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森

作品数:91 被引量:396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上海市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重点实验室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会议论文
  • 4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文化科学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体质
  • 13篇体育
  • 11篇肥胖
  • 9篇运动员
  • 9篇住区
  • 9篇居住
  • 9篇居住区
  • 9篇成年人
  • 8篇老年
  • 8篇健身
  • 8篇建成环境
  • 7篇体力活动水平
  • 7篇体质监测
  • 7篇老年人
  • 6篇动脉
  • 6篇体育锻炼
  • 6篇BMI
  • 5篇地理因素
  • 5篇锻炼行为
  • 5篇血压

机构

  • 90篇江苏省体育科...
  • 7篇苏州大学
  • 6篇国家体育总局
  • 6篇国家体育总局...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3篇南京体育学院
  • 3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东南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90篇李森
  • 22篇黄晖明
  • 21篇汤强
  • 20篇许浩
  • 14篇盛蕾
  • 12篇缪爱琴
  • 9篇张彦峰
  • 6篇马森
  • 5篇刘凌
  • 4篇邵慧秋
  • 4篇朱卫红
  • 3篇朱晓梅
  • 2篇左弯弯
  • 2篇顾庆
  • 2篇吴翠娥
  • 2篇王人卫
  • 2篇艾磊
  • 1篇徐中华
  • 1篇艾磊
  • 1篇陶宏军

传媒

  • 11篇体育与科学
  • 6篇中国体育科技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运动精品
  • 3篇2010年中...
  • 3篇2015第十...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体育科技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2014年中...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体育文化导刊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研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体育科技文献...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居住区周边环境的可步行性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居住区建成环境要素中的可步行性特征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为打造老年人“步行友好型”宜居社区提供科学依据,以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活动水平以获得更大的健康收益。【方法】在南京市5A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及周边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区步行环境调查表(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Abbreviated,NEWS-A)以及老年人体力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Elderly,PASE)中休闲性体力活动调查部分对老年人的居住区周边环境的可步行性特征以及休闲体力活动水平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有关老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和居住环境周边可步行性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社区步行环境对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结果】(1)以第75百分位数将被调查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定义为不充足和充足。通过比较不同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NEWS-A量表得分发现,休闲性体力活动充足者交通安全的感知得分显著的高于不充足者(P<0.05)。(2)以417名老年人作为调查队形,就其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ASE量表得分与NEWS-A量表中居住环境美学特征(OR=2.191,95%CI=1.134~4.234)以及交通安全(OR=1.865,95%CI=1.087~3.198)具有正向关系。在调整了人口学影响因素后发现,PASE得分与居住环境美学特征(OR=2.191,95%CI=1.134~4.234)有正向关系。同时,年龄(OR=0.594,95%CI=0.403~0.876)和受教育水平(OR=1.442,95%CI=1.003~2.075)也会影响居民体力活动水平。【结论】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与居住区步行环境中的美学特征、交通安全有正向的关系,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与居住区�
黄剑雅李森
关键词:居住区
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居住区建成环境因素分析
1研究目的居住区建成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而影响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居民居住区建成环境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分析,从建成环境的角度分析影响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环境因素,为政府更快更好的进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
黄剑雅李森汤强
关键词:体育锻炼行为居住区
体卫融合抗衰弱专家共识(2024版)被引量:1
2024年
体卫融合是指通过运动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衰弱是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综合征,深刻影响到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认知、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对于体卫融合抗衰弱干预相关建议尚未明确与统一。本共识综合国内外最新证据及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最大限度降低和改善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障碍,延缓衰弱的进程,利用体卫融合策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而保障老年人健康。
高伟郭妍张康振王向明马森李森张存泰于普林李小鹰胡亦新郑松柏鲁翔江苏省抗衰弱体卫融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关键词:生活质量衰弱
一种便于移动的上肢肌力测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上肢肌力测试器,包括测试器支柱、增重块、车轮、储存箱、升降杆和调节器,所述测试器支柱上端安装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一侧安装有增重块,所述增重块下端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一侧安装有升降杆,所述...
李森张彦峰李星武东明刘承吉
江苏省成年人体质肥胖变化10年纵向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人群肥胖变化的纵向研究是探索病因的重要方法,可以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科学依据。目的:通过年龄期间队列分析,阐明年龄、观察时期和出生队列对江苏省成年人肥胖率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20-69岁的成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2000-2010年的肥胖数据,采用SAS软件分析资料。结果与结论:1946-1950年出生队列到1976-1980年出生队列的肥胖率在2000-2010年间逐渐上升(P<0.05)。而1931-1935年出生队列到1941-1945年出生队列等3个人群的肥胖率并没有明显增加(P>0.05)。25岁以上各年龄组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逐渐增大。25岁以上各组的OR值与20-25岁基准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1995-1999年相比,各观察时期的作用并不明显(P>0.05)。与1976-1980年出生队列相比,1951-1955年及其之后出生的各队列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差别不明显(P>0.05);但是从1946-1950年出生队列到1931-1935年出生队列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则逐渐增强(P<0.05),其中1936-1940年出生队列肥胖病的危险性最高(OR=2.93)。结果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逐渐增大;2000年以来的时代变迁对肥胖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年代出生的人发生肥胖的危险性是有差异的;农村将是今后控制肥胖的重点地区,而控制肥胖过快增长的重点人群在45岁之前。
李森黄晖明许浩黄剑雅
关键词:肥胖成年人体质量广义线性模型
江苏省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大样本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调查江苏省各地区人群体力活动量现状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在省内104个县/区按照PPS抽样原则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江苏省常住人口的体力活动水平高度活跃率为40.9%;男性高度活跃率为43.0%,女性为38.6%,男性每周总体力活动量、每日MVPA时间高于女性,男女间差异显著(p<0.01);20-39岁年龄组高度活跃率为36.8%,40-59岁年龄组为45.6%;站立走动为主人群的体力活动水平高度活跃率最高(51.4%),但是该人群的经常锻炼人群比例最低(16.4%);城镇人群的高度活跃率低于农村人群,但是经常锻炼人口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学历高的人群体力活动水平高度活跃率低,但是经常锻炼人口比例较高。结论:1江苏省常住人口的体力活动高度活跃率为40.9%,低于我国上海地区,也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2江苏男性的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女性,40岁以后的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年轻人群,农村人群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城镇人群;3本研究还发现,与工作方式相关的体力活动量对日常体力活动量的影响较大,体重超重人群表现出更加强烈的锻炼积极性。
汤强李森盛蕾缪爱琴黄晖明
关键词:IPAQ成年人
江苏省成年人体质状况的空间比较研究
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信息量大,涉及指标广,既可以做相同监测年份的横向比较,又可以做不同监测年份的纵向比较。2003年国家统计局已明确把体质监测结果列入社会发展评估体系,并着手评估方法的研制。这对进一步开发、利用体质监测数据...
李森
关键词:成年人体质优秀率数据库国民体质监测
居住区建成环境对居民BMI水平的影响
研究目的:居住区建成环境在不同程度上会影响居民的身体活动进而影响健康。本研究通过对居民居住区的建成环境以及居民BMI水平进行分析,从建成环境的角度分析影响居民BMI水平的环境因素,为政府更快更好的进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
黄剑雅李森汤强
关键词:居住区建成环境BMI
心率变异性和应激激素基础水平在评价运动致应激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应激激素在运动致应激中的价值和应用方法。方法:在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共5周),跟踪监测30例摔跤运动员催乳素、皮质醇等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及HRV变化。结果:通过聚类分析,受试者的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变化特点被划分为催乳素变化敏感类(12例)和皮质醇变化敏感类(18例),且两类受试者的HRV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在评价运动致应激时,应激激素血清基础水平变化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HRV具有反应灵敏、个体差异影响小、与运动要素关联度高等应用价值,应作为运动训练监控的常规指标。
刘凌李森朱晓梅曹佩江顾庆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激素应激
运动干预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并诱发心血管事件,相对于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及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干预措施对于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控制CV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干预方式,可以改善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降低CVD的发生率,在维护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剑雅李森
关键词:运动干预血管内皮功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