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小儿SSSS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其疗效。结果 34例通过万古霉素、激素、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联合运用,4~6天皮疹基本消褪,6~8天病情临床治愈。3例未使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情出现反复,时间长达2~3周后好转。结论 SSSS好发于新生儿及幼儿。早期诊断,及时应用万古霉素,激素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支持取得满意疗效。
- 林建军徐勇樊慧苏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万古霉素激素
- 26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实验室特点及误诊体会
-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06月至2017年0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6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等临床资料,分析...
- 徐勇樊慧苏林建军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心脏超声检查
- 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轻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52例患儿分两组,对照组 22例,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μg bid,症状控制后改200μg qd或200μg qod;治疗组30例, 在给予布地奈德气雾...
- 杨晓红林建军徐勇
- 关键词:孟鲁司特布地奈德气雾剂
- 文献传递
- 33例不完全川崎病临床、实验室特点及误诊体会
-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09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3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等临床资料,分...
- 徐勇林建军樊慧苏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心脏超声检查
- 多因素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多因素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12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干预Ⅰ组28例、干预Ⅱ组32例、干预Ⅲ组35例。四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抗炎、解痉、平喘、必要时吸痰等对症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干预Ⅰ组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1次,疗程1个月;干预Ⅱ组予以睡前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天,疗程3个月;干预Ⅲ组在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一次1支,疗程2个月。随访6个月、12个月,记录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结果:6个月时随访,干预Ⅰ组、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明显缩短(P<0.01)。12个月随访,干预Ⅰ组、干预Ⅱ组、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干预Ⅲ组咳嗽消失时间与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喘息消失时间、气促发作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需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较干预Ⅰ组、干预Ⅱ组明显缩短(P<0.01)。干预Ⅲ组喘息次数(0.8±0.3)次,低于对照组的(3.4±0.7)次、干预Ⅰ组的(1.7±0.4)次和干预Ⅱ组(1.6±0.3)次(P<0.05);干预Ⅲ组哮喘发生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62.96%、干预Ⅰ组的32.14%和干预Ⅱ组21.88%(P<0.05
- 林建军徐勇樊慧苏吕建飞雷后兴胡利娅黄淑美刘春香付小丽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孟鲁司特匹多莫德
- 白细胞介素-4、-10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或)IL-10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否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手术+9g/L盐水对照组(NaCl组);手术+IL-4组(IL-4组);手术+IL-10组(IL-10组);手术+IL-4+IL-10组(IL-4+IL-10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IRI,钳夹松开时,各组迅速注射相应的IL或9g/L盐水,12h后取血及摘除左肾做病理切片。观察肾脏上皮细胞凋亡数(TUNEL法)。结果IL-4组肾脏上皮细胞凋亡水平无降低。IL-10组肾脏上皮细胞凋亡减轻。而联合运用IL-4+IL-10明显抑制大鼠肾脏上皮细胞凋亡。结论联合运用IL-4+IL-10明显抑制大鼠肾脏上皮细胞凋亡,对肾脏上皮细胞结构及功能有保护作用。
- 徐勇陈珊琳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凋亡
- 不同时间结扎脐带对新生儿Hb、HCT和SF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点结扎脐带对新生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定期产检且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3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新生儿娩出后即刻结扎脐带组(A组189例)和新生儿娩出后延迟2min结扎脐带组(B组196例)。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24h、1月龄和3月龄时Hb、HCT和SF水平的差异。结果 B组新生儿生后24h时的Hb和HCT水平较A组均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13.22、3.88,均P <0.01),而两组的S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t=1.59,P>0.05)。B组新生儿1月龄时的Hb和SF水平均较A组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7.84、30.04,均P <0.01),而两组的HC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t=0.93,P>0.05)。B组新生儿3月龄时的SF水平较A组明显增高(t=40.70,P <0.01),而两组的Hb和HC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t值分别为1.70、0.89,均P>0.05)。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0.13、0.65、0.93,均P>0.05)。结论相比新生儿娩出后即刻结扎脐带,延迟2min结扎脐带可有效改善新生儿铁储存的状况。
- 林日梅徐勇
- 关键词:新生儿结扎脐带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压积
- 多因素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及对血嗜酸性粒细胞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多因素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的疗效及对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2年8月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干预Ⅰ组28例、干预Ⅱ组32例、干预Ⅲ组35例.四组治疗包括常规的抗病毒、抗感染、解痉、平喘、必要时吸痰等对症治疗.临床治愈后,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干预Ⅰ组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次/d,疗程1个月;干预Ⅱ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次/d,睡前口服,疗程3个月;干预Ⅲ组在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1支/次,1次/d,疗程2个月.随访1年,记录各组喘息次数及哮喘发生情况,同时监测血清总IgE和EOS计数的变化.结果 6、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于预Ⅰ、Ⅱ、Ⅲ组的喘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哮喘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随访12个月,干预Ⅲ组喘息次数[(0.8±0.3)次]低于干预Ⅰ组[(1.7±0.4)次]、干预Ⅱ组[(1.6±0.3)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8,2.93,P<0.05),干预Ⅲ组哮喘发生率(11.42%)低于干预Ⅰ组(32.14%)、干预Ⅱ组(2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5,3.88,P<0.05).干预Ⅰ、Ⅱ、Ⅲ组血清总IgE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干预Ⅲ组低于干预Ⅰ、干预Ⅱ组(均P< 0.05),其中随访12个月,干预Ⅰ、Ⅱ、Ⅲ组血清总IgE[(123.55±122.43)、(126.69±95.81)、(65.30±68.20)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290.21±122.12)、(291.10±142.25)、(286.20±152.10)μg/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40,3.62,5.32,均P<0.01);对照组随访前后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05).EOS计数干预后有下降,仅干预Ⅲ组随访6、12个月[(0.34±0.11)×10^9/L、(0.29±0.07)×10^9/L]低于治疗前[(0.5
- 周娇妹林建军徐勇樊慧苏吕建飞雷后兴胡丽娅黄淑美付小丽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匹多莫德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
- 自拟化痰泻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疗效和对性激素水平、卵巢容积及BA/CA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自拟化痰泻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ICPP)的疗效和对性激素水平、卵巢容积及骨龄/实际年龄(BA/CA)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ICPP女童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痰泻火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曲普瑞林治疗,2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乳房Tanner评分、卵巢容积和BA/CA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及雌激素(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LH、FSH、E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H、FSH降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乳房Tanner评分、卵巢容积、BA/C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化痰泻火方治疗ICPP女童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儿性激素水平,缓解乳房硬结和胀痛,抑制乳房、卵巢增大及骨龄增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勇郑宋明周家翠吴静
- 关键词:特发性性早熟女童性激素
- 病原菌联合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 分析病原菌联合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诊断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支气管肺炎的12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取体检健康的82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菌感染情况;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病儿童和健康儿童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经病原菌检测确定为细菌感染的有64例,检测阳性率为50. 8%;非细菌感染的62例,占49. 2%;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 05);观察组患儿检测血清PCT水平超出正常范围(PCT≥0. 05 ng/ml)的为110例,阳性率为87. 3%;CRP水平超出正常范围(CRP≥8 mg/ml)的为82例,阳性率为65. 1%;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满足指标的例数为116例,阳性率为92. 1%;PCT、CRP、病原菌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 05)。结论 采用病原菌联合PCT、CR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患儿支气管肺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徐勇周家翠樊慧苏林建军
-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童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病原菌