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锦全

作品数:104 被引量:16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哲学宗教
  • 18篇社会学
  • 14篇政治法律
  • 12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主题

  • 20篇文化
  • 17篇主义
  • 15篇儒家
  • 13篇儒学
  • 10篇社会
  • 10篇封建
  • 9篇哲学
  • 8篇儒家思想
  • 8篇宗教
  • 7篇社会主义
  • 7篇理学
  • 7篇民族
  • 6篇爱国
  • 6篇爱国主义
  • 6篇传统文化
  • 5篇道德
  • 5篇中国传统文化
  • 4篇道家
  • 4篇儒家文化
  • 4篇统治

机构

  • 103篇中山大学
  • 3篇广东省社会科...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共广东省委...
  • 1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中共广州市委...
  • 1篇广州军区政治...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103篇李锦全
  • 2篇张江明
  • 2篇王致远
  • 1篇施汉荣
  • 1篇马中柱
  • 1篇黄彦
  • 1篇梁钊
  • 1篇殷国明
  • 1篇丁宝兰
  • 1篇余少波
  • 1篇廖建祥
  • 1篇杨海文
  • 1篇章海山
  • 1篇袁伟时
  • 1篇丘挺
  • 1篇马小虎
  • 1篇李辛生
  • 1篇袁惠民
  • 1篇张磊

传媒

  • 8篇哲学研究
  • 8篇学术研究
  • 7篇现代哲学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科学与无神论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孔子研究
  • 4篇中州学刊
  • 4篇船山学刊
  • 4篇广州社会主义...
  • 4篇粤海风
  • 3篇中华文化论坛
  • 3篇河北学刊
  • 3篇中国哲学史
  • 3篇东方论坛(青...
  • 3篇朱子学刊
  • 2篇浙江学刊
  • 2篇晋阳学刊
  • 2篇求索
  • 2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5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6篇1998
  • 3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纲”与孔孟之道无关吗——兼论“三纲”如何定位及产生的社会根源被引量:10
2003年
本文认为“三纲”并非由谁发明创造 ,出现这种人际关系的社会现象 ,是从父系氏族公社到宗族奴隶制国家这一社会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但当时未有文字记载成为思想意识。孔孟之道不是与“三纲”无关 ,是从“诸侯异政 ,百家异说”的时代特点 ,以正己正人为纲 ,并提出伦理政治的对等要求 ,与西汉及以后的专制王朝 ,所强调的以上统下 ,以尊压卑的“三纲”有别。只讲差别不讲联系是割断历史 。
李锦全
关键词:道家社会意识封建社会伦理学
一点感言
2005年
李锦全
关键词:杂志社纪念性创刊
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
<正>今年“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讨论主题是:儒学与当代文明。其中有个子题:儒学在当代的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本是我们发展文艺的方针,但对在我国已延续二千多年的传统儒学,如何推封建糟粕之“...
李锦全
儒家论人际关系的矛盾两重性思想被引量:4
1987年
中国儒家从孔子开始思想上有个特点,就是着意研究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把人看成是群体分子,以伦理、政治为轴心,处理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术界对这种思想如何评价,意见颇有分歧,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如何理解这种思想的两重性矛盾。下面谈点个人看法,以供讨论。 一 “仁”学是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他的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最多,虽然涵义不尽相同,但总离不开有关“人”的界说。《中庸》说:“仁者,人也”。孔丘往往把“仁”作为人的完全人格的代名词。有完全人格的人,他称为“仁人”。由于“仁”的字形结构,许慎的《说文》解释为“从人,从二”。《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孔子的“仁”,从这个角度来看。
李锦全
关键词:先秦儒家君权仁者尊君
托古改制与变法维新被引量:1
1989年
李锦全
关键词:托古改制变法维新戊戌变法
论李贽入世与出世思想的矛盾统一被引量:1
1988年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李贽是一个思想复杂和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性倔强,七十岁时在僧院写下一份《豫约》,其中有《感慨平生》一节,自称"缘我平生不爱属人管","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又说:"余唯以不肯受人管束之故,然后落发,又岂容易哉!"这里李贽道出了他一生的思想矛盾,可以说是入世难,出世也不易.他落发为的是不肯受人管束,但由于未能真正了却尘缘,仍然执着批判现实。
李锦全
关键词:儒家圣人道学家儒学统治者入世思想
论儒家人文思想的历史地位被引量:3
1989年
中国传统文化有个特点,就是重视对“人”学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儒家更是具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思想。学术界有些人对此作出很高评价,认为是提供了天下为公、道德理性的思想基础;但也有持相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从其主流看,导向的是王权主义和使人不成其为人。对儒家人文思想应如何评价其历史地位,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李锦全
关键词:人文思想伦理道德封建社会荀子
关于庄子的哲学性质及其评价
1981年
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思想,建国以后曾经过几次讨论,到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束景南的《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严北溟的《应对庄子重新评价》(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1期),对庄子的阶级属性和哲学性质,提出了新的论断,从而把讨论引向了深入。《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特辟“庄子哲学研究”专栏。
李锦全
关键词:哲学性质庄子哲学阶级属性建国以后主观精神主观唯心主义
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会成为程门的罪人吗
2006年
游酢是洛学的首要传人,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游酢列居首位。然而后世言及道南一脉,却突出杨时的地位。这固然由于游酢去世较早,未能载道南归发挥作用;但使他身后受到伤害的是因他晚年好佛,胡宏甚至说他是程门罪人。而由二程与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作比较可知,二程既吸取佛学的思想营养,又要维护儒家正统而批评佛学,还劝禁生徒不要探讨“释氏之学”,这种态度是欠公允的。游酢违反二程的告诫,主张对禅学应该深考,如果这算是背叛师门,就不应该说是“罪人”,而是纠正了二程对佛学持双重标准的错误。
李锦全
关键词:游酢佛学程门
自成一家之言的学术专著──读黄明同《陈献章评传》
2000年
李锦全
关键词:书评学术价值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