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青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数控重型曲轴加工成套设备
- 王虹马伟良李国斌姜辉崔国权张庆王伟顺万春民赵彤富宏亚杨长青杜宏祺季卫东徐忠和林海
- 中国已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但相关的自主配套能力相对滞后,特别是船舶的“心脏”柴油机的关键部件-曲轴的加工尤为严重,35级到70级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基本依靠进口,由于供货紧张,经常出现“船等机、机等轴”的被动局面,而...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型曲轴船用曲轴数控加工设备
- 高校教师队伍增长分析
- 2005年
- 高校教师队伍增长是由教师队伍外部交易收益和内部管理成本共同决定的。当教师队伍增长的内部管理成本超出外部交易收益的时候,增长难以为继,达到极限。高校教师队伍增长的路径一方面是“原版复制型”的做大模式。一方面则是“深入成长型”的做强模式。我国高校与政府的目标函数的高吻合性,导致教师队伍增长模式转变的困难。随着政府与高校关系的不断清晰化、大学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自主运营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有效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增长模式从原版复制型转变为深度成长型。
- 杨长青
- 关键词:高校教师
-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迁:性质与特征被引量:8
- 2005年
-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性质是一种公共合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变迁的主要特征就是以高校职能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惯例为导向,以政府为制度供给主体的强制性、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 杨长青
-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公共合约强制性
- 高校职务聘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2年
- 以清华大学为例,按照安全性、专业化、高效率的原则梳理和规范了聘任工作流程,实现对职务聘任的过程支持,并采取了灵活的数据交换模式,充分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聘任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高校职务聘任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做出了探索性工作.
- 金明珠杨长青徐绍莉尹世学
- 关键词:人力资源职务聘任信息化
- 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被引量:38
- 2006年
-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理论对高校教师评价过程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分析,指出不对称风险的产生源自于高校教师专业服务的复杂性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委托代理理论框架,进一步确认原因在于校方与教师之间存在信息分布不对称和偏好取向的不同。未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关键是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实现有效的信号传递、信息甄别,推动激励相容和声誉约束机制的建立。
- 杨长青
-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校教师道德风险
- 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与阶段特征被引量:60
- 2006年
- 教师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一直是高校师资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作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通过系统的分析梳理,提出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田静生云龙杨长青徐绍莉
-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师资管理
-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及构建原则被引量:19
- 2008年
- 大学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大学制度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师的评价体系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教师评价的内涵、分类与体系,分析了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相吻合,针对高校办学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学校、教师或群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徐绍莉生云龙杨长青田静
- 关键词:教师评价影响因素
- 论中国征信所的产生
- 杨长青
- 关键词:中国征信所
- 高等教育的贬值:美国大学教师收入报告(2005-06年)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对美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收入水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运用通货膨胀率对教师收入的实际水平进行了还原,然后对不同级别高校教师收入的变化、不同类型院校间教师收入变化、其他专业人士与教师之间收入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同时分析了高校教师收入水平负增长的原因,特别指出高校教师收入贬值的原因不能归咎于学校的收入下降,而恰恰是不恰当的不均衡分配导致高校教师收入增长不力。文章还对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教师福利和兼职教师的收入状况进行了分析。
- 无杨长青赵丹龄
- 关键词:大学教师贬值
- 高校后勤人员任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对策
- 2007年
- 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后勤在人员聘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针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略抒浅见。一。
- 徐巍杨长青
- 关键词: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不对称问题聘用人员应聘者败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