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 作品数:42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Western blot凝胶标尺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Western blot凝胶标尺,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SDS‑PAGE凝胶切割时存在的耗材大、成本高和切割过程中易将目的蛋白切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Western...
- 杨俊婷张升校蔡红艳祁金顺王蕾马小雯李艳荣王一萍胡梦明王昭君张军武美娜杨威
- 文献传递
- 计滴器
- 计滴器,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计滴器计滴实验数据偏差大的技术问题,不仅能够替代传统人工计数,而且计滴过程中降低其他因素影响,计滴设备操作简单,提高计数准确度,计滴器成本低廉,有利于计滴器的推广应用。解决方...
- 张军张升校祁金顺马小雯王昭君武美娜杨威胡梦明杨俊婷曹越张炜
- 文献传递
- 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引导新技术——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装置的开发和应用
- 记录在体大鼠海马CA1区场电位是研究脑高级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的引导普遍采用的是在双臂三维立体推进器引导下,将刺激和记录电极分别从不同角度进入相应部位,并采用侧脑室给药方法观察药物引起的场电位变化。然...
- 王晓晖杨威原丽李少凤杨东潘艳芳祁金顺
- 关键词:场电位
- 文献传递
- 电刺激对废用状态下腓肠肌肌电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经皮电刺激对废用状态下肌肉的肌电及酶组织化学的影响。方法用大鼠尾部悬吊法使大鼠下肢去负荷,以建立废用性肌萎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下肢去负荷14 d组(Hu)、电刺激组(Hu+St)及正常对照组(Control)。吊尾期间给予大鼠左侧下肢皮肤低频电刺激(2 Hz,20-25 V)。采用电生理和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腓肠肌肌电图,肌重及肌肉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结果下肢去负荷14 d后大鼠腓肠肌肌重,Mmax,Hmax/Mmax,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而在下肢去负荷期间给予大鼠左侧下肢电刺激后,以上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上结果提示,经皮电刺激不仅可对抗废用肌肉的肌重下降,还对肌肉肌电、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具有保护作用。
- 张浩杨威
- 关键词:电刺激肌萎缩腓肠肌
- 本科生和研究生神经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摘要)
- 2009年
- 杨威祁金顺
-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本科生教学
- 科研实验室开放对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作用初探被引量:5
- 2014年
- 当前,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存在理论课教学内容固定单一、方式传统,实验课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等诸多不足,严重影响医学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开放科研实验室、鼓励本科生参加课题组并给予全方位科研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医学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
- 武美娜杨威祁金顺
-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 一种离体电生理实验用固定组织切片的锚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实验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体电生理实验用固定组织切片的锚。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离体电生理实验用固定组织切片的锚存在的不能有效地将脑组织与电极紧密接触、不能避免脑组织被循环供给营养的灌流液冲走...
- 张升校张军祁金顺马小雯李玉峰张雨薇仝嘉庆郝明蔡红艳王昭君原丽武美娜杨威石辉杨菊韩宇飞岳兴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动物肢体角度调节器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肢体角度调节器。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现有固定动物肢体的方法存在关节角度无法进行调节和固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物肢体角度调节器,其包括两个角度尺、两个指针臂、两...
- 杨威张浩王晓晖张军祁金顺
- 文献传递
- scFv17改善12月龄三转基因小鼠步态的作用
- 2018年
- 目的:观察PS1M146V/APPswe/tau P301L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3xTg-AD)模型小鼠的步态改变以及探究scFv17对其的改善作用。方法:本实验首先选用6月龄3xTg-AD小鼠(n=18)和C57BL/6野生型(WT)小鼠(n=24),观察记录它们的步态行为,在12月龄时发现3xTg-AD小鼠的步态严重受损后,将上述两种小鼠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PBS)(n=12)、野生型给药组(WT+scFv17)(n=12)、3xTg-AD对照组(3xTg-AD+PBS)(n=9)以及3xTg-AD小鼠给药组(3xTg-AD+scFv17)(n=9)四组。采用鼻饲方法,每次给予每只小鼠20μl的scFv17(1.5 mg/kg)或者等体积的PBS(0.01 mol/L),每周两次,连续给药12周后进行步态行为测试及小脑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同月龄野生型小鼠比较,12月龄3xTg-AD小鼠后爪步幅宽度增大(P<0.01),摇摆时间百分比减小(P<0.01),站立时间百分比增大(P<0.01),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严重受损; scFv17可改善12月龄3xTg-AD小鼠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P<0.01),改善3xTg-AD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形态结构,增多3xTg-AD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尼氏小体(P<0.01),减少3xTg-AD小鼠小脑皮层内淀粉样β蛋白(Aβ)斑块和浦肯野细胞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FT)(P<0.01)。结论:3xTg-AD小鼠在12月龄时的运动协调和平衡能力明显受损,给予scFv17可明显改善12月龄3xTg-AD小鼠的步态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小脑浦肯野细胞结构与蛋白功能,减少Aβ斑块和NFT有关。
- 王婷曹越胡梦明张秀敏董雪帆祁金顺张军杨威
- 关键词:步态小脑
- 大鼠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引导新技术——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装置的开发和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大鼠海马场电位记录是研究学习记忆的一个重要手段,尤以在体记录更具生理学意义.为克服目前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的弊端和诸多不便,提高实验效率,设计并完善了一套简便易行,融刺激、记录、给药于一体的大鼠海马在体CA1区场电位实验技术.将雄性SD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利用自制的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引导海马CA1区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结果表明,使用刺激/记录/给药联合装置能长时间稳定记录由测试刺激诱发的海马CA1区fEPSP.高频刺激条件下,能成功诱导早期时相长时程增强(E-LTP)和晚期时相型长时程增强(L-LTP).海马内注射AMPA受体阻断剂CNQX(100μmol/L,1μl)可迅速抑制fEPSP,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AP-5(100μmol/L,1μl)可明显压抑LTP,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较侧脑室给药明显缩短,剂量减少.采用此联合装置还成功实现了PPF的稳定记录.总之,采用刺激/记录/给药一体化技术进行在体海马CA1区场电位记录的特点是简单、可靠、高效,可以为开展脑认知功能活动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王晓晖杨威原丽李少凤杨东潘艳芳祁金顺
- 关键词:场电位海马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