3例HbH(-α^(3.7)/--^(SEA))复合β~0/β~0。表型分析显示,β~0/β~0患者无输血生存时间最短,临床症状最重,HbH CS患者最轻,但临床表型异质性很大。Hb CS纯合突变与HbH CS患者相比,输血依赖程度与铁负荷明显重于后者。HbH复合β~0/β~0患者临床表型与β~0/β~0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表型严重性呈下降趋势。Hb CS纯合突变、HbH复合β~0/β~0患者表型与β~0/β~0患者相似,极易误诊,需分子诊断以明确基因型。结论地贫基因型与表型存在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β-地贫表型重于α-地贫,α-地贫表型异质性大于β-地贫,罕见地贫表型类似β-地贫,Hb CS纯合突变表型重于HbH CS。
- 梁一丹梁菊华巢薇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