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鹤

作品数:120 被引量:49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机械工程
  • 27篇理学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建筑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振动
  • 18篇混沌
  • 12篇转子
  • 11篇碰摩
  • 9篇轴承
  • 9篇稳定性
  • 9篇模态
  • 9篇可靠性
  • 8篇模态分析
  • 8篇非线性
  • 7篇真空泵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轴承系统
  • 6篇压缩机
  • 6篇有限元
  • 6篇自同步
  • 6篇灵敏度
  • 6篇敏度
  • 6篇径向基

机构

  • 117篇东北大学
  • 7篇北京东方振动...
  • 3篇大连大学
  • 2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肇庆学院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辽宁工学院
  • 1篇沈阳华润三洋...
  • 1篇沈阳鼓风机(...
  • 1篇杭州汽轮动力...

作者

  • 119篇李鹤
  • 67篇闻邦椿
  • 20篇张义民
  • 13篇姚红良
  • 8篇李小彭
  • 7篇应怀樵
  • 7篇袁惠群
  • 5篇李叶
  • 5篇任朝晖
  • 5篇夏岩
  • 5篇杨波
  • 4篇陈宏
  • 4篇刘长利
  • 4篇韩萍
  • 3篇孙荣健
  • 3篇韩清凯
  • 3篇马辉
  • 3篇吕春梅
  • 3篇王天任
  • 3篇闫明

传媒

  • 25篇东北大学学报...
  • 10篇振动.测试与...
  • 8篇机械设计与制...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机械制造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液压与气动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精密制造与自...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机械设计
  • 2篇计算力学学报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 2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第十届全国动...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碰摩故障多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以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建立考虑诸如非线性油膜力、陀螺效应等因素的碰摩故障转子—轴承系统多自由度模型,应用与Newmark法结合的打靶法分析碰摩故障多自由度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研究系统随系统偏心距、碰摩间隙、碰摩摩擦因数、碰摩刚度等影响因素的失稳分岔规律。研究发现,小偏心距下系统发生hopf分岔失稳,而大偏心距下系统发生倍周期分岔失稳。减小系统的碰摩间隙、增大系统的摩擦因数或增大系统的碰摩刚度,将影响油膜涡动的形成,使系统失稳转速升高;对于轻度碰摩情况,系统分岔形式和失稳转速可能不发生改变,但对于重度碰摩情况,分岔形式和失稳转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研究为相关转子—轴承系统故障诊断、振动控制及稳定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李朝峰李鹤马辉闻邦椿
关键词:多自由度系统降维碰摩分岔
TBM盘型滚刀不同磨损状态下的切削力预测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ABAQUS/Explicit非线性显式动力学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滚刀在不同磨损厚度和不同磨损刃角的受力,以及滚刀与岩石的接触压力。计算结果显示,在不同磨损条件下,滚刀所受的贯入力是滚动力的3倍,侧向力可以忽略不计。在均匀磨损条件下,滚刀受力和接触压力随磨损加剧也快速增大。在刃角磨损条件下,滚刀受力和接触压力不随刃角变化成比例增加,具有一定随机分布特性,其最大值和无磨损滚刀受力最大值差异较小。这些结论为TBM的结构设计、滚刀的寿命预测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夏岩万熠付秀丽杨波李鹤
关键词:TBM盘形滚刀数值模拟ABAQUS
应用底座体优化技术降低往复式空压机组振动
空气压缩机作为气源装置的主体,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往复式空压机组优点是:结构相对紧凑,连续使用故障率低,综合技术经济性好,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其主要缺点是:振动大,噪声大。往复式空...
赵峰李鹤刘铎姜世杰郭杨
关键词:往复式空压机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振动测试
手持式振动机械的同步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的手持式振动机模型,研究了该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理论.首先,利用拉格朗日公式,推导出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然后,引入两个扰动小参数,对激振器的角速度和相位差进行平均.通过对两激振器的运动方程在平均周...
李叶李鹤耿志远闻邦椿
关键词:动力学特性优化运行
新型无摆动双机驱动振动机自同步理论
2013年
研究了一种新型无摆动双机驱动振动机的自同步运动条件和自同步运动稳定性条件.该振动机由内、外两个质体组成,两偏心转子的旋转中心与内质体质心在同一条竖直轴上,偏心转子的惯性力对该轴的力矩为零,从而消除了该振动机的摆动.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机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利用平均小参数法得到了偏心转子的无量纲耦合方程;由偏心转子耦合方程零解存在条件得到了振动机实现自同步运动条件,并根据Routh-Hurwitz判据得到振动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条件.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理论的正确性.
李鹤刘丹李叶闻邦椿
关键词:振动机稳定性频率捕获
滚筒式干燥机筒体应力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滚筒式干燥机的筒体结构特性对干燥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对筒体进行静态应力和模态分析以及筒体的作用载荷研究,得出了正常工作状态和启动状态时筒体、螺栓孔和人孔的应力分布及干燥机筒体的各阶振型,为提高滚筒式干燥机的效率和筒体结构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任朝晖李小彭李鹤刘树英
关键词:滚筒式干燥机模态分析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混沌时间序列嵌入维数识别
应用非线性时间序列的自回归移动平均理论建立了混沌时间序列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提出了以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基础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提出了通过计算不同相空间重构维数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输出与原始混沌时...
李鹤
关键词:混沌时间序列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径向基神经网络
硬质合金刀具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刀具各设计参数的选取直接影响刀具的可靠度和被加工件的精度。以应力-强度干涉(SSI)模型为基础,建立硬质合金刀具的动态可靠性数学模型,给出了刀具在切削加工时的可靠度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推导出硬质合金刀具物理参数和材料参数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各参数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切削加工时间和冲击载荷作用次数的增加,刀具各参数的敏感程度也逐步增大,对敏感参数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加以控制,以降低对刀具可靠度的影响,进而提高刀具的可靠度和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该方法为提高刀具系统及整个机床的可靠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王新刚李鹤吕春梅王雪玲逄旭
关键词:刀具技术机械强度刀具灵敏度
多级单轴离心式空压机选型及性能预测软件开发
2023年
为了快速且准确地对大型多级离心空压机进行性能预测以及开展选型工作,方便选购用户在购买产品之前,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型号,满足其使用预期。本文基于Python编程语言,设计并开发了多级单轴空压机性能预测和选型软件,深入研究了空压机性能预测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气体物性参数的影响及其获取接口,考虑了段间冷却水析出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将WMO手册推荐使用的改进Goff-Gratch公式用于段间冷却水析出计算,优化了段间参数计算模型。软件可根据用户需求计算整机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参数,以及整机的性能曲线。软件界面简洁,计算速度快且结果准确,并能以Excel文档格式输出各段、级的各项性能参数,提高用户的选型效率。
付兴明马俐郎红专李鹤
关键词:离心式空压机PYTHON
双机驱动无摆动振动机的自同步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对一种双机驱动无摆动振动机的自同步理论进行了研究。该振动机由内、外两个质体组成,两偏心转子的旋转中心与内质体质心在同一条竖直轴上,使得两偏心转子的惯性力对该轴的力矩为零,从而消除了振动机的摆动。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机的运动微分方程,分别得到了振动机运动自同步及其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发现系统的自同步能力与两偏心转子质量比正相关,与竖直方向频率比、共振激励角、内质体与振动系统质量比负相关。
李鹤刘丹赵春雨闻邦椿
关键词:振动机稳定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