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有星

作品数:27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盆地
  • 8篇储层
  • 6篇盐岩
  • 6篇碳酸
  • 6篇碳酸盐
  • 6篇碳酸盐岩
  • 5篇油气
  • 5篇塔里木盆地
  • 5篇凹陷
  • 4篇歧口凹陷
  • 4篇勘探
  • 4篇湖相
  • 4篇湖相碳酸盐岩
  • 4篇沉积相
  • 3篇地层
  • 3篇油气勘探
  • 3篇沙河街组
  • 3篇塔西南
  • 3篇主控因素
  • 3篇层序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调查...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27篇杨有星
  • 18篇金振奎
  • 6篇韩淼
  • 5篇余宽宏
  • 5篇王哲
  • 4篇白忠凯
  • 3篇时晓章
  • 3篇刁丽颖
  • 3篇李鹏
  • 2篇周新桂
  • 2篇孙相灿
  • 2篇王濮
  • 2篇李清瑶
  • 2篇官全胜
  • 2篇袁明会
  • 2篇孟凡洋
  • 1篇尚建林
  • 1篇杜治利
  • 1篇程木伟
  • 1篇何苗

传媒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辫状河砂体构型及定量参数研究——以阜康、柳林和延安地区辫状河露头为例被引量:84
2014年
根据山西柳林、陕西延安和延长以及新疆阜康等地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野外露头,对辫状河砂体构型和定量参数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区辫状河单河道砂体宽度多为100~300m,厚度多为2~5m。其横剖面形态呈顶平底凸透镜状或顶凸底凸透镜状,主流线处砂体厚度最大,左右不对称,向两侧厚度递减梯度不同。由单河道拼合叠置形成的复合河道砂体厚度多为5~10m,宽度多为1000~3000m,总体呈板状。河道砂体构型可分为叠拼式、侧拼式和孤立式,其中叠拼式进一步分为完全叠拼型、不完全叠拼型和交错叠拼型,侧拼式进一步划分为侧切型和似侧切型。砂体构型不同,砂体连通性不同、非均质程度不同。辫状河砂体构型主要受辫状河相带和构造运动控制。
金振奎杨有星尚建林王林生
塔北地区三叠系层序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对塔北地区128口井的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近2.5×104 km二维地震剖面和部分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塔北地区三叠系中识别出5个以不整合面为界面的三级层序,层序Tsq1和层序Tsq2相当于下三叠统,层序Tsq3和层序Tsq4相当于中三叠统,层序Tsq5相当于上三叠统。5个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组成,低位体系域以发育辫状河、曲流河和三角洲为主,湖侵体系域以发育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为主。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和物源供给是控制三叠系层序形成的主要因素。层序演化及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复合河道和三角洲分流河道是寻找岩性圈闭的有利目标。
时晓章王建新金振奎王哲刘安李鹏官全胜杨有星
关键词:三叠系层序特征岩性圈闭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检188井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野外露头剖面和检188井区160多口井的岩石学特征、颜色、结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沉积相标志的研究,结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认为该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属于湿润型辫状河沉积,发育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亚相。河道亚相又分为主水道、支水道和心滩3个微相,洪泛平原分为河漫滩、河漫沼泽和溢岸3个微相。测井曲线主要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和微齿形5种类型。在微相分析基础上编制了八道湾组12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建立了沉积相模式,指出河道呈东南向展布,认为由前陆湖盆边界区的造山运动导致的沉积区基准面变化和潮湿温暖的气候是影响研究区湿润型辫状河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杨有星金振奎时晓章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八道湾组
塔里木盆地柯坪断隆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潜力被引量:7
2023年
基于非地震资料的认识和一系列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剖析了柯坪断隆的构造属性、构造演化和断裂系统,划分了内部构造单元。研究认为:柯坪断隆为塔里木盆地的一部分,是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受不同断裂控制,柯坪断隆可分为3个构造分区,即东段阿克苏区、中段柯坪区和西段西克尔区,分别发育不同的构造样式;柯坪断隆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现今的隆-坳格局。油气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表明,柯坪断隆发育优质烃源岩、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古隆起背景,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天然气圈闭资源量达0.2018×10^(12)m^(3),柯坪断隆震旦系—寒武系深层石油资源量为16.84×10^(8)t,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其中,阿克苏区的古生界、新生界构造-岩性圈闭,以及柯坪区和西克尔区的寒武系盐下隐伏构造是主要的油气勘探目标。
张君峰高永进刘亚雷周新桂周新桂姜鹍鹏韩淼杨有星韩淼李清瑶
关键词:柯坪断隆勘探潜力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山前带复杂地震资料“六分法”叠前去噪方法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山前带勘探程度较低,是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潜力区之一.受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激发条件差、目的层埋藏较深等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品质较差,严重地制约了地震资料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新采集的深反射地震资料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地区地震数据记录特点和噪声分布规律,采用"六分法"叠前去噪方法进行噪声压制,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中深层资料信噪比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韩淼白忠凯杨有星
关键词:塔西南坳陷山前带六分法信噪比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质量差异机理被引量:9
2014年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多样、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极强,其储层质量的差异性严重影响了该区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和有利储层的预测。针对这一问题,综合利用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特征及储层质量差异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包括原生孔隙、次生溶孔和裂缝,为中孔中渗储层。储层质量差异具体表现为储层的孔渗性在空间上差异明显;优势储集空间具有明显的分区性;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物性差异很大,颗粒石灰岩的孔渗性最好,泥粉晶白云岩次之,灰泥石灰岩最差。储层质量差异受沉积相、不均匀溶蚀和构造作用的控制。生物滩、鲕粒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沉积相带;断层附近的泥粉晶白云岩有利于裂缝发育。由岩石矿物成分、原生孔隙及裂缝发育程度的不同引起的不均匀溶蚀是导致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
李燕金振奎杨有星官全胜李鹏
关键词:歧口凹陷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质量
新疆柯坪地区志留系依木干他乌组的遗迹化石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柯坪露头志留系依木干他乌组中遗迹化石的研究,鉴别出6属7种。化石分子有Chondrites isp.,Gordia.isp.,Helminthopsis aff.abeli,Ophiomorpha nodosa,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Thalassinoides isp.。这些遗迹化石具有较高的分异度和较低的丰度。按古生态或造迹生物的行为习性分类,可分为3种生态类型:(1)居住迹(Domichnia),Ophiomorpha nodosa,Thalassinoides isp.;(2)进食迹(Fodinichnia),Planolites beverleyensis,Planolites montanus,Chondrites isp.;(3)觅食迹(Repichnia),Gordia isp.,Helminthopsis aff.abeli。根据遗迹化石的古生态特征、沉积序列上的分布特点及围岩和沉积构造特征,依木干他乌组的遗迹化石可归为Planolites-Chondrites遗迹组合,属于Cruziana遗迹相,形成于泥坪沉积环境。
白忠凯杨有星韩淼孙智超焦扬
关键词:遗迹化石志留系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被引量:3
2016年
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位于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部位,以发育逆冲推覆构造为主要变形特征,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塔里木关系的理想对象,也是塔里木油气成藏的重要潜力区。本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图片解译以及重点地震剖面解释,对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和田地区逆冲体系的结构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时限。我们认为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由几个逆冲岩席组成,这些逆冲岩席皆形成在中新世之后,并且形成时间由南到北逐渐变新。我们采用了平衡剖面恢复手段对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的变形程度及演化过程进行推理。指出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新生代上地壳缩短率为36%-38%,且主要发生在中新世以来。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是新生代印度亚洲两大板块碰撞事件远程效应产生的结果。
徐晓尹蔡志慧何碧竹杨有星程木伟何翠
关键词:塔西南
黄骅坳陷港中地区沙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分布被引量:5
2012年
应用T 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并综合运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将港中地区古近系沙河街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10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其中重点层位沙二段包括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3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长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以向上变深再变浅的对称的C型结构为主,中短期旋回层序结构类型是以向上变深的A型或向上变浅的B型非对称型为主。识别出古近系沙二段主要发育3种沉积相类型:近岸水下扇、重力流水道和湖泊沉积,包括11种沉积微相;沙二段MSC3和MSC4时期,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港西古凸起,至MSC5时期,物源方向由单一西部方向转为多方向物源供应。辫状重力流水道全都发育在近岸水下扇的前方,充足的物源供应是重力流水道发育的首要因素;辫状重力流水道的发育及分布与沉积期的古地貌有关,而断阶式断槽是港中地区古地貌的主要特征,因此,断阶式断槽是控制沙二段辫状重力流水道分布的主要因素。
杨有星金振奎王濮高白水刁丽颖李娜
关键词:沙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沉积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以沉积学的方法和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岩心、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滴西12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西12井区白垩系呼图壁河组岩性主要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和棕红色泥岩的频繁互层,沉积相类型主要为干旱型砂质辫状河,微相类型主要有高能河道、低能河道、心滩、溢岸、河漫滩等,物源方向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呼一段和呼二段共划分为14个小层;K1h18小层沉积初期发育西北向的辫状水道,K1h17~K1h15沉积时期辫状水道规模进一步扩宽,K1h14~K1h13沉积时期水流能量开始减弱,河道发育不明显,K1h12~K1h21沉积时期河道水动力条件又逐渐增强,河道不断分叉、合并和摆动,多期河道叠置,形成丰富的水道心滩储油砂体;沉积作用及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相带分布是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
杨有星金振奎王濮
关键词:石油勘探石油地质沉积学岩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