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术后
  • 3篇监护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室
  • 2篇外科
  • 2篇连续硬膜外
  • 2篇连续硬膜外阻...
  • 2篇麻醉
  • 2篇监护室
  • 1篇动脉
  • 1篇对心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功能
  • 1篇休克

机构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林志华
  • 5篇陈娟
  • 4篇管向东
  • 4篇陈秉学
  • 3篇陈敏英
  • 3篇欧阳彬
  • 2篇谭洁芳
  • 1篇吴昌彬
  • 1篇陈规划
  • 1篇黄洁夫
  • 1篇邓天忠
  • 1篇林勇杰
  • 1篇蔡常洁
  • 1篇熊贤俊
  • 1篇雷飚

传媒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新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1
  • 2篇198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坐骨联胎三足畸形儿分体手术的麻醉处理
1989年
坐骨联胎三足畸形是一种复杂而罕见的联体畸形。文献报道手术分离成功的有7例,我院于1988年1月20日成功分离1例。 联体儿女性,年龄约19个月,总体重15公斤。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全麻。 术前两婴分别肌注安定和东莨菪硷,硬外穿刺点均是腰1~2椎间隙,气管内插管诱导,大婴用r-OH、氟哌啶和芬太尼,小婴用r-OH、氟胺酮和芬太尼。术中定时从硬外导管注入0.
林志华谭洁芳崔社鎏吴昌彬陈卫瑜
关键词:连续硬膜外阻滞静脉复合全麻联体儿氟哌啶
腹主动脉瘤术后监护及并发症处理(附30例报告)
1998年
目的: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及探讨术后腹泻与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关系。方法:30例病人.按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统计.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腹主动脉瘤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一过性腹泻。同时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的病人、其术后腹泻出现率较高。结论:腹主动脉瘤手术后病人ICU监护要点包括:连续心电监护.小剂量多巴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硬膜外镇痛。同时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后.术后腹泻的发生率增高。
雷飚林勇杰管向东林志华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重症监护室多巴胺腹泻
布比卡因用于危重患者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
2003年
目的 了解0.25%布比卡因硬膜外注入加医生控制镇痛对危重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中上腹部手术后的危重患者54例,出现疼痛时硬膜外注首量0.25%布比卡因5 ml,随之用佳仕比9300镇痛泵2 ml/h持续注药,必要时加医生控制镇痛。每次3 ml,锁定时间1小时,观察48小时。结果除PaCO_2、PaO_2与0时无差异外,视觉模拟标定法评分、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危重患者用0.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注入加医生控制镇痛,有效地控制了术后伤口疼痛,减轻应激反应,并使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
熊贤俊林志华
关键词:布比卡因危重患者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
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氧动力学和血乳酸的临床评估作用被引量:37
2000年
目的 评估创伤后失血性休克重症病人的复苏指标。方法 前瞻法临床研究 1995年 1月至 1999年1月期间 ,进入外科重症加强医疗病区 (SICU)的连续 41例创伤后失血性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对所有病例常规采用止血、扩充血容量、儿茶酚胺类药物、稳定内环境等复苏措施 ,测定初始、12、2 4、48、72h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血乳酸变化以及 2 4h内APACHEⅡ评分 ,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资料。结果  (1)存活组 34例 (83 % ) ,死亡组 7例(17% ) ,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 (2 )从第二个 2 4小时开始 ,存活组CI、DO2 I、VO2 I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死亡组。 (3)两组病人第一个 12小时的血乳酸均高于正常水平 ,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存活组第一个 12小时开始降低 ,2 4小时至正常水平 ,与死亡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死亡组至 72小时仍显著保持高于正常血乳酸水平。 (4 )SvO2 在 2 4小时两组显示出显著差异 ,存活组显著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5 )存活组MAP、CVP、PAWP的变化与死亡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6 )第一个 2 4小时的APACHEⅡ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乳酸、SvO2 与DO2 I可作为失血性休克的重症病人早期评估复苏效果的良好指标 ,动态监测有较大意义。
管向东陈娟欧阳彬蔡常洁陈敏英黎丽芬林志华
关键词:氧动力学血乳酸
60例体外循环手术期间心示波分析
1991年
深入了解体外循环手术期间心律失常类型、发生时间及诱发因素,对提高体外循环麻醉和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现就60例较完整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
林志华陈秉学陈卫愉
关键词:体外循环
外科加强医疗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通过分析我院外科加强医疗病区(SICU)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的资料,总结引起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1996年1月~1998年12月入SICU的1069例患者资料,按感染细菌分为MRSA组和非MRSA组,比较两组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广谱抗生素应用、血清白蛋白含量的差异,计算各因素的优势比(OR)。结果:MRSA20例,非MRSA57例,MRSA感染患者病死率为非MRSA的1.9倍,P<0.05;MRSA感染相关因素有ICU住院时间(P=003,OR=252)、广谱抗生素的应用(P=004,OR=16.10)、低白蛋白血症(P=0.01,OR=234)。结论:MRSA感染病死率高,ICU住院时间长、应用广谱抗生素、低白蛋白血症是引起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
陈敏英林志华管向东欧阳彬陈娟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
原位肝移植9例术后早期管理体会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总结9例终末期肝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OLT)患者术后早期外科重症病房(SICU)管理。方法:9例OLT患者术毕进入SICU常规实施加强监护治疗。结果:①存活患者术后3~5天内肝功能迅速改善。②手术后进入SICU时均呈现低循环容量状态。③存活患者8~16小时撤离呼吸机。④5例病人术后早期低钾。⑤维持稳定的血环孢素A(CyA)浓度(500~800ng/L),排斥反应及CyA毒性损害作用减少。结论:OLT术后早期SICU内病人的供肝功能、循环、呼吸、代谢、排斥等方面的潜在不利因素和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管向东黄洁夫陈秉学陈规划林志华欧阳彬陈娟
关键词:肝移植原位监护
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997年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婴幼儿循环功能的影响:前瞻性选择2岁以下小儿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定时测定阻滞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每搏输出量、分钟心输出量、射血速率指数、心室射血时间、肺液指数等9项指标及阻滞平面,其中阻滞平面达胸4(T4)和胸6(T6)各10例;结果表明阻滞平面达T4和T6两组患儿硬膜外阻滞后,除心率减慢之外,其他指标无明显改变,提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林志华陈娟陈秉学邓天忠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血液动力学婴幼儿
芬太尼-安定与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989年
本文报道6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以芬太尼-安定和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分为两组,芬太尼及安定剂量分别为25.6±3.6μg/kg及0.61±0.17mg/kg。吗啡及安定剂量分别为0.8±0.12mg/kg及0.72±0.08mg/kg。应用肺漂浮导管及热稀释心排血量计测量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两种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后MAP、HR、SVR、MPAP有不同程度下低,这对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有利。然而CO、CI亦降低。芬太尼组的降低轻微,无临床意义,吗啡组的降低较显著。提示芬太尼-安定优于吗啡-安定麻醉。
陈秉学谭洁芳林志华毛振北
关键词:复合麻醉心血管功能
异丙酚在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1998年
陈敏英林志华陈娟
关键词:异丙酚外科重症重症监护室苏醒时间PROPOFO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