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霞 作品数:87 被引量:289 H指数:9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通常于妊娠中期或晚期发生,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GDM是一种妊娠期发生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病理... 李根霞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孕晚期糖、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孕晚期糖、脂水平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013年1~6月来本院就诊的单胎晚孕期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HD)患者50例,GDM合并PHD患者30例,正常的晚孕期妇女5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水平、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以及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各项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个代谢性疾病组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水平、FPG及T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孕前BMI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成正相关(r=0.256,P<0.05;r=0.239,P<0.05);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TG、FPG分别成正相关(r=0.340,P<0.05;r=0.221,P<0.05),与HDL成负相关(r=-0.331,P<0.05).结论:孕前BMI、孕期体重增长水平与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在妊娠期代谢性疾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严格控制孕前体重和孕期营养摄人情况有助于预防妊娠期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高文削 崔世红 李根霞 程国梅 张婷 刘萍萍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脂代谢 体重指数 孕期营养 140例胎儿肾积水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预后情况,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期间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的肾积水患者,进行产后随访.结果:胎儿肾积水有较高的消退率,为65.71%(9... 崔世红 杨娜 李根霞 程国梅关键词:胎儿肾积水 病理诊断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实施复合手术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复合手术室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7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接受直接剖宫产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接受复合手术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5.26%,低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2,P=0.02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7、30.721、20.682,P<0.01)。观察组术后24 h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与组内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24h与组内术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 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3,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复旧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8.970、26.281,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实施复合手术室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减低子宫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子宫复旧,减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王亚楠 李根霞 赵若伊 高婉丽关键词:胎盘植入 产妇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 lassical intrafasc ial 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C ISH)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良性疾病须行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行C IS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abdom inal hysterectomy,AH)。测定2组术前、术后1 d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术前1 d和术后1 d、4 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L-2、IL-10水平。结果2组术后1 d外周血CD3、CD4浓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 ISH组:qCD3=6.033,qCD4=4.763;AH组:qCD3=11.043,qCD4=9.202;P<0.05),但AH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C ISH组(tCD3=4.509,PCD3=0.000;tCD4=2.494,PCD4=0.016),术后4 d C ISH组CD3、CD4与术前无显著差异(qCD3=1.046,qCD4=0.238,P>0.05),AH组仍明显低于术前(qCD3=6.531,qCD4=5.269,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CD3=4.251,PCD3=0.000;tCD4=3.389,PCD4=0.001);2组CD8浓度术后均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C ISH组:F=0.98,P=0.379;AH组:F=0.29,P=0.752)。C ISH组术后1 d、4 d外周血IL-10较术前无明显升高(F=2.24,P=0.113),而AH组术后明显升高(q1-2=20.182,q1-3=15.933,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t=-11.632,P=0.000;术后4 dt=-7.745,P=0.000)。外周血IL-2浓度:C ISH组术后1 d明显降低(q=5.465,P<0.05),术后4 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q=2.484,P>0.05),AH组术后1 d、4 d较术前均明显降低(q1-2=11.187,q1-3=5.404,P<0.05),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 dt=5.281,P=0.000;术后4 dt=2.806,P=0.007)。AH组术后1 d血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t=-17.476,P=0.000;t=-16.851,P=0.000),C ISH组亦明显高于术前(t=-10.685,P=0.000;t=-9.624,P=0.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020,P=0.000;t=-6.181,P=0.000)。结论C ISH与AH相比,创伤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赵倩 边爱平 封全灵 李根霞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9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产科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9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以寻求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对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1年的92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 奈嫚嫚 李根霞 周仲元 鲍颖洁关键词:新生儿 重度窒息 病理机制 疾病控制 阴道分娩产后显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产后显性尿潴留(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PUR)的危险因素,为高危产妇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54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发生显性PUR的233例为尿潴留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尿潴留的5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阴道分娩显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阴道分娩产后显性尿潴留的发病率为4.30%,通过单因素分析,高龄、初产妇、子宫肌瘤、水囊引产、缩宫素引产、羊水污染、产程中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椎管内麻醉、产时静脉补液、产程中间断一次性导尿、产时发热、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会阴部麻醉方式、会阴部损伤情况、子宫颈裂伤、会阴水肿、阴道血肿、产后出血、巨大儿、产后即刻母婴分离是阴道分娩显性PUR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水囊引产、产程中使用缩宫素加强宫缩、椎管内麻醉镇痛、产时静脉补液、第二产程时间、会阴损伤情况、子宫颈裂伤、产后即刻母婴分离是阴道分娩显性PU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尿潴留组住院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天数(5.65±2.67 vs 4.27±2.28,P<0.001)。结论产时、产后多种因素会增加阴道分娩产后显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应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董留琛 谢明坤 李根霞 陈长英关键词:阴道分娩 显性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尿血管抑素、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该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32例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尿液中血管抑素及VEGF的水平,探讨其在妇科肿瘤诊断方面的价值.结论:1.赖氨酸-... 李根霞关键词:血管生成 血管抑素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妇科肿瘤 VEGF水平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251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宫腔镜锥形切除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251例(宫颈糜烂中度83例,重度168例),术后随访3月31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3.8 min,术中出血平均11.8 ml... 申爱荣 杨淑玲 封全灵 杨雪峰 李根霞关键词:宫腔镜 电外科手术 慢性宫颈炎 孕11~13+6周颈项透明层厚度和头臀长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孕11~13+6周双胎间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厚度和头臀长(crown rump length, CRL)的差异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279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MCDA)双胎妊娠孕妇,其中合并双胎输血综合征2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双胎输血综合征251例为对照组,测量2组胎儿NT值和CRL,采用ROC曲线评估NT和CRL预测MCDA双胎妊娠孕妇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胎儿NT差值[0.3(0.1,0.8)mm]大于对照组[0.2(0.1,0.3)mm],分娩孕周[29+3(23+4,36+6)周]早于对照组[36+3(34+4,37+2)周](P<0.05),胎儿CRL差值、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受孕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NT差值最佳截断值≥0.55 mm时,预测MCDA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的AUC为0.661(95%CI:0.545~0.778,P=0.005),灵敏度为32.1%,特异度为94.0%;当CRL差值最佳截断值≥7.50 mm时,预测MCDA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的AUC为0.549(95%CI:0.419~0.678,P=0.399),灵敏度为28.6%,特异度为95.2%。结论在MCDA双胎妊娠中,孕11~13+6周双胎间NT值的差异对双胎输血综合征有早期预测价值,而CRL的差异无预测价值。 李洁 闫蕊 栗河舟 李根霞关键词:双胎输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