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雨
-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最佳他汀类药物及剂量选择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索具有最佳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他汀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为进一步研究他汀药物同时发挥抗骨质疏松和调脂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40只12月龄新西兰白兔通过双侧卵巢切除和泼尼松龙诱导8周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RSV)组,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组,阿仑膦酸钠片(Alendronate,ALN)组。RSV组和Sim组按药物浓度梯度分为五个小组。定期测量白兔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sity,BMD)和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值。结果8周末BMD较0周时明显降低(P<0.05)。12、24和36周末,RSV组、Sim组和ALN组比NS组BMD、BGP水平明显升高,TRACP-5b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RSV组与ALN组指标接近(P>0.05)。RSV组内中以60 mg/(kg·d)喂养时,BMD、BGP较其他组明显升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效果接近唑来膦酸;亲水性瑞舒伐他汀比疏水性他汀药物作用更佳;并且剂量在60 mg/(kg·d)时效果更好。
- 钱文彬杨欣建陈扬蓝涛杨泽雨张伟彬夏晓龙
- 关键词:骨质疏松他汀类药物双膦酸盐骨密度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与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MIS-TLI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自2013-06—2015-01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PLIF组34例,MIS-TLIF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周ODI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56例均获得8~14(11.2±2.3)个月的随访。与PLIF组相比,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1周VAS评分及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IS-TLIF与传统开放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理想临床疗效,但是MIS-TLIF在术中减少组织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LIF。
- 张伟彬陈扬杨欣建钱文彬杨泽雨夏晓龙蓝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最早被证实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呈强相关性的基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但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学者对此提出各自的致病假说,尚未能达成统一认识。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内质网氨基肽酶1基因及白细胞介素类基因等先后被发现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就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做一论述。
- 夏晓龙陈扬张伟彬杨泽雨杨欣建
- 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白细胞介素
- 强直性脊柱炎遗传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最早被证实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呈强相关性的基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B27,但其致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学者对此提出各自的致病假说,尚未能达成统一认识。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内质网氨基肽酶...
- 夏晓龙陈扬张伟彬杨泽雨杨欣建
-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 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C-JAWS颈椎压力固定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A组)和C-JAWS颈椎压力固定器(B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8-2013-01采用颈前路髓核摘除植骨融合术的35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获得随访13~24个月,平均18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影像学表现和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和C-JAWS颈椎压力固定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失血量少、术野清晰、创伤小,Zero-P可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C-JAWS颈椎压力固定器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简便,各具优势。
- 陈扬杨泽雨杨欣建任凯钱文彬蓝涛赵忠玮张小骞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 3D打印钛孔结构与实体钛结构椎体的体外生物力学测试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3D打印钛孔结构与实体钛结构椎体植入猪腰椎后进行体外生物力学测试,评价其活动范围情况及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18具新鲜成年猪脊柱标本(L1~L6)随机分配到以下三组:对照组(未置换)、钛孔结构椎体置换组(取出L3椎体行钛孔结构椎体植入,简称钛孔结构组)、实体钛结构椎体置换组(取出L3椎体行实体钛结构椎体植入,简称实体钛组)。测试标本的前屈、后伸、侧屈、轴向旋转角位移运动变化。结果实体钛组、钛孔结构组分别与对照组在各方位角位移运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钛孔结构组与实体钛组在各方位的角位移运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种固定状态下各方位的即刻稳定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3D打印人工椎体方法均能获得良好的即刻稳定性,但3D打印的钛孔结构人工椎体在融合方面优于实体钛结构。
- 张伟彬陈扬杨欣建白雪岭杨泽雨夏晓龙钱文彬蓝涛
- 关键词:钛修复外科手术生物力学内固定器
- 肾细胞癌基因组学研究推动靶向治疗发展
- 2014年
-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肾肿瘤的最主要类型,也是死亡率最高的泌尿系肿瘤之一。对于晚期肾癌患者来说,治疗方法非常局限。要想找到针对肾癌的特异性治疗方案,需要对肾癌的生物学基础有着深入的理解。旨在回顾多年来肾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从组学方面分析、解释肾癌的生物学基础,找到治疗靶点,实现针对肾癌患者的特异性治疗,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换。
- 张蒙杨泽雨谢良富蔡志明吴松
- 关键词:肾细胞癌基因组学测序靶向治疗
- 磁力控制生长棒技术(MCGR)治疗生长中儿童脊柱侧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磁力控制生长棒技术(magnetically controlled growing rod,MCGR)是近几年在传统生长棒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的矫形技术,通过体外磁力遥控装置实现撑开延长或回缩矫形棒,避免了传统技术的反复切开延长。国内对该技术的报道仍相对较少。本文对该技术的手术简要过程、优缺点、临床应用、并发症、术后复查等作了系统介绍,并指出其使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 杨泽雨陈扬匡正达叶启彬
- 关键词:脊柱侧弯
- 他汀类药物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途径研究进展
-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传统降血脂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自1999年Mundy[1]等发现他汀类药物有抑制破骨、促进成骨作用以来,很多基础和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的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值得肯定.然而也有部分实验认为他汀类药物...
- 陈扬张伟彬杨泽雨夏小龙邱奕燕
- 新型3D打印多孔钛人工椎体在猪脊柱模型置换前后的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新型3D打印多孔钛人工椎体在猪脊柱模型置换前后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研究,评价该新型3D打印人工椎体的活动范围情况和即刻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18具新鲜相近的猪脊柱标本(L1-L6),根据L3椎体置换前后,分为置换前组和置换后组。分别测试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位移角度变化。结果在0~8N.m逐级加载中,置换后组运动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各向量的位移角度变化明显小于置换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在轴位旋转位上,两者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新型3D打印人工椎体的设计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在猪脊柱模型L3椎体置换后,即刻可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 杨泽雨杨欣建陈扬张伟彬夏晓龙蓝涛朱峰张小骞
- 关键词:3D打印人工椎体生物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