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健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出血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性
  • 1篇动脉瘤性蛛网...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性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治疗
  • 1篇治疗糖尿病
  • 1篇溶栓
  • 1篇溶栓作用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偏侧

机构

  • 6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杜健
  • 2篇曾嵘
  • 1篇张林虎
  • 1篇申高梅
  • 1篇郭玲
  • 1篇吴琴
  • 1篇胡丽华
  • 1篇邵宏元
  • 1篇冯强
  • 1篇赵虹
  • 1篇路顺义
  • 1篇胡风云
  • 1篇郭翠娥

传媒

  • 2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蛇志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探讨
1994年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病因为脑动脉瘤。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0例动脉瘤性SAH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动脉瘤性SAH的发病既有内在原因,亦有外在因素,结合临床看儿童时期发育缺陷起主要作用,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在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申高梅魏志秀杜健杜丽虹王宏思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缺血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附1例报告)
1998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64岁,饮酒后自觉右下肢无力伴不自主徐动5天入院,房颤病史14年。查体:T:36.3℃,P:78次/分,R:18次/分,BP:17/12kPa,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眼底视乳头无水肿,四肢肌形态正常,右下肢近端肌力稍差,余肢体肌...
杜健张明亮
关键词:脑缺血舞蹈症偏侧舞蹈症病例报告
脑活素与红花治疗糖尿病并腔隙脑梗塞疗效对比
1995年
49例Ⅱ型糖尿病(NIDDM)伴腔隙脑梗塞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随机给予脑活素或红花注射液治疗。结果表明:两组用药后对(NIDDM)本身无明显影响(在不增加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血糖无升高),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腔隙脑梗塞的症状,其中脑活素组的效果更迅速、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其疗效与用药的天数有关。
张林虎胡丽华杜健
关键词:糖尿病腔隙脑梗塞脑活素红花注射液
镜像书写1例
1997年
镜像书写1例曾嵘1杜健1郑义2(1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太原0300122山西省灵丘县医院内科)关键词镜像书写脑出血中图号R743.34书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方式之一。镜像书写是笔划顺序及字体的逆转,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症状。我们报告1例脑出血引...
曾嵘杜健郑义
关键词:镜像书写脑出血脑病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以证实其溶栓作用。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 7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6天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 D-二聚体。 结果 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两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 P <0 .0 1 )。血浆 D-二聚体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增高 ,两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 P<0 .0 1 )。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通过诱发体内 t-PA释放和增强 t-PA活性而产生明显的溶栓作用。
杜健邵宏元冯强赵虹郭玲胡风云吴琴杨建忠曾嵘路顺义
关键词:降纤酶急性脑梗死T-PA溶栓作用
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20例分析
1993年
脑室穿刺引流治疗脑出血20例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030012)杜健,郭翠娥,阎成贵忻州地区人民医院阎晨光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凶猛,死亡率高。为了降低该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我们对20例丘脑、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并用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7岁;出血量30~100ml,平均47.2ml;脑内血肿量测定根据多田氏公式:长×宽×π/6×层数计算。血肿量小于20ml为小量出血,20~50ml为中量出血,50ml以上为大量出血,超出80ml为特大量出血。本组特大量出血3例,大量出血6例,中量出血11例;一例脑室积血12例,双侧脑室积血8例;同时伴有三、四脑室积血8例;脑疝形成8例。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后的3天内经CT确诊行脑室和血肿穿刺,并置引流管。穿刺点的选择:①眼眶上7cm,中线旁开2cm穿入侧脑室额角;②病灶侧耳上2cm左右,避开大血管及功能区,通过血肿进入侧脑室。部分病人使用尿激酶血肿或脑室内注射。引流瓶的最高点距病人脑室水平上15~20cm,引流时间3~10天。讨论高血压脑出血。
杜健郭翠娥阎成贵阎晨光
关键词:脑出血引流穿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