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285 H指数:9 供职机构: 贵州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不同方案治疗绝经后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对比宫颈环形电切(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宫颈冷刀锥切(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全子宫切除术(total hysterectomy,TH)3种方案治疗绝经后宫颈萎缩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术中术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行LEEP、CKC或TH的130例绝经后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布不全相同(H=87.65、102.90、84.86,P<0.001),组间两两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和CKC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362.00,P=0.520);LEEP组有1例手术并发症,为术中膀胱损伤。LEEP组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率比CKC组高(38.5%vs.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31)。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级别可能是影响宫颈锥切术后标本切缘情况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例术后病理确诊宫颈癌21例,其中TH组6例,2例IA1期术后常规随访,1例IA2期术后失访,3例IB1期术后进行了盆腔外照射及顺铂同期化疗。结论CKC兼具诊断及治疗功能,在安全性、病灶残留率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作为绝经后宫颈萎缩女性HSIL治疗的首选;在行宫颈锥切术时,随着病变级别的增加,病灶残留风险也相应升高。 龚芫 张惠民 芶飞飞 王珺 李东林关键词:绝经后女性 宫颈环形电切 宫颈冷刀锥切 切缘阳性 子宫动脉栓塞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位于宫颈部位的异位妊娠,可能发生大量阴道出血和子宫破裂的危险.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一但妊娠应该尽早明确妊娠部位并得到及时处理,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刮宫术、子宫动脉栓塞(UAE)+清宫术和病灶切除术等.对... 李东林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旋切方法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和子宫肌瘤切除已经成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子宫或肌瘤组织通过腹腔镜子宫粉碎器(laparoscopic power morcellation)旋切取出体外。由于子宫肌瘤有发生肉瘤变的可能性,恶变后的子宫肌瘤缺少特异性表现,术前常不能明确良恶性。如果在无隔离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子宫粉碎器对肿瘤进行旋切粉碎,有导致肿瘤细胞脱落种植腹腔,肿瘤分期上升的可能。为了达到避免肿瘤细胞污染腹腔的目的,作者对子宫粉碎器(uterine morcellation)和粉碎的过程进行了改进,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李东林 刘彩虹 王珺 龚元 刘祉君 高燕 严婷 梁文通关键词:子宫肌瘤 子宫肉瘤 安定与卡孕栓并用于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观察 1998年 目的: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1995年12月50例宫缩乏力的足月孕妇,了解安定与卡孕栓并用于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了安定和卡孕栓联合应用的方法。结果:安定与卡孕栓并用于子宫收缩乏力的孕妇,不但加速了第1产程,而且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结论:方法简单、安全,产后出血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此方法在临床上效果很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陈明 李东林 孔碧兰 刘碧芬关键词:卡孕栓 子宫收缩乏力 分娩 中国大陆部分医院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情况大数据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通过中国宫颈癌临床病理大数据调查,分析中国大陆部分医院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探讨适应中国国情的宫颈癌规范诊疗提供研究基础及数据支持。方法从宫颈癌大数据库中收录的2004—2016年34家医院31 599例数据中调取术前新辅助化疗病例4503例,对其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总第一阶段31 599例宫颈癌数据中,手术病例25 542例,其中术前新辅助化疗病例4503例,在宫颈癌手术病例中占比为17.6%;纳入研究的4503例术前化疗病例平均年龄(46.82±8.97)岁。近13年来随时间推移,年龄呈上升趋势。局部晚期(ⅠB2、ⅡA2、ⅡB)为术前新辅助化疗病例的主要构成部分(占比分别为27.7%、15.5%、23.4%),其中ⅠB2、ⅡA2期,即肿块型占比随时间有上升趋势。进一步将肿瘤直径分层,直径在>4~6.0 cm的病例在新辅助化疗中占比最高且逐年增加。病理类型的构成比依次为鳞癌82.3%、腺癌6.8%、腺鳞癌1.1%、神经内分泌癌0.8%、透明细胞癌0.2%、其他病理类型(如黑色素瘤、淋巴上皮样癌等)0.8%,随时间变化并无线性趋势改变。组织学分级低分化占比呈增高趋势。给药途径动脉化疗、静脉、动静脉联合化疗分别占比为21.3%、75.3%、2.8%。静脉化疗占比逐年升高,动脉化疗比率下降。化疗药物多以铂类为基础,动脉化疗疗程数1~3个疗程,1个疗程占比最高90.1%。静脉化疗疗程数为1~4个疗程,2个疗程占比最高58.6%。结论在中国,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近13年来,其在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给药途径、化疗方案、疗程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针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特点和变化趋势,探索相应规范的治疗模式十分必要。 方梓羽 段慧 陈春林 刘萍 凌斌 康山 王武亮 郭建新 朱琳 李东林 王绍光 刘瑞磊 马奔 郎景和关键词:宫颈肿瘤 新辅助化疗 大数据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4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 5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UAE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经期、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贫血情况和血清CA12 5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术后12个月痛经完全缓解39例,5例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 1.3% ;术后血清CA12 5迅速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1个月平均降低78.0 5 %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0 1)。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 李东林 孙丽君 李娜 明祖谦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疗效 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Ia2~Ⅱb期子宫颈癌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比较 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Ia2~Ⅱb期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Ia2~IIb期子宫颈癌的15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5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LRH)+盆腔淋巴清扫术(腹腔镜组),477例接受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ARH)+盆腔淋巴清扫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预后的差异。结果(1)临床病理指标: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资料不均衡,进一步按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为Ia2~Ib1期861例,包括663例腹腔镜组、198例开腹组;Ib2-Ⅱb期668例,包括389例腹腔镜组、279例开腹组。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1期和Ib2-Ⅱb期子宫颈癌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LVSI)及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相关指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1期和Ib2~Ⅱb期患者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均为240min)明显长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220Min;P=0.027,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200、300m1)显著少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500ml;P值均为0.000),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4.3%、22.6%)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53.5%、48.4%;P值均为0.000)。(3)术中、术后并发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l期和Ib2-IIb期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除外尿潴留)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 杨露 杨萍 李东林 蔡晶 沈怡 董卫红 张媛 熊宙芳 陈辉 闵洁 汪宏波 王英红 梁文通 王泽华关键词:宫颈肿瘤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B超监视下胎儿外倒转术矫治臀位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行胎儿外倒转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30~40wk妊娠,单胎臀位无外倒转术禁忌症孕妇在B超监视下行外倒转术,并和同期60例30~40wk妊娠,单胎臀位的孕妇行膝胸卧位治疗对比。结果B超监视下行胎儿外倒转术矫治臀位成功率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监视下行胎儿外倒转术具有成功率高、直观、简单、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炳 伍家宜 刁英 李东林 杨敏关键词:臀位 B超 外倒转术 胸膝卧位 改良母体饮水治疗羊水过少的探讨 1998年 肖雁冰 叶春花 李东林 胡雪梅 朱晓英 文华关键词:羊水过少 饮水疗法 胎盘植入的介入治疗(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04年 李东林 孙丽君 明祖谦 李娜关键词:胎盘植入 介入治疗 病例报告 并发症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