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跃
- 作品数:130 被引量:67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延胡索提取物在大鼠肠外翻实验中的吸收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利用肠外翻模型研究延胡索提取物不同剂量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HPLC检测延胡索提取物中的延胡索甲素(CDL)和延胡索乙素(THP),计算各成分的吸收参数,分析它们在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特征。结果: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中CDL和THP在各肠段均为线性吸收,R2均大于0.95,符合零级吸收;CDL和THP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延胡索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肠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对其均有较好的吸收,结肠吸收较差;且肠道对THP的吸收好于对CDL的吸收。结论:不同浓度延胡索提取物CDL和THP在肠道不同部位吸收均符合零级吸收速率,其吸收形式可能为被动吸收。
- 王伟杨伟鹏梁日欣王岚李鹏跃王彦礼胡楠杨庆成龙侯瑞王怡薇殷小杰
- 关键词:延胡索肠外翻延胡索乙素反相高效液相
- 线性探针微透析研究阿魏酸经皮给药后药动学
- 目的:建立线性探针测定阿魏酸皮下浓度方法,考察温度、灌流液流速、浓度对线性探针回收率的影响,研究阿魏酸溶液经皮给药后体内药动学.
方法: 采用减量法测定阿魏酸线性探针的体内外回收率的稳定性,采用增量法测定体外回...
- 白洁李鹏跃武慧超刘聪敏陆洋杜守颖
- 关键词:阿魏酸药物代谢动力学经皮给药
- 文献传递
- 甘草炮制品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及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 2024年
- 目的:比较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其质量传递规律,为甘草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甘草饮片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中指标成分,计算其转移率;建立同时适用于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分析,标定共有峰并进行成分指认;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分析,找出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中甘草苷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63%~2.75%、1.30%~4.87%、0.56%~2.36%,转移率为136.8%~226.3%(生甘草到炒甘草)、76.0%~96.2%(生甘草到蜜炙甘草);甘草酸的质量分数依次为2.07%~6.07%、3.70%~10.25%、1.71%~5.23%,转移率为157.1%~188.5%(生甘草到炒甘草)、78.0%~99.6%(生甘草到蜜炙甘草),上述转移率均位于均值的±30%。甘草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高(0.958~0.996),标定共有峰15个,指认共有峰10个,分别为D-xylonic acid、芹糖甘草苷、甘草苷、6″-O-乙酰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主成分分析显示生甘草、炒甘草、蜜炙甘草整体化学模式存在差异,主要差异成分有6个,包括甘草苷和甘草酸等。结论:不同甘草炮制品的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高,无法显示炮制引起的三者的差异性;但三者整体化学模式具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尤其是甘草苷和甘草酸,该结果为不同甘草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建立及其相关复方制剂的整体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 曾文莉李鹏跃代云桃秦雪梅
- 关键词:甘草蜜炙甘草指纹图谱
- 复方丹参片剂与黏附微丸体外释放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黏附微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及丹酚酸B、丹参酮ⅡA 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以6种成分为指标比较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黏附微丸体外溶出度差异。[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成复方丹参黏附微丸。溶出介质为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转篮法测定6种成分的体外溶出度,比较复方丹参片与黏附微丸体外溶出速率及累积溶出量。[结果]三七皂苷R1(丸剂4.02%,片剂2.19%);人参皂苷Rg1(丸剂22.31%,片剂8.73%);人参皂苷Rb1(丸剂14.33%,片剂7.69%);人参皂苷Rd(丸剂3.29%,片剂1.56%);丹酚酸B(丸剂17.41%,片剂21.70%);丹参酮ⅡA(丸剂0.34%,片剂1.17%)。溶出结果显示120 min内复方丹参片中6种成分累计溶出度基本能达到90%,相比之下黏附微丸各成分释放缓慢持久,720 min在人工肠液中仍有释放。[结论]从体外溶出实验结果分析,较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黏附微丸在体内停留时间长,释放速度缓慢持久,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可实现药物在体内达到缓释的效果。
- 陈笑南黎丹奇赵梦迪杜守颖陆洋李鹏跃
- 关键词:复方丹参片体外溶出
- 醒脑静不同制剂有效成分栀子苷大鼠在体鼻循环吸收比较研究
- 目的:比较醒脑静不同制剂中有效成分栀子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方法: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比较醒脑静滴鼻液与醒脑静微乳中栀子苷在大鼠鼻腔的吸收.结果: 醒脑静滴鼻液中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为(2.75±0.1...
- 赵雪姣陆洋杜守颖温然李鹏跃杨冰程艳珂
- 关键词:醒脑静栀子苷
- 文献传递
- 甘草酸凝胶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对橙皮苷的增溶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甘草酸凝胶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对疏水性药物橙皮苷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制备条件得到的甘草酸凝胶进行应变扫描实验与稳态流动实验,探究甘草酸质量浓度、溶剂pH值、金属离子种类和质量浓度对甘草酸凝胶流变学性质的影响;考察甘草酸凝胶对橙皮苷的增溶效应及其对橙皮苷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在质量浓度5~60mg/mL时,甘草酸凝胶的黏度、零剪切黏度、剪切稀化指数、剪切应力和黏弹性与甘草酸质量浓度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甘草酸质量浓度的改变亦影响凝胶向溶胶转换时的模量的大小与应变值。此外,甘草酸凝胶的流变学性质还受到体系pH值、Na^(+)质量浓度、Ca^(2+)质量浓度的影响;橙皮苷在室温下的平衡溶解度为(21.47±1.10)μg/mL,橙皮苷-甘草酸凝胶中橙皮苷质量浓度为(126.95±2.83)μg/mL,甘草酸凝胶能够增大橙皮苷溶解度,提高其体外释放率,并对橙皮苷溶液发挥缓释作用。结论基于不同制备条件下甘草酸凝胶流变学性质的可调节性及其对疏水性药物优异的增溶效果,甘草酸凝胶有望作为药物载体用于外用制剂及新型递药系统的开发。
- 杨凯丽郭子硕张翼陈宛灵王晓静杜守颖李鹏跃
- 关键词:甘草酸凝胶流变学橙皮苷增溶
-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的清开灵软胶囊批次间稳定性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基于中药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寻找影响清开灵软胶囊批次间稳定性的重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对不同批次清开灵软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进行整体观察和评价,找出可能与相似度强相关的标志物。结果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剔除黄芩苷色谱峰后的相似度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经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3个化学成分与相似度密切相关,该3个化合物可作为控制清开灵软胶囊批次间稳定性的重点化学成分。结论该中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用于中药不同批次间稳定性控制研究是可行的。
- 滕会会杜守颖李鹏跃陆洋白洁武慧超孙如煜张晴杜秋
- 关键词: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清开灵软胶囊
- 止痛凝胶膏剂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考察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优选止痛凝胶膏剂的基质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膜残留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止痛凝胶膏剂基质中NP-700、铝化合物、酒石酸、甘油的比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微孔滤膜代替筛网,阿魏酸为指标,进行体外释放试验。结果:优选的基质配方为NP-700-铝化合物-酒石酸-甘油(1.5∶0.16∶8.8∶0.12),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于12 h内累积释放率(86.31±6.73)%。结论:优选的基质配方载药量高,涂展性、保湿性、黏着力良好。止痛凝胶膏剂中阿魏酸体外释放接近零级方程,具有扩散和溶蚀的双重机制,但以扩散为主。
- 刘聪敏白洁杜守颖陆洋李鹏跃
- 关键词: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凝胶膏剂体外释放阿魏酸
- 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刺激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刺激性。方法:健康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热毒宁低浓度组、热毒宁高浓度组,每组4只,各组每日给药2次,每次雾化吸入20min,连续给药7d,观察大鼠行为变化,于第8天取口腔黏膜、鼻中隔黏膜、气管、左肺,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形态学结构变化。同时,右肺做肺泡灌洗术,取灌洗液离心并测定蛋白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大鼠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反应,给药组有鼻腔出血和眼部出血的现象。切片观察可知热毒宁对黏膜有一定刺激性,且热毒宁高浓度组刺激性大于热毒宁低浓度组。3组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而LDH活力随热毒宁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结论:热毒宁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刺激性较明显,临床应用须谨慎。
- 董博宇李鹏跃陆洋杜守颖谭宁杨柳赵梦迪张勤帅王振
-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肺部给药雾化吸入
- 牡丹皮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优选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以丹皮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加水倍量、馏出液量进行动态考察;以丹皮酚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丹皮酚的比例、β-CD与加水量的比例、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设计优化球磨法制备丹皮酚包合物的工艺。结果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水收集8倍量馏分,冷藏,析晶,抽滤,干燥;球磨法制备丹皮酚包合物的工艺为:取丹皮酚结晶置于球磨机罐中,适量95%乙醇溶解,β-CD与丹皮酚的比例为8∶1(W/W)、β-CD与加水量的比例为1∶3(W/V)、包合时间为60分钟。结论优选的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提取及包合物的制备。
- 孙如煜谭佳威高艳白洁杜守颖陆洋李鹏跃武慧超
- 关键词:牡丹皮丹皮酚包合工艺球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