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远
- 作品数:22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体外强化免疫治疗肺癌的研究
- 纪振东佟倜李薇王冠军姚程李长远
- 该实验证实强烈化疗结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通过骨髓诱导的DC负载自体肿瘤抗原后可刺激自体T细胞产生高效的抗肿瘤作用,可消除化疗后微小残留病变,改善生存质量。5例肺癌患者术后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负载肺癌抗原...
- 关键词: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肺癌
- 老年肺大疱22例的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6
- 2007年
- 张彬李长远刘国津佟倜李洋
- 关键词:肺大疱外科手术
-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和评价全肺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适应证、危险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6例因肺良性疾病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诊断肺结核 2 4例 ,其他肺良性疾病2 2例 ,左全肺切除 2 2例 ,右全肺切除 2 4例。手术时间 1 2 0~ 65 0 min,术中失血量 1 5 5~ 880 0 ml,输血量 0~ 340 0 ml,。结果 :术后 30 d死亡 6例 (包括术中死亡 1例 ) ,手术死亡率为 1 3.0 % ,术后发生并发症 2 4例 ,严重并发症 1 8例 ,其中二次开胸止血 5例 ,脓胸和 (或 )支气管胸膜瘘 5例。结论 :全肺切除术在治疗肺良性疾病 ,尤其对肺结核和慢性感染性肺部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 范志民李长远刘国津Jean Deslauriers
- 关键词:肺疾病肺切除术并发症
- 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和肺切除术后迁延性肺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防被引量:26
- 2006年
- 李洋李长远刘国津崔有斌张彬
-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肺瘘发生率
- 低功率CO_2激光焊接大白鼠食管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激光焊接组织是近10多年出现的新技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多种组织进行了激光焊接偿试[1]。我们对激光焊接和手法缝合的食管吻合口组织学改变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动物选择健康未成年Wistar大白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180~220g...
- 纪振东李长远
- 关键词:低功率CO2激光焊接组织学观察
- 小功率CO_2激光焊接老龄大白鼠食管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小功率 CO2 激光对老龄大白鼠食管组织焊接的优越性。方法 对 90只老龄 (月龄 1 8~ 2 0个月 )大白鼠颈段食管激光焊接和手法缝合进行对比实验 ,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组织学改变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激光焊接较手法缝合组织损伤轻 ,周围炎症反应弱 ,食管吻合口修复快 ,瘢痕形成少 ,吻合口瘘发生率低 ,二者差异显著 (P<0 .0 5)。结论 激光焊接食管组织切实可行 。
- 许力壮李长远朱子元崔有斌
- 关键词:CO2激光焊接食管组织动物实验激光外科
- 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展望被引量:2
- 2007年
- 李博崔有斌崔瑜李长远王长军
- 关键词:CT仿真支气管镜
- 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其中术后3-10 d发生15例。临床表现为气短13例、痰量增加13例、刺激性咳嗽13例、发热9例、皮下气肿9例。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未经引流或胸穿而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1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窥及支气管瘘口23例、残端气泡6例、残端溃疡3例。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早期支气管胸膜瘘最常见的症状为气短、咳嗽、痰量增加,胸部X线平片最常见的征象为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X线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
- 李洋崔永生闻国强Jean Deslauriers李长远
-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手术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纤维支气管镜
- 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手术16例体会被引量:4
- 2009年
- 王明华李长远闻国强李洋
- 关键词:胆囊炎高龄老人胆囊切除术
- β-联蛋白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β-联蛋白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应用AnnexinV和TUNEL法分别检测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β-CAT-S37C-V5-FP)诱导恶性胸膜间皮瘤NCI-H28细胞凋亡;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β-联蛋白基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和突变型β-联蛋白的细胞凋亡率与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高。转染羧基端缺失的β-联蛋白基因也可导致细胞凋亡,但与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β-CAT-S37C-V5-FP)的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结论:β-联蛋白基因在非上皮性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中也可诱导细胞凋亡。
- 崔有斌宋东李长远王蕾张哲孙海李博王大勇
- 关键词:间皮瘤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