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
-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游泳训练对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的影响
- 2010年
- 采用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 ELISA法,检测持续游泳训练后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以探讨运动应激引起机体反应的机制。结果表明,持续游泳训练后,除1 h时cAM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1),即刻、0.5 h、2 h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即刻,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快速升高,至0.5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1 h时cAMP浓度急剧下降,2 h时其浓度回升,高于对照组的水平,随后4 h时下降至略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不显著。整个浓度变化曲线呈锯齿形。持续游泳训练后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具有时相性;持续游泳训练可激活大鼠杏仁核环磷酸腺苷(cAMP)通路,进而影响机体的后续反应。
- 于芳张安民李渊胡淑萍
- 关键词:杏仁核CAMP
- 冬虫夏草附加模式、分类学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冬虫夏草天然地分布在青藏高原3000-5000m的高山草甸区,在传统的中药领域有很长的历史。冬虫夏草菌是子囊菌界肉座菌目线性虫草科线性虫草属的一种病原真菌,其寄主为蝙蝠蛾科的幼虫。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很著名和很有价值的虫草真...
- 李渊
- 关键词:冬虫夏草菌分类学
- 文献传递
- 柴归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内过程研究
- 选题依据: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续的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本课题组是在经典名方“逍遥散”的基础上化裁,研发了中药新药柴归颗粒,其由柴胡、当归、薄荷、甘草、白术和白芍6味药组成,现已获得临床...
- 李渊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文献传递
- 一种脉动流化热载体连续低碳干化污泥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动流化热载体连续低碳干化污泥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污泥处理面临的难干化、能耗高、效率低,碳排放量高等行业难题,本发明通过在静态脉动干燥器中加入热载体,通入热载气,使热载体呈高...
- 王飞程芳琴李渊张锴杨凤玲
- 冬虫夏草附加模式、分类学和冬虫夏草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冬虫夏草天然地分布在青藏高原3000-5000m的高山草甸区,在传统的中药领域有很长的历史。冬虫夏草菌是子囊菌界肉座菌目线性虫草科线性虫草属的一种病原真菌,其寄主为蝙蝠蛾科的幼虫。冬虫夏草菌是一种很著名和很有价值的虫草真...
- 李渊
- 关键词:冬虫夏草菌分类学
- 文献传递
- 汾河流域饮用水源中氟和砷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的影响
- 山西省处于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居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汾河流域的饮用水源,包括引水工程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源。此外,山西是一个典型的饮水型氟中毒和砷中毒地区。近年来,山西省人口迅速膨胀引起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呈...
- 李渊
- 关键词:饮用水源氟砷土地利用植被变化
- 文献传递
- 运动与海马cAMP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从海马的结构、功能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生成、分解、信息传递途径等方面,把运动对cAMP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综述,讨论了运动对海马cAMP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可能的影响机制,为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贾慧娟李渊武娟娟张安民
- 关键词:海马
- 运动与环腺苷酸的研究综述
- 2010年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及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机体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纤维联系、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其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大体解剖水平发展到目前的分子水平。探讨组织和器官内部物质(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活性物质、化学递质、信使)在其功能的发挥上所起的作用已成为医学热点。与此同时,在运动医学领域,人们采用运动作为刺激源,对机体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cAMP)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现有研究表明,运动(作为一种特殊典型的应激源)可以使机体大多数区域的cAMP浓度发生变化。因此,观察不同运动方式对机体cAMP浓度的影响,为运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和参考。
- 李渊张安民贾慧娟
- 关键词:环腺苷酸影响因素
- 游泳运动对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持续游泳运动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运动后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记忆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持续游泳运动组(n=25只)、间歇性负重游泳运动组(n=25只)和对照...
- 李渊
- 关键词:杏仁核游泳运动记忆功能动物模型
- 不同游泳训练负荷刺激下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的应激性变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持续游泳训练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大鼠杏仁核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S)、持续训练组(CS)、间歇训练组(IS)。建立大鼠持续游泳和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模型,采用ELISA法,观察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NS组相比,CS组大鼠游泳训练后即刻杏仁核cAMP浓度显著升高(P<0.05),至30 min时达到最高值(P<0.01),而60 min时则下降到最低值(P<0.01),120 min时又呈显著性升高(P<0.05),至240 min时又有所下降,再度低于NS组(P<0.05);间歇训练后,IS组大鼠杏仁核cAMP浓度即刻时较NS组显著降低(P<0.05),至30 min时达到最低值(P<0.01),而60 min时cAMP浓度值则达到最高值(P<0.01),之后120 min时又开始显著下降(P<0.01),但至240 min时呈升高的趋势,且再度高于NS组(P<0.05)。结论持续游泳训练与间歇性负重游泳训练后杏仁核cAMP浓度变化均呈反复升降的锯齿状特征,cAMP对不同形式运动性应激的反应具有较高灵敏度。
- 张安民张瑞萍李渊王鹏程
- 关键词:杏仁核CAMP游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