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波
-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2007年河北省卫生应急队员培训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河北省各级卫生应急队员对《河北省突发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河北省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及相关事件现场调查、控制和评估技术的掌握情况,评价培训效果。方法对2007年河北省举办的全省卫生应急队员培训班学员有关测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名培训学员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各项知识平均得分,培训前为(66.91±11.72)分(校正分数),培训后上升到(86.98±5.52)分,后者高于前者(P<0.01)。及格率培训前为77.59%,培训后上升到100%,后者高于前者(P<0.01)。优秀率培训前为2.59%,培训后提高到68.10%,后者高于前者(P<0.01)。结论培训后,116名学员对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各项知识的平均得分、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有显著提高,效果良好。
- 朱小波李静王润茂师鉴
- 关键词:卫生应急知识
- 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探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方法从河北省卫生应急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系统建设的业务功能的实现。结果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结论以信息化方式构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综合指挥系统,实现卫生应急资源信息集中存储、共享、统一调配,为决策者能够及时、科学、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技术平台。
- 朱小波田美娜陈磊郝杰明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
- 营养改善计划对河北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和评价河北省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为儿童、青少年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1所学校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氰化高铁法测定其血红蛋白水平。按照WHO贫血筛查标准进行贫血判定。结果接受检测的2 078人中,贫血的检出率为7.6%;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7.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9,P>0.05);小学生的血红蛋白均值低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1);初中生中男、女生的血红蛋白均值分别为147.0 g/L、137.5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4,P<0.01);消瘦人群中的血红蛋白均值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4,P<0.01);2012年-2014年贫血率分别为12.2%、1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3,P<0.05)。结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河北省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率有所下降。
- 宋立江陈磊罗晓燕苗润晓朱小波刘长青
- 关键词:贫困地区营养改善计划贫血
- 2007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2007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应对策略,为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河北省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年河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84起,发病4 572人,死亡35人;传染病疫情占80.98%,食物中毒9.78%,环境因素事件占6.52%,其他占2.72%;农村占55.43%,城市占44.57%。结论2007年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水平下降,事件以传染病为主,事件发生呈现季节性高峰,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
- 朱小波师鉴高伟袁树华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河北省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朱小波师鉴高伟袁树华牛秀丽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009-2011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特点分析及控制策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控制策略,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河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河北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39起,发病902人,死亡16人。呈现季节性高峰,家庭和集体食堂是发病的主要场所,细菌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毒素和化学物质是主要致死因素。结论建议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建设,做好公众宣传教育。
- 朱小波田美娜陈磊宋立江梁勇牛蓓石永亮
- 2007年河北省省市两级卫生部门中毒预案培训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朱小波王润茂李静师鉴
- 关键词:中毒在职培训
- 2014年河北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河北承德、涞源两个贫困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年龄、身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2014年9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承德县、涞源县中小学生720名(男生364名,女生356名),采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结果两县中小学生(6—16岁)血清维生素D的均值为(16.59±5.21)ng/ml,血清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比例高达74.7%(538例);在中小学生(6—16岁)范围内,年龄与血清维生素D含量成负相关(r=-0.430,P〈0.01),调整年龄、性别两个因素之后,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身高无相关性(P〉0.05)。结论河北承德、涞源两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身高无必然联系。河北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政府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营养改善和干预措施。
- 苗润晓朱小波宋立江刘长青田美娜陈磊
- 关键词:贫困地区维生素D年龄身高
- 河北省部分城乡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河北省城乡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农村和城市随机抽取了1 678名居民,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视黄醇(维生素A)含量,分析河北省城乡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结果河北省居民血清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47.43±20.42)μg/d1,不同性别、年龄维生素A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维生素A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中,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缺乏的人群分别占2.2%和13.8%,不同年龄组维生素A营养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247,P〈0.001);除60~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χ2趋势=119.619,P〈0.01),但6~岁组最低。不同性别和城乡间维生素A营养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北省居民维生素A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未成年人和女性是维生素A缺乏的高危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干预。
- 田美娜陈磊宋立江刘长青石永亮罗晓燕朱小波
- 关键词:维生素A营养状况营养调查
- 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资源应用研究
- 朱小波田美娜陈磊李静郝杰明师鉴
- 该项目是以卫生应急数据中心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分析系统为支持技术,结合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该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标准化,信息电子化以及应急队伍培训网络化。通过开展调研及论证...
- 关键词: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