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杰
- 作品数:3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底层歌声与信任重建
- 2017年
- 雷蒙德·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中对于文化的定义,为研究"某个特定时代和地方的活文化"提供了理论与方法。对曾经"参与观察"的当下上海的某种"活文化"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这种"活文化",大致可以用"底层歌声"来指称。而目前,在"众声喧哗"的城市生活中,此"底层歌声"可为社会的信任重建提供某种可能性。
- 朱善杰
- 再造“妇女”与当代社会——从《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谈起
- 2012年
- 当代社会,女性主义的状况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发生在性别平等方面,即分析该问题时不仅要着眼于男女之间,还要把它放在女性内部来看,同时要考虑到其与阶级或阶层的关系。如何回应以此为代表的一类新问题,应该借鉴社会主义的历史资源,而在它所留给我们的遗产中,对女性主义而言,有一点是很关键的,亦即对"妇女"一词的创造性使用及把其投入到同时代社会中的实践。那么,可以说,在今天的语境里,如何再造"妇女",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能否有力回应或解决上述新问题。而《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一书所带给我们的启发,恰恰能够让我们思考在当代社会再造"妇女"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有效路径。
- 朱善杰
- 关键词:当代社会
- 大都会里的乡村:作为“文化”的崇明岛
- 2017年
-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的第三大岛,长期属于上海的崇明县管辖,去年进行了撤县改区,现在属于崇明区了。改区前后的这一年间,我多次去做调查,其目的之一就是想了解置于大都市"包围圈"中的崇明人的日常生活和地方文化。调查区域选在竖新镇,原因有两个:一是崇明岛很大,只在一个村子做调查,
- 朱善杰
- 关键词:大都会乡村地方文化长江口
- 再造“妇女”与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被引量:2
- 2013年
- 著名的汉学家、中国史家、美国莱斯大学汤尼·白露(Tani E.Barlow)著的《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一书的中文版(沈齐齐译,李小江审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面世了,它对中国学术和出版的影响将非同一般,这从上海大学性别与文化研究中心刚刚专门为其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学者的发言里就能听得出来,
- 朱善杰
- 关键词:女性主义妇女问题中国学术文化研究汉学家
- 两种环境危机下的新农村建设——以沂蒙山区南部的西河村为个案被引量:2
- 2016年
- 调查发现,沂蒙山区南部的西河村目前正在遭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危机。这种情况,在当下中国农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建设健康的新农村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依靠绿色农业和生态文明,同时发挥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力量。因此,建设健康的新农村,就需要全社会的人在“城乡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上共同努力,改变当前过度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化一边倒的社会发展模式和被消费主义严重笼罩的日常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组与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良性基因,创造出接地气的当代农村新文化,由此培育新农民,开创新生活。
- 朱善杰
- 关键词:社会环境新农村新文化
- 何处是“家园”?——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之一瞥
- 2015年
- 本文通过对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一些调查,描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大致历史,分析了"转制"——由"非法"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到合法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给学校和学生两方面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思考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未来之路,并进一步呈现了农民工子女在城乡之间"漂泊"的焦虑状态,从而提出要从现实制度和城市文化两个层面入手,来寻求问题解决之道。
- 邱佩生朱善杰
-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转制焦虑身份认同
- “向死而生”与“生不如死”
- 2014年
- 受朋友强烈推荐,读了《自杀》这本书。合上之后,才明白它最近为什么很热销。
- 朱善杰
- 关键词:书刊
- 变动中的世界,接地气的文学
- 2017年
- 在当代中国,"2008"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分期点。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经济走向了"刺激发展模式",城市化迈入了加速度的"快车道",而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在此巨变中出现了大幅度、大面积的断裂。也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性的问题与难题,比如城乡关系失衡、教育环境恶化等,同时使当代文化充满了种种危机,比如社会道德滑坡、公共性隐退、信任缺失等。而文学,一般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温度计",它往往能较先甚至超前地感应到社会脉搏的律动。张鲁镭等5位青年作家发表于2008年及以后的富有鲜活时代气息与典型的地域色彩的小说,以"再现"的形式和"接地气"的方式,来回应、叙述和想象这个"变动的世界"并探寻好的未来可能性。
- 朱善杰
- 关键词:社会断裂文化危机文学呈现接地气
- 横站:批判与介入之间——王晓明的文化研究思想述评
- 2015年
- 王晓明以"横站"的状态投身于文化研究工作:一方面坚持严肃批判的学术立场,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介入的行为态度,批判中带有积极的介入性,介入时不乏鲜明的批判性。也因此,他的文化研究工作是"横站"于大学内外的:一方面在体制内展开批判与介入的活动,另一方面在体制外进行介入与批判的实践。这样的文化研究,"破"中有"立","立"中有"破",并以问题为导向,用跨学科的方法,在一种全球、历史的视野里,分析当代社会,展开文化实践,进行文化重建,而根本落脚点则是思考"中国向何处去"。
- 朱善杰
- 关键词:文化研究介入文化重建
- 城市青年“居家”生活中的代际关系
- 2014年
- 从2012年3月开始,笔者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参与了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的以“上海市青年人的居家生活状况”为总题的问卷调查。[1]之所以从事这项研究,是因为我们的文化研究团队认识到:最近20年来,大陆中国人的大部分生活内容(包括学校教育、就业和休闲),都是越来越以"居家"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
- 朱善杰
- 关键词:代际关系居家城市青年文化研究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