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兴国

作品数:28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肝炎
  • 15篇乙型
  • 15篇慢性
  • 14篇乙型肝炎
  • 13篇细胞
  • 13篇慢性乙型
  • 13篇慢性乙型肝炎
  • 12篇淋巴
  • 12篇淋巴细胞
  • 11篇外周
  • 10篇亚群
  • 10篇细胞亚群
  • 10篇淋巴细胞亚群
  • 8篇外周血
  • 8篇病毒
  • 6篇流式细胞
  • 6篇流式细胞术
  • 5篇外周血T淋巴...
  • 5篇抗病毒
  • 5篇儿童

机构

  • 28篇东南大学
  • 1篇灌云县中医院

作者

  • 28篇曹兴国
  • 23篇丁巧云
  • 22篇潘剑
  • 21篇俞海英
  • 14篇郭银燕
  • 10篇杨觉民
  • 9篇张小玉
  • 6篇张小玉
  • 5篇王雷
  • 5篇杨永峰
  • 4篇李丽
  • 3篇蔡莉静
  • 2篇兪海英
  • 2篇殷国庆
  • 2篇王雷
  • 2篇孙薇薇
  • 1篇蔡莉进
  • 1篇孙薇莜
  • 1篇左凌云
  • 1篇姚文虎

传媒

  • 11篇肝脏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无应答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于扰素治疗无应答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使用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探讨拉米夫定对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口服拉米夫定每日3 mg/kg体质量,最大量100mg/d,观察3年;定期检查血清生化学指标、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定量变化;并测身高、体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年中HBV DNA阴转16例,阴转率40%;HBeAg效价下降14例,下降率35%,HBeAg/抗-HBe血清转换10例,转换率25%;血清ALT、AST逐渐下降并接近正常;身高、体质量、智力均与同龄健康儿童一致。结论拉米夫定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的患儿HBV DNA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安全有效,未发现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俞海英杨永峰丁巧云潘剑王雷曹兴国杨觉民
关键词:拉米夫定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CD_8^+和CD_(11b)^+的表达
2004年
蔡莉静李丽曹兴国
关键词:乙型肝炎
近5年肝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南京市第二医院近5年肝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构成及变迁,为肝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肝病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病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年度统计出各种肝病住院患者的数量,对前五位的病种进行顺位排序,分析近5年来肝病的构成动态变化。结果前五位肝病病种依次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戊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共占肝病住院人数的76.05%~73.72%;分别占住院总人数的41.26%~30.42%、22.91%~20.19%、4.14%~14.96%、4.39%~3.27%、3.35%~4.88%。慢性乙型肝炎虽然一直位居第一位,但所占肝病住院人数百分比逐年下降,肝硬化的发病人数呈平稳状态;肝癌的发病率持续升高,丙型肝炎住院人数增加;不明原因导致的肝炎占总住院人数无明显下降,约占肝病住院人数的2.5%。肝病住院逐年增多;好转治愈率逐年升高。肝衰竭的患者以慢性肝衰竭为多,其次为亚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人数最少。结论由于近几年核苷(酸)类药物的使用,慢性乙型肝炎住院人数虽然仍占第一位,但住院人数在逐年下降;抗病毒药物可以减少肝炎的复发,不能减少肝癌的发生;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呈上升趋势。
潘剑郭银燕俞海英丁巧云曹兴国杨觉民张小玉
关键词:肝病住院构成慢性乙型肝炎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误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 通过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综合分析,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减少误诊。方法 对患者进行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肌电图、肝功能和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CPK升高1250~3485U/L,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肌电图显示在左胫前肌、股四头肌、右腓肠肌静息时有纤颤渡和正相波,提示为肌源性损害肌电图。患者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发现肌纤维肿胀、细胞核增大居中和数目增多、肌纤维减少、纤维之间大量脂肪沉积和结缔组织。结论 检测CPK、肌电图,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曹兴国蔡莉进李丽殷国庆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误诊病毒性肝炎
肝衰竭抗病毒治疗时机及随访
2016年
目的:探讨我院肝衰竭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治疗后病情改善情况,为今后肝衰竭患者抗病毒时机及疗程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根据在肝衰竭早、中、晚期口服核苷类药物,住院期间未服抗病毒药物作为对照组,分4组,分析住院期间4组 HBV DNA 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总胆红素值、黄疸持续时间;观察出院后患者 HBV DNA 变化、肝硬化进展、病情复发等情况。结果4组患者住院期间 HBV DNA 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66,P 值<0.01);4组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早中期组住院时间最长;早中期组与对照组相比,黄疸上升期及黄疸僵持的时间延长,黄疸指标峰值也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出院后半年至两年 HBV DNA 全部转阳,B 超提示出现肝硬化结节,早中期组在住院期间服用拉米夫定出院后约2~6年左右出现 HBV DNA 反弹,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ALT 一直正常。结论肝衰竭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在早中期可缓解肝硬化的进展,但延长黄疸消退及住院时间,晚期服用对病情无明显改善。
丁巧云俞海英张小玉郭银燕潘剑曹兴国
关键词:肝衰竭长期随访核苷(酸)类药物
班替氏综合征误诊为缺铁性贫血1例
2012年
患者,男,16岁,学生。因反复鼻出血1年,乏力、腹胀1个月于2012年8月2日人院。患者于1年前反复出现鼻出血,量少,能自行止血,未予重视,1个月前感肢体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饱胀且进行性加重,偶感腹部隐痛,并出现面部及下肢浮肿,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皮肤瘙痒。
丁巧云潘剑俞海英郭银燕曹兴国杨觉民张小玉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反复鼻出血误诊肢体乏力进行性加重上腹部饱胀
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影响。方法对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德福韦酯(ADV-dpv)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后与11例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比较,并结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血清中ALT、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存在一致性,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和慢性重型肝炎(SH)组的ALT高于肝炎肝硬化(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和SH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低于CH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dpv治疗12周和24周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绝对计数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ALT和TBiL水平及HBV-DNA载量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发展为重度和肝硬化的过程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随病情的进展显著减少,经ADV-dpv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HBV-DNA复制明显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绝对细胞数CD3+、CD4+、和CD8+进行性升高,T细胞亚群的状态呈逐渐改善的趋势。
张小玉王雷兪海英杨觉民丁巧云潘剑曹兴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小儿重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了解小儿与成人重型肝炎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1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差别,探讨小儿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小儿及30例成人重型肝炎进行外周血CD3...
丁巧云俞海英孙薇莜潘剑曹兴国王雷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检测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HBVDNA阴转后HBeAg血清学转换的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HBV DNA阴转后,根据HBeAg变化情况,指导后期的治疗用药,预测停药的时间及可能性。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口服NAs 6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例数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出现耐药与未出现耐药组、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BeAg转阴及HBeAg血清学转换例数。并按初治单用拉米夫定者、阿德福韦酯者、恩替卡韦者分为3组,了解在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例数。结果 (1)63例患者在HBV DNA阴转6年后,HBeAg转阴例数为23例,阴转率36.5%,血清学转换率11.1%;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HBeAg转阴例数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单用恩替卡韦组HBeAg血清学转换例数最多,3组在HBeAg血清学转换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出现耐药与未出现耐药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未出现耐药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明显高于出现耐药的患者。(3)治疗前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NAs抗病毒治疗,在HBV DNA阴转后,通常需要4至6年的继续抗病毒治疗,才能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才有停药的可能。
俞海英丁巧云张小玉潘剑郭银燕曹兴国
关键词:HBV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收集近五年来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正常儿童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30例、肝衰竭患儿30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
郭银燕俞海英丁巧云潘剑曹兴国杨觉民张小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