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龙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 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2015年6月-2019年12月,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及肢端缺损15例。结果术后2例出现张力性水疱;3例较大皮瓣出现皮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24个月,所有皮瓣存活良好。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孟勐杨小龙范克轩陈翰林徐飞
- 关键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手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尾骨骨折后骶尾部慢性顽固性疼痛的原因,评估采用改良切口切除尾骨骨折远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2—2020-04诊治的5例尾骨骨折后慢性顽固性骶尾部疼痛、肛周不适且非手术治疗欠佳的患者,采用臀部改良切口行尾骨骨折远端切除术治疗。结果5例术中未出现直肠及神经血管损伤。1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换药后愈合,考虑与臀部脂肪肥厚有关。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骶尾部疼痛及肛周不适明显减轻。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分,平均1.6分。结论对于尾骨骨折非手术治疗后存在慢性顽固性骶尾部疼痛、肛周不适的患者,采用臀部改良切口行尾骨骨折远端切除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 胡强孙宇王亮盛长部李少辉王平均杨小龙
- 关键词:尾骨骨折骨不愈合骶尾部疼痛改良切口
- 手足外科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手足外科患者伤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418例手足外伤患者200例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感染患者的细菌学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结果感染200例,感染率为5.9%。共检测出致病菌21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2株,占66.7%,革兰氏阳性菌71株,占33.3%。病原菌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21.1%、12.7%、11.3%、8.5%、5.6%。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3例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结论手足外伤伤口感染的因素很多,病原菌种类繁多。通过加强病原菌及耐药性检测,可以有效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降低患者感染率。
- 陆欢杨小龙
- 关键词:手足外科病原菌耐药性
- 双位移随机脉冲位置调制技术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解决常规的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由于开关的高速动作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对双位移随机脉冲调制(dual randomized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DRPPM)技术在DC-DC变换器中进行应用。该方法保持采样周期不变,在传统随机位移调制的基础上,增加1个独立的位移变量,由于2个随机变量同时作用,使得随机效果更加明显,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在TMS320F28335的DSP上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DC-DC变换器在开关频率处的谐波峰值,使得输出电压谐波成分更加均匀地分布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从而减小系统的电磁干扰。
- 朱磊程帅杨小龙杨蕾
- 关键词:电磁干扰谐波电力电子
- 锁定小T形重建钛板内固定联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桡骨锁定小T形重建钛板内固定联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3-03诊治的21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桡骨锁定小T形重建钛板内固定联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作桡骨远端掌侧切口,注意保护桡动脉及正中神经,保留旋前方肌,显露骨折处并清理断端间的淤血及软组织,牵引撬拨复位骨折端;如果桡骨茎突及桡骨尺侧骨块较大,可先用直径1.2 mm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再将桡骨锁定小T形重建钛板于旋前方肌下穿出置于桡骨掌侧,置入合适数量的直径2.7 mm锁定螺钉。术后采用腕关节可调节支具固定,支具放置在掌侧,长度为肘关节远端约5 cm至掌指关节处。结果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9.7周。随访期间未出现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内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24周复查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腕关节僵硬、活动障碍,掌屈30°~60°,背伸10°~60°。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桡骨锁定小T形重建钛板联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骨折固定稳定,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合理功能锻炼,降低腕关节僵硬发生风险。
- 陆欢连文文杨小龙
- 关键词:腕关节功能
- 组网火控雷达低截获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从火控雷达抗电子侦察的需求出发,研究通过组网技术降低雷达信号截获概率的方法。首先分析雷达侦察系统的前端截获概率以及影响雷达截获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基于交替间歇辐射的火控雷达组网理论,提出脉冲间隔自适应变化的辐射信号模型,并利用窗口函数对组网条件下的截获概率进行研究;最后设定参数,对三部火控雷达组网的效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利用火控雷达组网的方法可以降低信号的截获概率,延长信号被反辐射武器截获的时间,从而获得良好的作战效能。
- 李志强李成玉杨小龙展文豪
- 关键词:火控雷达低截获概率窗口函数雷达组网
- 脉冲射频联合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对背根神经疼痛的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经X线精确定位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联合腰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TESI+DRG-PRF)与单独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治疗(TESI)的慢性根性神经痛病人治疗效果,探讨联合治疗减轻慢性根性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慢性根性神经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行经椎间孔硬膜外类固醇注射治疗为对照组(TESI),63例行联合治疗为观察组(TESI+DRG-PRF)。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10 d,1、3和6个月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标准优良率变化,比较治疗前、术后1个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点NR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NR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MacNab优良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术后1个月,ODI功能指数、NRS评分与IL-6、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TESI+DRG-PRF联合治疗可更好缓解慢性根性神经痛病人疼痛症状,功能障碍改善可能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有关。
- 连文文杨小龙陆欢邵晨
- 关键词:根性神经痛脉冲射频
- 组网火控雷达目标跟踪仿真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电子侦察设备不断发展,雷达在战场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采用雷达组网技术可以对保护雷达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对雷达组网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仿真,采用交互式仿真方法对组网火控雷达目标跟踪系统进行仿真。首先介绍了组网火控雷达目标跟踪技术;然后提出基于HLA的组网火控雷达目标跟踪系统的仿真方法,并给出仿真系统中的各个联邦成员的功能、参数和公布/订购关系;最后给出了仿真系统的主流程。
- 杨小龙李成玉封吉平韩壮志何强
- 关键词:高层体系结构订购
- 小样本条件下步降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小样本条件下加速退化试验存在试验时间长、费用高、效率低、方案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小样本条件下步降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采用Monte-Carlo对加速试验进行仿真模拟,在样本量大小一定的条件下,以应力水平数、监测频率、监测次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总的试验费用作为约束条件,以正常使用应力下p的阶分位寿命渐进方差估计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小样本条件下步降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 潘刚梁玉英孟军吕萌张国龙杨小龙
- 关键词:优化设计
-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NSS伪距测量定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解决GNSS导航定位精度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NSS伪距测量定位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导航解进行迭代校正,采用五卫星的ECI坐标系的目标位置求解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定位模型解算出的定位位置精度误差可达10^(-1) m,速度精度误差可达10^(-2) m/s,能够满足定位精度。同时,通过使用该模型可以解决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
- 连文浩杨小龙程帅朱磊
-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