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受体肝内下腔静脉吻合的新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06年
- 探讨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APOLT)存在的原肝和移植肝之间的门静脉血流竞争问题,需要建立理想的大动物模型。既往不少模型需完全阻断肝上下腔静脉,借助离心泵维持循环稳定,手术复杂、操作费时,难以在普通动物实验推广应用。而体位转流或简易三通人工转流装置的效果尚未得到公认。我们用家猪建立了一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其主要特点是将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内下腔静脉吻合,在实验中可模拟或替代APOLT,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陈晓鹏李家新陈永权芮景杨晓静王道明宋群匡文忠鲁美静李涛
- 关键词:原位部分肝移植静脉吻合肝内门静脉血流
-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总结无水酒精瘤内注射及减黄手术治疗不能切除的胰头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1997年2月29例不能切除的胰头癌在减黄手术中,于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术后定期随访。结果减黄手术后1周黄疸逐渐减轻。顽固性腰背痛于短时间内不同程度缓解。肿瘤在术后2月均有所缩小,4例消失。其效果与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呈负相关。结论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抑制肿瘤发展的一种辅助措施。此法安全、简便。对原发肿瘤较小、又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胰腺癌病人预后较佳。
- 胡骥琼李涛汪为林张琪
-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灶内注射无水酒精胰头癌
- 进展期胃肠癌根治术传统与刮吸法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传统解剖法和刮吸解剖法在进展期胃癌和大肠癌(简称胃肠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效率。方法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将收治的97例进展期胃肠癌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刮吸手术组,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清除淋巴结数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传统手术组和刮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3.62min和209.60min;两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30.64mL和245.00mL,输血者平均输血量分别为683.33mL和504.50mL;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数分别为11.60枚和17.48枚。两组分别有39例和41例得到平均3年的随访,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8.72%和26.83%,3年存活率分别为56.41%和75.61%。结论刮吸解剖法可提高进展期胃肠癌淋巴结清扫程度和清扫效率,减少出血量;并降低肿瘤复发率,延长病人生存时间。刮吸法淋巴结清扫应掌握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操作技巧。
- 陈晓鹏张国政李树仁张帆王东王冠男房淑彬李涛
- 关键词:刮吸解剖法胃癌结直肠癌淋巴结清扫术
- 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手术后应用新斯的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通过对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应用新斯的明,从组织学等指标观察对结肠吻合口的影响。结果提示:术后早期使用新斯的明可迅速排除肠道内容物,减轻吻合口炎症,促进吻合口愈合。进而提出了术后应用新斯的明的安全性及注意点。
- 胡骥琼刘中金王金生李涛陈宜亭储高峰
- 关键词:吻合口漏外科手术肠梗阻
- 层粘蛋白及其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肝细胞癌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探讨层粘蛋白(LN)、层粘蛋白受体(LN-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分别检测42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LN、LN-R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LN、LN-R及PC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肝细胞癌Edmondson分级呈正相关;浸润型(IHCC)生长、有转移、肿瘤直径>3cm者LN、LN-R及PCNA的表达高,而膨胀型(EHCC)生长、无转移、肿瘤直径≤3cm者多表达较低;在高增殖指数组LN、LN-R表达高于低增殖指数组(P<0.05)。结论:细胞内LN、LN-R及PCNA可作为评判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的良好指标。
- 房淑彬史良会刘中金李涛胡骥琼黄文斌
-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层粘连蛋白PCNA
- 消炎痛改善梗阻性黄疸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为观察消炎痛对梗阻性黄疸(梗黄)肾功能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20例服用消炎痛的梗黄患者服药前后及术后第4天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和肾功能,并计算TXA2/PGI2比值。结果表明:服用消炎痛后随着TXA2/PGI2的下降(P<0.001),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亦有明显下降(P<0.05),但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消炎痛可通过抑制TXA2生成,在一定范围内改善梗黄的肾功能损害。
- 陈晓鹏刘中金周洸李涛杨军程光华
- 关键词:消炎痛梗阻性黄疸肾功能损害
- 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 1996年
- 肝胆管结石是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一部分,其结石分布于左、右肝管接合处上方的肝内胆道系统,其中以左侧肝管多见,而右侧肝管多位于右后叶胆管。我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为肝胆管结石的高发区,与胆囊、胆总管结石相比,其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而成为良性胆道疾患的治疗难点;近10余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的改进,以及以内窥镜取石为主的综合疗法的应用,使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我国在长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
- 李涛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肝胆管狭窄原发性胆管结石纤维胆道镜取石肝内结石
- 区域性化疗与胆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晚期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13例体会被引量:1
- 1995年
- 区域性化疗与胆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晚期肝外恶性梗阻性黄疸13例体会武健,李涛,汪为林作者自1990~1993年对13例肝外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施行腹腔内胆肠桥式内引流术与皮下埋入化疗泵区域性化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
- 武健李涛汪为林
- 关键词:肝外梗阻性黄疸胆肿瘤引流术
- 梗阻性黄疸及其并发SIRS患者的血自由基反应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的自由基反应在梗阻性黄疸 (以下简称阻黄或 OJ)及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4 0例阻黄患者按胆红素水平、梗阻的良恶性以及有无并发 SIRS分别分组 ,另取 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检测外周静脉血 -氧化氮 (NO)、维生素 C(Vit C) ,维生素 E(Vit E)、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阻黄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NO含量明显增加 ,而 Vit C、Vit E,GSH的含量及 SOD的活性明显减少 (P<0 .0 1) ;有 SIRS的阻黄组与无 SIRS的阻黄组良性梗阻比较得出相同的结果 (P<0 .0 0 1) ,且胆红素浓度对各检测值有明显的影响 ,而良性梗阻与恶性梗阻各检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体内的自由基释放清除机制和氧化 -抗氧化机制紊乱可能在阻黄及并发 SIRS的发病中起重要。自由基的检测可能对阻黄并发
- 胡明华房淑彬李涛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自由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 1996年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胡骥琼,李涛(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芜湖241001)脾脏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大量报道,并已形成共识。故近年来发展了不少保脾手术。对非手术治疗脾裂伤也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就脾裂术中情况与探讨非手术...
- 胡骥琼李涛
- 关键词:脾破裂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