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中介与调节效应分析
- 探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与大学生性别的关系,并且探讨社会交往情景、大学生的归属需要和竞争相倚自尊水平是否对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归属需要量表、竞争相倚自尊量表、自编的社会交往情景(...
- 高晶晶李越
-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
- 认知取向的新知识观及其教育改革意义被引量:11
- 2004年
- 当前国际教育和心理学界蓬勃发展的新的知识观、价值观和学习观,特别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建构主义、认知科学和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知识本质论、知识分类论、专家型知识生成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现行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许多模糊概念,建构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知识理论心理学的新知识观。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扬弃传统狭隘的知识观、技能观,建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知识观,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克服基础教育工作中的知识方法论与知识教育价值论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我们在高等教育工作中正确处理"专长教育与通才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
- 李越
- 关键词:知识认知心理学认知建构主义教育改革
- 中国大学生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依据艾里斯提出的"非理性观念与情绪困扰的ABC理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情绪困扰的内在认知因素———非理性观念进行本土研究。从两性对比的角度,对非理性观念在大学生认知方式中存在的现状、特点和差异进行调查,以期为消除情绪困扰和重建认知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对策。结果表明:(1)大学生普遍存在非理性观念且自我意识不足。(2)非理性观念是导致他们产生大部分情绪困扰的原因。(3)男女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诸项目因子无明显性别差异。
- 李越
-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观念情绪困扰
- 新中国70年义务教育发展轨迹、成就及愿景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建设和民生工程,是现代化建设的根砥。我国义务教育虽肇始于清末民初,但其真正发展和普及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历经70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开拓奋斗,我国义务教育不仅在约占全世界1/5的人口中实现了全面普及,而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促进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踏上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征途。这既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壮举和奇迹,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红利。展望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将把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素质教育、推进优质均衡、完善治理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等,作为主攻任务和奋斗方向。
- 司晓宏司晓宏李越
- 关键词:新中国义务教育
- 东西方传统文化对学习模式的影响——孔子和苏格拉底学习模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人类学习是一个广袤的课题。近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学习信念问题引起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学习模式是一个包含学习风格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的意义系统,东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学习模式以内隐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通过对以努力的学习观为主的孔子学习模式和以批判创新为主的苏格拉底学习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研究者对东方学习方式存在一些误解,教育者在现代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行为中的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 范兆兰李越
- 关键词:传统文化孔子苏格拉底心理学
-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行为的性别差异分析——中介与调节效应分析
- 探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与大学生性别的关系,并且探讨社会交往情景、大学生的归属需要和竞争相倚自尊水平是否对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方法:采用归属需要量表、竞争相倚自尊量表、自编的社会交往情景(...
- 高晶晶李越
-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