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东 作品数:8 被引量:3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麻醉药物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2020年 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9年2月到11月间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428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组患者均为107例,各组在麻醉方面选择不同药物,其中A组采用利多卡因麻醉药物,B组采用咪达唑仑麻醉药物,C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药物,D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然后观察各族患者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利多卡因、咪达唑仑、丙泊酚以及右美托咪定都是常用麻醉药物,在临床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其中利多卡因的应用最为常见,患者满意度最高。结论:在未来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处理中,为了取得最优麻醉效果,应该结合不同特点选择最为恰当的麻醉方法,以更好取得临床麻醉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李林东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大骨关节病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效果与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大骨关节病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74例大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采取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5%(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大骨关节病全膝关节置换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缓解了患者疼痛、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王磊 李林东 崔雅楠 周玉娟关键词:超声 连续股神经阻滞 全膝关节 困难气道处理多元化教学实践与探索 2013年 困难气道仍是目前麻醉医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为了使麻醉专业学生能够更系统了解、熟悉和掌握有关困难气道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达到了较好建构困难气道知识的教学效果。 李春雨 贾晋太 牛香兰 秦志祥 唐振山 王月莲 王秀萍 李秋明 李林东 王磊关键词:困难气道 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cTnI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围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探讨两者心肌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3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阿片药物均采用持续静脉输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量为1∶7。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开始前(T1)、主动脉开放30 min(T2)、CPB停机4 h(T3)、CPB停机24 h(T4)抽取静脉血测定cTnI。结果:两组cTnI在T1时较T0时均升高(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2、T3、T4时均明显升高,较T0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F组较S组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等效剂量芬太尼比较,舒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磊 李林东 王国平关键词:舒芬太尼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肌钙蛋白I 多元化建构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以麻醉专业学生为例 被引量:5 2020年 文章从多维视角对建构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突出从科学决策(博学、信息层面、实践累积和思维模式)、伦理学和法律、心理学(个体和群体心理)以及经济学四个维度揭示了医学生临床决策能力建构的多元化,优化了构建医学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模式,在麻醉专业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更好地构建麻醉专业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遵循临床决策的基本原则,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学生今后从事麻醉医疗服务能力。 李春雨 李春雨 陈福强 朱星霖 秦志祥 李林东 秦志祥 贾晋太关键词:医学生 麻醉学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S组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P组为异丙酚全静脉麻醉组,SP组为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另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住院非手术患者为对照组,于术前24 h及术后1、12、24、48、72 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在各个时间点分别测定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手术结束时记录患者恢复呼吸、苏醒及拔管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组、P组、SP组术后1、12、24 h MMSE评分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手术患者术后1、12、24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降低(P<0.05),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升高(P<0.05);三组间认知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48、72 h MMSE评分与术前24 h相比无差异(P>0.05);三组手术患者恢复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12 h三组患者较术前24 h S100β蛋白水平升高(P<0.05),术后12、24、72 h与术后1 h相比,三组患者S100β水平均下降(P<0.05),但S组S100β水平高于SP组和P组(P<0.05),而SP组高于P组(P<0.05),并且S组术后48h恢复术前水平比SP组、P组术后24 h恢复术前水平所用时间长(P<0.05)。结论三种全麻方式均能引起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S100β水平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且七氟烷比异丙酚对认知功能影响更大、作用时间更长。 王磊 李林东 崔雅楠 周玉娟 张芸关键词:全身麻醉 腹腔镜手术 S100Β蛋白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于腹腔镜手术术中肺损伤程度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肺通气策略组(A)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B)。均采用容控通气模式,A 组 VT 10 mL/kg,PEEP 0 cmH 2 O,无肺复张;B 组 VT 6 mL/kg,PEEP 8~10 cmH 2 O,每0.5 h 实施肺复张。术前(Tb0),术后即刻(Tb1),术后24 h(Tb2),术后48 h(Tb3)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同时记录2组术中循环与呼吸参数,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循环与呼吸参数,除气道压力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血清中 TNF-α、IL-6于 Tb1开始明显升高,同时 A 组均明显高于 B 组(P 〈0.05)。术后肺部并发症 A 组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以减少肺损伤程度,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王磊 李林东 崔雅楠 周玉娟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 腹腔镜手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