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金校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7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输尿管
  • 4篇尿管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组织蛋白
  • 3篇组织蛋白酶
  • 2篇移行细胞
  • 2篇移行细胞癌
  • 2篇预后
  • 2篇原发性
  • 2篇肾癌
  • 2篇肾盂
  • 2篇双J管
  • 2篇前列腺
  • 2篇切除
  • 2篇组织蛋白酶D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囊性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11...

作者

  • 13篇杨金校
  • 11篇陈群阳
  • 9篇林考兴
  • 8篇阮绍坤
  • 3篇李峰
  • 2篇黄晓峰
  • 2篇王鑫洪
  • 1篇项林爱
  • 1篇刘淼
  • 1篇潘永青
  • 1篇宋启哲

传媒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8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膀胱颈部狭窄 10例 ,后尿道狭窄 3例 ,前尿道狭窄 1例 ,腺体残留 3例 ,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1例。尿道扩张联合开放手术或腔内电切术治愈 17例 ,永久性膀胱造瘘 1例。结论 膀胱颈部狭窄、尿道狭窄、腺体残留、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 ,多由医源性因素引起。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术中术后操作得当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尿道扩张联合开放手术或腔内电切术是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金校林考兴陈群阳李峰阮绍坤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排尿困难并发症
杭州地区军队离休老干部前列腺症状调查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军队离休老干部前列腺增生 (BPH)的症状情况。方法 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及生活质量评估 (QOL)的方法对 389名 6 5岁以上的军队离休老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BPH的患病率为 5 4 .3% ,按年龄分组的患病率 6 5 ,70 ,75 ,≥ 80岁者分别为 32 .0 % ,4 8.4 % ,5 2 .7%和 6 7.0 %。IPSS及QOL的平均分分别为 12 .5 9和 2 .39。BPH症状轻、中、重度的比例分别是 4 5 .8% ,36 .8%和 17.5 %。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病率较高 ,是离休老干部的常见病之一。随年龄增大 。
林考兴杨金校陈群阳宋启哲
关键词:军队离休老干部前列腺增生
囊性肾癌3例被引量:3
2002年
杨金校阮绍坤陈群阳林考兴
关键词:囊性肾癌病理手术切除病理报告
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被引量:3
2005年
刘淼杨金校潘永青项林爱
关键词: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肾脏
组织蛋白酶D在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2001年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组织蛋白酶D在43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细胞阳性表达19例(44.2%);间质细胞阳性表达14例(32.6%)。两者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间质细胞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且5年生存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间质细胞组织蛋白酶D的检测,对术后肿瘤复发、生存期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能用作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林考兴黄晓峰陈群阳杨金校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囊性肾癌3例
2001年
杨金校阮绍坤林考兴陈群阳
关键词:囊性癌手术方式CT病例报告
原发性胆囊癌38例临床分析
2000年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0.3%~6%。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38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10例,女28例;年龄40~80岁(50~70岁者26例,占68.4%),平均62岁。右上腹痛者24例,黄疸18例,发热8例,右上腹肿块9例,有乏力、消瘦、体重减轻者6例,呕吐4例。病程多为1年内,部分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上腹痛时间较长,甚至有26年者。其中有20例合并胆囊结石。 1.2 术前诊断 胆囊癌8例,结石性胆囊炎21例,肝癌4例,阻塞性黄疸3例,胆管癌2例。术前确诊率仅为21.1%。 1.3 病理分期 按Nevin分期,Ⅰ~Ⅱ期6例,Ⅲ~Ⅳ期12例,Ⅴ期20例。 1.4 治疗 本组3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有14例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坚韧,8例含胶冻样组织,7例含白色胆汁,10例肿瘤沿胆囊管浸润至胆总管,有5例胆囊管完全闭塞,9例肿瘤沿胆囊床向肝组织浸润,5例伴有腹水。
阮绍坤杨金校陈群阳林考兴董柏年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病理分期
上尿路移行细胞癌Cath-D、β_2-MG、CEA表达的意义
2001年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 D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及癌胚抗原 (CEA )的表达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36例上尿路 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Cath D、β2 MG、CEA检测。结果 肿瘤实质细胞Cath D阳性表达率为 47.2 % (17例 ) ,在分级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肿瘤间质细胞Cath D阳性表达率为 36 .1% (13例 ) ,其术后肿瘤复发率 (76 .9% )明显高于间质细胞Cath D阴性表达者 (P <0 .0 5 ) ;其 5年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肿瘤细胞 β2 MG阳性表达率为 6 3 .9% (2 3例 ) ,在分级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阳性表达者 5年生存率 (78.3 % )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肿瘤细胞CEA阳性表达率为 6 6 .7% (2 4例 ) ,随着分级、分期的增高 ,CEA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结论 肿瘤细胞CEA的表达与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细胞Cath D、β2 MG表达可作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分化标志。肿瘤细胞β2 MG表达和肿瘤间质细胞Cath
林考兴陈群阳杨金校
关键词: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蛋白酶Β2-微球蛋白癌胚抗原
低温阻断肾动静脉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01年
阮绍坤杨金校陈群阳
关键词:肾动脉肾静脉肾结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手术放置双J管366例分析
自1994年4月~2004年6月,我们对366例行输尿管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双 J 管支架内引流,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366例,男190例,女176例,年龄19~73岁,平均40.5岁.其中肾盂、输尿...
阮绍坤李峰王鑫洪陈群阳杨金校
关键词:输尿管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